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才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chang 用理性态度,讨论科学及社会发展问题

博文

不要迷信“状元”

已有 4697 次阅读 2012-7-11 12:00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高考, 教育, 功利, 状元, 大学招生

 

在高考过去以后,现在又迎来了新的一波高校争夺优秀学生的高潮。传媒开始积极报道很多关于某某大学招收了多少个高考状元的消息。这种消息不但在内地热烈炒作,连香港也参与其中。例如中央电视台最近报道了香港某一高校今年招收了21个内地的各省市的高考状元,把这事当作一个新闻。我认为“高考状元”是一种有害无益的炒作。它不但给人错误的追求目标,鼓励了一些不良的风气,使得社会更加功利;而且,这种炒作也是极端的不科学

 

所谓“状元”并不代表实力

事实上,一次考试很难分出一个学生的水平,因为仅仅一次的考试能得到的准确性是很有限的;考得好与考得不好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一种像高考这样大群体考试中,基本上前5%左右的学生的水平是相差有限的。在考试当天谁的状态好一点,或者谁的准备与考试的题目比较吻合一点,他的成绩就可能超前。如果过几天有另外一次考试,这批学生的排名可能完全不一样。所以对于谁是“状元”,在这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当中就好像是谁买中了彩票一样。不必过分地引以为傲。

 

大学争夺高考“状元”也是一种市场的操作

至于那些积极录取“状元”的高校,他们的动机也不见得那么纯洁。这可能是为了市场的争夺或者品牌的打造。一个大学的实力不能够以它录取学生的考试分数为主要指标。录取分数高的只说明这个学校的品牌效应做得比较好,不等于表示这个学校的学术水平高,学风正派等等。这也不表示它的教育的成效更高。假如我们比较两类学校,第一类的学校招收了大批高分数的学生入学,而它的毕业生的水平一般;第二类的学校招收的学生成绩并不突出,而却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那么第二类的学校显然比第一类的学校更为成功。所以对于一所大学是否把教育办得好,量度的主要标准应该是它的毕业生的水平,而不是入学生的水平。事实上,更准确的量度指标应该是:它的毕业生的水平除以它的入学生的水平。也就是说,录取学生的分数是量度教育效益(educational efficiency)的分母而不是分子。(可惜现在对于毕业生是否优秀没有一个客观的量度标准。)

 

现在的大学积极招收所谓“状元”可能是一种市场的操作。目标是提高一个大学的知名度,加强它吸金(fund raising)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多的资源。这基本上是一种商业行为。我们不应该对它过分地重视。

 

不要把考试当作一种竞赛

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也不应该太重视所谓“状元”。高考多几分,少几分完全不代表一个学生成绩的高下。所谓“状元”,只代表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错,会考试,或者考试时候运气较好,并不保证他日后一定成才。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因素很多,不单只成绩而已。事实上,即使以成绩而论,有很多国外和国内的大学都做过大学生表现与入学考试成绩之间对比关系的研究。它们得出的相关系数都不高 [1]。这表示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成绩最好的学生往往不一定是那些入学考试最好的学生。如果一个学生“不幸”在入学时被点为“状元”,会在他的学习过程中造成极大的压力。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我认为,不论对于学生、家长还是中学的老师,最好不要把考试当作一种竞赛。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扎实一点,心理的压力也减少一点。在现代教育,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争取荣誉,而是一种辅导学习的手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温习功课,把一些主要的知识和观念建立起来。一些像高考这样的统一考试,则主要是作为人才培养和资源配置的筛选办法。它不是一种很精确的量度人能力的工具。与过去的科举不同,现在的高考不是为了选拔官员。以前科举是让人为利益而读书,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旦金榜题名,十年寒窗苦读的寒士就可以飞黄腾达。考取功名便成了一种争取名利的途径。这样的学习心态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健康的。我们现在把高考分数拔尖的学生封为“状元”,其实是开时代的倒车。

 

 

[1] 可参考:

谢中才,郑惠娟,《大学生高考成绩与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 2009

http://wenku.baidu.com/view/6276c8f9941ea76e58fa0495.html 以及高考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关系分析, 2009 http://wenku.baidu.com/view/5189b159312b3169a451a463.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6454-591069.html

上一篇:介绍香港科技大学的“科大论坛”
下一篇:美国应比中国更担心日本右翼的冒起

4 吕喆 李泳 吴锦宇 刘旭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