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生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tiscience

博文

河大学生读书笔记之七:诺贝尔的囚徒(已确认为抄袭)

已有 5572 次阅读 2010-1-2 21:5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科学传播, 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

说明:经网友举报,经简单对比,河北大学张X的作业中至少如下文字:

既没有把科学家们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没有把他们写成蝇营狗苟的猥琐之徒,而是客观地刻画了他们在面临名利诱惑时的种种心态,以及在学术道德与个人名利之间进行选择时的无奈。......杰拉西借主人公的口揭示了诺贝尔奖就像一只诱人的苹果,充满了诱惑,为了它很多人难免要犯错误,难免要变得虚伪,难免会迷失,难免要明争暗斗。比如原本大度豁达的康托,一向主张公开自己的学术思想,可是一旦事关诺贝尔奖,他却马上变了个人,一再叮嘱斯塔福“别跟任何人说”。克劳斯是国际知名的权威,却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他曾经是康托心目中的“恩师”,却也不惜一切,向康托进行敲诈……

 
明显抄自:


既没有把科学家们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没有把他们写成蝇营狗苟的猥琐之徒,而是客观地刻画了他们在面临名利诱惑时的种种心态,以及在学术道德与个人名利之间进行选择时的无奈。......作家借主人公康托的口揭示了诺贝尔奖就像一只诱人的苹果,充满了诱惑,为了它很多人难免要犯错误,难免要变得虚伪,难免会迷失,难免要明争暗斗。比如原本大度豁达的康托,一向主张公开自己的学术思想,可是一旦事关诺贝尔奖,他却马上变了个人,一再叮嘱斯塔福“别跟任何人说”。克劳斯是国际知名的权威,却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他曾经是康托心目中的“恩师”,最终却竟然不惜一切,向康托进行敲诈。(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college_best&MsgID=376

这是严重的抄袭行为。此作业还可能存在其他问题,不过根据上述材料已经足够了。我们将作出严肃处理,将考虑把该生此门课程的成绩修正为“不及格”(因作业有严重抄袭行为)。但为了保护学生,在下文中特意将学生的学号删除,名字用张X代替。

博主,2010.01.03

----------------------
 
读《诺贝尔的囚徒》——关于“囚徒”的思考

张X (河北大学学生)


一直以来,人们对“诺贝尔”这三个字都具有一种特别的心情。诺贝尔是一种桂冠,它散发出的光环充满了诱惑,每年诺贝尔奖各个奖项的揭晓,都会一如既往地吸引了广大公众的眼球。而一部围绕诺贝尔奖而展开的小说《诺贝尔的囚徒》的出现,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小说的原名《Cantor’s Dilemma》,直译是《康托的困境》,中译本定名为《诺贝尔的囚徒》(百花文艺出版社,黄群译)。作者卡尔?杰拉西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的著名教授,1951年他首次合成了人工避孕药,并且获得了专利,因此被尊为“人工避孕药之父”。杰拉西先后发表过1200篇学术论文,一生获奖无数,包括沃尔夫化学奖(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国际科学大奖),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此外他还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并荣获17所国际著名学府的名誉博士学位。1999年,他被《泰晤士报》评为“千年最有影响力的三十大人物”之一。


有意思的是,他在60岁后,却毅然放弃科学研究,转向文学创作,以小说和戏剧等形式向公众介绍科学和科学界,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诺贝尔的囚徒》在美国出版后已先后13次重印,并被翻译成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日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此书被公认为杰拉西的代表作,是他积数十年的学术阅历所写成,其中许多故事都来自他的所见所闻,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一部西方的《围城》,刻画中外皆然的学界潜规则”——这是写在《诺贝尔的囚徒》封面右上角的一句醒目的话。想想钱钟书的《围城》迷倒了多少读者,“西方的《围城》”又会怎样让人着迷?而且近年来,“潜规则”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先是官场,接着是股市,再到娱乐圈......现在说到学术界潜规则,大家都想看看里面“潜”着的是什么规则?再看封面上那一个西装革履的学者,脸上却裂成了斑斓的不规则块状,就像孩子玩的拼图游戏,其中还掉了一小块在桌上,露出了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就是这一个黑洞,有了很多让人遐想和玩味的空间,这对“囚徒”二字有了一种不言而喻的深化。

