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地球生命起源于地球,如认为来自地外星体,要解决地外星体生命生存问题、旅行问题,同样也需要解决生命起源问题

已有 1137 次阅读 2022-10-11 08:30 |个人分类:暗物质|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球生命起源

生命生存条件是生命产生的首要条件。生命产生后需要长期维系,需要生命成长与繁殖的必要条件。如果具有生存条件的星球都无法产生生命,不具有生命生存条件的星球更无法产生生命。

1 生命生存条件

生命生存需要必须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包括适宜大气条件、存在液态水、适宜温度条件和必要营养元素等,而外部条件包括安全宇宙环境和稳定光照条件等。

①适宜大气条件

稳定、适合的大气压以及提供生命呼吸的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没有大气层或大气压很大的星体,生命无法生存。目前,已知的生命均为碳基生物,碳基生物需要呼吸氧气和二氧化碳。

②存在液态水

水在适宜的温度下以液体状态存在,水是生物体绝对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介质,生物所需的某些矿物质是从水中而来的。所有生物全都含有大量水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③适宜温度条件

生命生存不仅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而且温度也影响着水的三态变化。生命体内均含有水,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生命生存。另外,蛋白质是生命的必要条件,在较高温度下,蛋白质会变性破坏。

④必要营养元素

生命的产生、生长和繁殖需要碳,氢,氧,氮等生命元素。另外有机物的产生为生命奠定了直接的物质基础。

⑤安全宇宙环境

强烈的宇宙辐射能够杀死一切生命,因此生命不能长期裸露在宇宙辐射下。

稳定光照条件

能量是生命诞生与维持的必需条件。虽然有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供利用,但是只有稳定的光照才能为生命提供赖以生存的稳定能量条件。

2 生命转移条件

无论是地外生命来到地球,还是地球生命移居其他星球,出发地和目的地均需具有生命生存条件。另外,转移载体也必须具有生命生存条件。最近的比邻星距离地球4.2光年,可能没有适合生命生存条件的星球,另外,高级生命的星际旅行到比邻星至少数千年,需要强大的生命维持系统、长时间的密闭空间、低重力下的人体病变、致命的宇宙辐射,以及星际旅行的能量、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与能量。低级生命在宇宙中漫无目的星际旅行,可能会历经数十亿年,也无法抵达具有生命生存条件的星球,而且更没有生存条件的星际旅行载体,以及没有任何干预的着陆方式,都扼杀了低级生命的星际旅行。

3 地球生命起源于地球

阿列钮斯的宇宙胚种论认为地球上生命的种子来自宇宙,还有人推断同地球碰撞的彗星或陨石带着生命的胚胎,穿过宇宙,将其留在了刚刚诞生的地球之上,从而地球上才有了生命。

首先,彗星或陨石带来某些物质,但那不是决定性的,产生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在地球上本来就已经存在。

其次,彗星或陨石本身不具有生命生存条件,本身不会产生生命,也不会有生命生存。

另外,彗星或陨石无法达到高级生命或低级生命的转移条件。

最后,生命的转移源头在哪里,这个源头必须是适于生命生存的类地星体,而这个星体不仅存在着一个与地球相同的生命起源问题,也存在着千万年、甚至数十亿年的星际旅行。同样需要生命起源条件和生命转移条件。小型运载工具无法满足生命转移条件。可能有人想到携带地球逃离太阳系,人类无法使月球摆脱地球的吸引,更不要说地球摆脱太阳系了。在地球的稳定寿命内,人类可能发现很多适于生命生存的星球,但无法通过星际旅行到达该星球,至于那些低级生命就更不用说星际旅行了。

总之,地球生命一定起源于地球,即使有人认为可能来自于地外星体,不仅要解决那个星体生命生存问题、生命旅行问题,同样也需要解决那个地外星体的生命起源问题。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aeswH_469N-qGaGH0CaVg?pwd=3qr0

提取码:3qr0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提取码:cxkq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5458-1358912.html

上一篇:有序无限循环时空宇宙模型,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吸收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并使其再生为氢气。
下一篇:地球的原始生命起源于不断干湿交替的水陆边界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