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岁月安好
陈立群 2015-8-27 07:05
客居北岛,独住高楼。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遥岑远目 ,楼傍楼,海连海,山外山。 (手机拍摄) 这九个字,平仄有些像《行香子》的结句。想起苏轼的几首《行香子》。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旧梦新勘之万卷书和万里路
陈立群 2015-8-16 21:27
在 ICSV22 上知道明年的 ICSV23 将在雅典举行。有些小小的激动。难以想象,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两个圣地,雅典和罗马,居然能在一年内相继成行,虽然罗马只是中转的三个半天。 我肯定不能算少怀大志,但也是有些期待有些梦想。我的梦想是读万卷书。与古人不同,我梦想中的万卷书包括外国书。因此要学外文 ...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292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庐山行博文汇总
陈立群 2015-8-15 21:36
庐山行包括前后的滕王阁和湖口石钟山,往返六日。前后写了博文二十篇。大致分成三部分。前人的庐山诗摘录,庐山行日记 ( 无照片 ) ,风景区照片与随想。按贴出顺序,这些博文依次为: 《 唐诗中的庐山 》 《 滕王阁及其唐宋人吟咏 》 《 宋诗中的庐山 》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2496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为什么要在博客中贴旅游照片?
热度 2 陈立群 2015-8-8 11:07
文双春 老师的博文《 朋友圈的旅游照让人学不进研不成? 》提出很有意思的问题:“朋友们搞次旅游 , 为什么不好好享受而要忙于拍照并直播到朋友圈呢?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对自己和朋友究竟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虽然我不用微信微博,因此没有在朋友圈贴照片的问题,但也在博客中贴照片了。这里解释一下自己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3013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游庐山日记:第五日
热度 1 陈立群 2015-8-6 01:27
七点半叫早,八点开饭,八点半出发,从北山公路下山。北山公路更曲折, 跃上葱茏四百旋 是写北山公路,而不是上山时的南山公路,其实只有 396 个转弯 。基本没有堵车,一小时便 出了庐山北门。 先到鄱阳湖畔的石钟山。苏轼专门写过《石钟山记》,考察石头为什么能发出如钟般的声音。入山门不远,便有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209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游庐山日记:第四日
陈立群 2015-8-4 21:53
七点半叫早,八点开饭,八点半出发。 乘车先到含鄱口,换车到三叠泉。乘缆车入山。换车和乘缆车时都排队,等了不短时间。开始向下走时已经十点四十分。三叠泉应该是本次庐山游对体力最有挑战性的景点。下缆车后先登高 100 个台阶,再向下 1400 阶到谷底。这样往返三千阶。另外不利的因素是天气炎热,骄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285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游庐山日记:第三日
陈立群 2015-8-3 22:23
七点半叫早,八点开饭,八点半出发。 乘车先到含鄱口。下车还要走一段路才到景区。含鄱口是含鄱岭和太阳峰两山之间的山口。可以远眺,隐约能看到鄱阳湖。登临时可见度不高,山下景物不清晰。登山到含鄱亭,远眺五老峰,近看太乙山和犁尖山的两个山头。回到含鄱口,又登犁尖峰。山比较陡,而且担心集合时间,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270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游庐山日记:第二日
陈立群 2015-8-2 20:31
六点半叫早,七点开饭,八点出发。 大巴停下来的地方就是昨天晚上去过的如琴湖。如琴湖为一人工湖,因形状如琵琶、而且水声如琴而得名。这两点都没有亲身感受。形状如琴,需要鸟瞰。水声更是听不见。水下有往昔大林寺,因白居易的诗而闻名。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301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游庐山日记:第一日
陈立群 2015-8-1 22:45
早上从上海出发,飞南昌。 在南昌游滕王阁。天气极热。滕王阁外观颇有气势,可惜没有蓝天白云衬托。入滕王阁,里面居然有电梯,但没有开放。一、二层正在改建装修,也不开放。登楼时更加闷热。有三层可以外出远眺。虽然唐诗宋词中的境界难觅踪影,也是不错的制高点。一面是大江,另一面是城市,只是有更高的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2682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云台山记游
热度 1 陈立群 2015-7-29 23:33
在云台山里住了一夜,真正游览是第一天下午六个来小时和第二天上午两个多小时。拍许多照片,整理后再陆续贴出。这里先记录游山的大致行程。 午餐后开始游山。先去潭瀑峡(小寨沟)。往返四公里,呈U字形。入山开始一段无水,略显乏味。其中路有分岔,一条升官发财路,一条健康路。健康路上有瘦身石。导游说如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3258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