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解密暗物质122-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自洽性验证- “真空”产生电子对

已有 158 次阅读 2024-2-25 21:27 |个人分类:我独醉|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只要能发现暗物质和场物质都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组成,你就能揭开物理学和天文学重大问题的谜底

 “真空产生电子对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真空具有一定的物理结构,也具有物理实在性。真空具有质量、惯性等动力学特性,也具有电荷、自旋等基本粒子特性。狄拉克从量子场论角度出发,把真空比喻为起伏不定的电子海,正电子和负电子旋转波包组成。并且发现真空具有能量特性,并且能够测出其温度值相当于黑体辐射的2.725K

真空不应该有粒子特性,也不应该有动力学特性,更不应该有能量特性和温度特征。然而通过实测发现所谓真空的的确确具有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质特性。实际上,所谓真空的所有物质特性都不是真空本身所具有的,都是散布于真空的隐身场态物质所赋予的。人类已经找到近百种方法从真空中将场态粒子电离出来。

1951年,施温格成功地描述了在静态均匀电场中的电子对的产生过程。之后,科学家已经采用各种方法将施温格的静态空间均匀电场扩展为时间和空间依赖的场,并计算出超强电场在真空中电离出电子对的概率,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QED)的发展。这也充分证明场态粒子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施温格发现能够采用超强电场在真空产生电子对以后,布兰金等人在1970年采用交变电场在真空中电离出正负电子。同样,光子没有参与,就不应该无中生有,凭空产生质量、电荷。

不仅电场可以在真空中产生电子对,约瑟夫等人在1983年发现超强磁场在真空中分解出电子对。同样没有光子参与,就不应该无中生有,凭空产生质量、电荷。

迄今,已经有百余种方法能将真空电离成正反粒子。真空不应该具有任何粒子特性、动力学特性或温度特性。更不应该被被电离成正反粒子。

场态粒子是由正反粒子对构成,由于其良好的对称性而具有独特的隐身特性。场态粒子在电场中可以被极化,当接收到电场的能量足够大,超强电场就能够将场态粒子电离成正反粒子对。真空中散布着隐身的对称性场态粒子。真空的各种粒子特性以及动力学特性都是场态粒子或者说暗物质粒子赋予的。电场真空产生电子对并不是真空无中生有,而是隐身的场态粒子被电离分解为电子对。

在交流电场中,场态粒子容易吸收能量。场态粒子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场态粒子的能量随着交变电场的强度增加而提高,场态粒子在强交变电场中会分解成为正负电子。强交变电场能够使场态粒子发生振荡,并将其分解为电子对。

场态粒子是由电子对构成,因此场态粒子的正负电子的运动轨道会在磁场中发生相互偏转。随着磁场强度增加,轨道的相互偏转。因此在超强磁场中场态粒子会容易吸收能量并分解成正负电子。

总之,场态粒子是由正反粒子对构成,由于其良好的对称性而具有独特的隐身特性;由于其自发对称性破缺使其具有能量特性,并能测量其温度;由于其规律对称性破缺使其具有场的特性。场态粒子是对称粒子,而显态粒子是非对称粒子,两者的组成没有本身区别,只是对称性不同而已。无论是对称粒子还是非对称粒子,都是粒子,都自然具有粒子特性。场态粒子具有质量且能运动,当然具有动力学特性。真空不应具有粒子特性、动力学特性和温度特性,这些特性都是隐身的场态粒子所具有的。能够采用百余种方法将真空电离为正反粒子,实际上并不是真空被电离成正反粒子,而是场态粒子被电离成正反粒子。因此,只能说真空不空,散布着大量的隐身场态粒子,人们把这些隐身场态粒子的特性都赋予了真空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JhRenXybO5e6CbHFWbA?pwd=pbqq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超精简版PP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p5A-LzBygGHRKEq31GpCw?pwd=73dq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5458-1422998.html

上一篇:解密暗物质121-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自洽性验证-电磁波与机械波
下一篇:解密暗物质123-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自洽性验证- 反物质与暗物质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