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解密暗物质129-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自洽性验证-场态粒子自身热运动

已有 215 次阅读 2024-2-25 21:33 |个人分类:我独醉|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只要能发现暗物质和场物质都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组成,你就能揭开物理学和天文学重大问题的谜底

场态粒子自身热运动

现代科学家认为真空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真空是由正电子和负电子旋转波包组成的系统。与这种现象伴生的能量,称为零点能。狄拉克从量子场论对真空态进行了描述,把真空比喻为起伏不定的能量之海。

不同手段观测到的正电子和负电子旋转波包实际上就是隐身的场态粒子。从理论上看,真空能量以粒子的形态出现,并不断以微小的规模形成和消失。这实际上就是场态粒子之间不断相互诱导振荡而对称性破缺与恢复,也可以理解为场态粒子不断地基态与激发态相互转化。

在正常情况下,真空中充满着几乎各种波长的粒子,但卡西米尔认为,如果使两个不带电的金属薄盘紧紧靠在一起,较长的波长就会被排除出去。接着,金属盘外的其他波就会产生一种往往使它们相互聚拢的力,金属盘越靠近,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强。1996年,物理学家首次对这种所谓的卡西米尔效应进行了测定。

所有的显态粒子不停地与真空零点能发生能量交换。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物理体系称得上是孤立体系的。根据物理真空的性质,可以从空间任何一点提取零点能。

真空零点能的概念出现在许多场合,对这些场合做出区分是重要的,此外尚有许多与零点能量有密切关系的概念。

在量子力学中,真空零点能是系统基态所具有的能量。这样的例子中最有名的是量子谐振子基态所具有的能量。更精准地说,真空零点能是此系统哈密顿算符的期望值。

在量子场论中,空间的织构可以视作是由场所组成,而场在时间与空间各点是个量子化的简谐振子,并且有相邻振子的相互作用。

实际上真空零点能就是场态粒子所赋予的。场态粒子不仅将动力学特性和基本粒子特性都赋予了真空,场态粒子间相互诱导振荡的能量也在真空中得以展现。实际上这些真空零点能是场态粒子自身的热运动。这种真空零点能不仅能表现出了力,由于热运动的场态粒子间会相互诱导振荡,也会产生自身的热辐射。

没有物质意味着没有运动,这就意味着没有能量,也意味着温度为0。即使没有显态粒子,空间也散布着场态粒子。场态粒子的自身热运动将物质特性赋予了真空,形成了真空温度,真空温度是2.725K

总之,场态粒子也会时刻产生热运动,真空零点能是散布于真空的隐身场态粒子所具有的,量子谐振子实际上就是场态粒子。这些场态粒子不断地进行自身热运动,形成所谓的真空零点能,并且能观测到2.725K的温度表现。当前的量子场论最大的问题就是将真空视为场。量子场论应该是研究场物质的科学,现在反而一直在研究真空。这样量子场论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让人感觉有些莫名其妙。真空不应该具有粒子、动力学、温度等特性,尤其是真空的基态更应该是绝对0度。只能通过一些数学游戏将时空扭曲来描述真空,幸运的是将场态粒子的各种特性都赋予了真空,这使量子场论成为研究场物质的科学。希望量子场论能够真正步入正轨,场态粒子就是场物质,根本就不是什么时空的扭曲。绝对的真空没有任何粒子,没有任何热运动,必定绝对0度。但空间散布着场态粒子,用显态粒子无法清除场态粒子。任何空间都散布着无法用显态粒子清除的隐身场态粒子,这些粒子时刻进行热运动,必然具有温度。

预测与验证:

①绝对真空是绝对0度,制造显态粒子真空,测量温度,真空的温度不为绝对0度,意味着有隐身的粒子做热运动。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JhRenXybO5e6CbHFWbA?pwd=pbqq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超精简版PP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p5A-LzBygGHRKEq31GpCw?pwd=73dq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7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5458-1423006.html

上一篇:解密暗物质128-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自洽性验证-场态粒子自身热辐射
下一篇:解密暗物质130-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自洽性验证-暗物质“暗”的原因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