Dr Xuefeng Pan's Web 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ke01361 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等研究者、教师、诗人、译者、管理者

博文

有世界一流大学就有世界二流大学,考核的标准应体现差别

已有 7140 次阅读 2019-3-4 09:34 |个人分类:论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有世界一流大学就有世界二流大学,考核的标准应体现差别


重点大学、非重点大学、211大学、985大学...这是中国高校一直以来戴着和不得不戴上的“帽子”

有这类“行头”差异就应该有“角色”差异,在整个中国教育布局背景中,你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

是生?还是旦?是净还是末?角色的分配差异必然要有“戏份”的差异!

外行人看热闹,看扮相,俗话说像不像三分样,这只是教育服务需求方对特定教育单位的“打量”!

但既然有“角色差异”,更重要地是巨大的投入差异,那么投入-产出这种最低级的经济学规则还是要恪守。

这关乎不同建设目标的大学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和体制建设。

   比如,对位列世界一流大学A、B类高校的考核就应该有专门的标准。

 既然已经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力度给与了投入,那么产出的高低所适用的考核标准就应该完全依据世界一流大学制定,并严格执行;与此相对应的对学生培养质量的考核(不能只简单看升学率、就业率,还要看升学到了那类所在?就业去了哪里?),对教职工所需要的素质的考核,以及对等地所能给与教职工的待遇等等要符合逻辑,甚至应该完全按照世界一流大学标准执行...


你觉得国家对一所号称世界一流大学的投入,但却去和没有得到相应支持的高校比成绩这合理么?

比如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在世界上体现不出相应的竞争力,却在中国中西部某个特定的省份,特定的区域“技压群雄”,结果导致当地那些“没流”学校的毕业生闲置不能就业...


人才质量和市场行情要匹配,同样是“轿车”,“凯迪拉克”的价格本就不应该和北京出的”吉利”一个价...与此类似,假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这些所谓世界一流大学(或准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毕业生都去“出家”或去卖猪肉...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也不应该在考核的时候把这算在“就业率”里面...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8980-1165521.html

上一篇:世界一流大学A、B类高校应增设英语为工作语言
下一篇:如何处理学生考试作弊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