《诺贝尔的囚徒》是一本有趣而又独特的书。它围绕着一项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科研工作展开。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康托,在某个凌晨灵光乍现,构思了一个关于肿瘤如何形成的绝妙实验设想,并要求他的学生斯塔福在三个月内完成实验验证工作,以便获得优先权。恰恰是这个绝妙实验给他日后的研究生涯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烦恼。

《诺贝尔的囚徒》中既没有把科学家们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没有把他们写成蝇营狗苟的猥琐之徒,而是客观地刻画了他们在面临名利诱惑时的种种心态,以及在学术道德与个人名利之间进行选择时的无奈。正如杰拉西在后记中写道的那样:“本书描述的并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问题,而是一个比较灰色的领域,我们科学家有时候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迷失在其中。”小说主人公康托说到:“大多数科学家都具有分裂的人格:一方面,他们信奉严格实验的方法,相信它的规则,以及知识进步的最终的客观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又是难免犯错误的人,具有一般人的感情弱点。” 杰拉西借主人公的口揭示了诺贝尔奖就像一只诱人的苹果,充满了诱惑,为了它很多人难免要犯错误,难免要变得虚伪,难免会迷失,难免要明争暗斗。比如原本大度豁达的康托,一向主张公开自己的学术思想,可是一旦事关诺贝尔奖,他却马上变了个人,一再叮嘱斯塔福“别跟任何人说”。克劳斯是国际知名的权威,却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他曾经是康托心目中的“恩师”,却也不惜一切,向康托进行敲诈……

小说在主要描绘了男性研究学者的科研工作之外,还穿插了一些校园中的女性故事:

美丽的塞莉是斯塔福的女友,也是位化学高才生,她一直有着这样一个梦想:科学上取得最新发现,获得一枚奖章……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大二时就心甘情愿地被与自己年龄相差30多岁的勒夫金教授勾引。不过她确实从师生恋中获益,得到了勒夫金的许多学术指导。


女教授琼?阿德利,虽然年仅34岁,却获得了终身教授的职位,而令人惊诧的是,她为了将来能成为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做了输卵管结扎手术。因为她认为,只要有专业上的抱负,就不可能是一个尽责的母亲。所以,她不能要孩子。当问她既然是个终身教授了,为什么不吃避孕药等等以便将来再生小孩时她说:因为职称评审委员会会把怀孕的情况也考虑在内,而评审委员会大多是男人。阿德利为了克服学术界对女性的歧视,宁愿不生孩子。她自己的一生都成了抱负的“囚徒”。当然与阿德利醉心名利是分不开的。

杰拉西还写了那么一个细节,琼?阿德利原名叫琼?亚德利(Jean.Yardley),她在读研究生时,尽管还没发表过论文,但她已经很关注自己发表论文时的名字可能出现在哪里,因为学界发表论文时有一个惯例,一起从事研究的作者署名时全是按姓氏的首字母排列的,为了将来在论文署名时占先,琼?亚德利(Jean.Yardley)竟然到法院把自己的姓氏更改为琼?阿德利(Jean.Ardley),虽然改姓氏让她的父亲愤怒异常,但她却很高兴,因为这样每次发表论文,她的姓氏首位字母是A就可能排在第一位了。作家通过这个事件,不仅揭示出女性在事业上的困惑,也揭露了在荣耀的光环面前,人们迷失自我的无奈和选择,这对整部小说的主题又作了更进一步的刻画和反思。

《诺贝尔的囚徒》脱去了学者们的耀眼的光环,展现出的是一群有着聪明的头脑,但同时也会犯错、会迷失的真实的人。他们不可避免地成了“诺贝尔”这一类光环的囚徒。然而,面对这种迷失,作为一个学者,应如何减少乃至消除这种迷失,这关乎到一个严肃的问题:在名利与道德之间如何选择?行走于科学之路时,对伦理道德应如何思考?也就是说,学术道德已成了学界最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地面对这个问题,谁都可能成为“诺贝尔”的囚徒。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2-283715.html

上一篇:河大学生读书笔记之六:读了环境工程之后
下一篇:美丽而纯朴的湖南德夯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