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errace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博文

研究生和导师关系的几种模式 精选

已有 29573 次阅读 2019-1-26 11:52 |个人分类:教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和导师(以下简称“师生”)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常言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导师。导师们也是有苦难言,现在的学生,和十年前还是有很大不同。导师也往往陷入尴尬,不说他吧,不动;说重了吧,又怕他想不开。最近有个很火的青春网剧叫《独家记忆》,里面的吴教授和男主慕承和就是一对无法言明的师生关系。


为了使问题“简化”,按照世俗所说的好与不好,可以把师生关系分为四类,在细细分解这四类情况之前,我们先要说一说,什么叫好与不好。


这里说的好与“不好”,而不是好与“坏”,原因就在于,“好”本身没法科学定义,“好”还是“坏”,这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概念。一般意义上,学生好,大家有共识,比如勤奋、聪明、能出活,这就是好学生。但是在学生眼里,学生觉得自己好那就是好。


导师好,这个问题就更加复杂,共识就小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眼里,别人家导师天天给学生发钱,还不让他干活,这就是好导师,自己的导师又穷又push,太讨厌了!


抛开这些有色眼镜和欲加之罪,一般认为,导师负责任、关心学生,且有充足的经费,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这才是好导师。有的学生喜欢严格一点的导师,有的喜欢轻松一点的,众口难调。怪不得有导师吐槽说,教育作为服务业,高等教育就是高端服务业,这不把学生伺候好了,我们能好吗?


1、导师好,学生好——两相宜

啥叫两相宜?意思就是可遇不可求,没事别瞎想,但是这样的例子确实存在。我认识一个老师,他就说过,“我一般不招硕士,我只招博士,然后重点培养,培养出来就能独当一面。”两相宜这种局面的出现有赖于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即导师具有较为先进的育人理念和育人经验,学生具有成才的抱负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换言之,导师想的是培养人才,而不是找几个打工仔干活,学生要有培养的价值,不是曲意逢迎,混个文凭,跑路。出来跑,总是要还的。


以下这种情况,也属于两相宜。在读期间,导师非常严格,动辄就批评学生,学生心里想着导师怎么怎么不好,但是敢怒不敢言。等到学生慢慢走上正轨,毕业以后才发现,导师给自己的帮助很大,并时常回去看看导师,这也是两相宜。其实判断是否是两相宜,就是问学生,毕业之后,愿不愿意回去看看导师,愿意就是第一种,不愿意就是剩下三种。如果一毕业,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是我们培养学生最大的败笔。


所谓的好与不好,也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心态的变化,也会产生变化。


2、导师好,学生不好——送瘟神

俗话说的好,不遇到一些人渣,怎么分辨出好人?这句话拿到师生关系中来便是——不遇到一些学渣,怎么分辨出自己是好导师?导师对于一些学困生的态度,就很能体现出一个导师的师德。几个同事聊天,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届学生不行啊!以前学生都是走着到食堂吃饭,现在学生都是叫外卖;以前学生都是骑着自行车,现在很多学生都自己开着豪车;以前跟学生说,好好干,干好了送你去国外深造,现在许多学生一个暑假已经去过好几个国家。请问,这学生还咋指导?


有个数学系的导师,带了一个研究生,学生在没给导师任何消息的情况下,已经回家三个礼拜了。想想我的学生,回家两天后给我留言,老师我请假。还是那句话,知足常乐,且行且珍惜。

数学系导师问学生:“怎么回去了?”

他说:“本科生考试周,没事了,我就回去了。”


很多学生不是说不好,而是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做好。拎不清研究生和本科生有啥区别?整天还盯着导师给他做服务,最好就是把他的论文写好,然后答辩也包办了。对此,在满足学校的毕业要求下,我只有三个字——送瘟神。有人会跟我辩论,陶老师,你这是放水!不负责任!是的,我还真没法反驳你,我也曾为此焦虑不堪,后来我想明白了,人才培养不是非此即彼,它有一个合理区间。比如,我的学生,我不要求你一定要科研能力超强,左手写SCI论文,右手写发明专利,但是你要接受科学思维的训练,你要知道科学是可证伪的,你要有分析验证的专业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3、导师不好,学生好——终生误

导师主导作用,到底有多重要?只有经历的人才知道。我这里举一个本科阶段的例子。本科期间,我们有一个老师讲授《有机化学》课程,一上课就开始吹牛,堪称段子手。一个学期下来,基本内容没讲多少,全是牛在飞。后来我要去考研,就想重新听一听《有机化学》,毕竟自学效率慢,那时候也没有慕课和微课啥的。我就跑到隔壁专业去蹭课,也到下一届去听课,等我听了全校所有讲《有机化学》的老师,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不同的老师差距这么大。


有段子手说,人与人的差别,其实细算起来,比人与狗的差别还大。意思就是人群的标准方差太大,参差不齐,学生是这样,导师亦是这样。其实,我常常反思,有没有误人子弟,如果当时他跟别的老师,会不会取得更大的成绩?有时候,这种假设本身就代表了某种不自信,但是这种不自信是理性的、有价值的,总比那些自以为是,实际上误人子弟的导师要好太多。根据我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好学生有时候也不图你导师有多少科研经费,他就图个公平,一视同仁。终生误,误终生,但是归根结底,学生的职业生涯还是要学生自己去走。莫愁前路无人渣,天下谁人不出岔。


4、导师不好,学生不好——罪与罚

这几年由于一方面研究生扩招,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师德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有一些恶性案例的发生。怎么说呢,两相宜很少,罪与罚也很少,大部分情况还是中间两种。如果说误人子弟是一种罪,那么导师不好就是对学生最大的惩罚;如果说学业不精是一种罪,那么学生不好就是对导师最大的惩罚。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在国外,一名中国留学生被开除,导师给他写下了长长的一封信。大意说,被学校开除,这是学生的失败,也是导师的失败。导师说了几句让我感到很震撼的话,一个教授,一辈子培养不了多少研究生。所有的研究生,都是教授的作品。导师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研究生,希望每一个作品都是杰出作品。准确的说,我感觉到很惭愧,我有没有将学生作为杰出作品来培养呢?没有!这也说明,我还不够好,还需要改进。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如果你故步自封,不严格要求自己,放心,要不了多久,你就沦为不好的导师行列,然后你还沾沾自喜的说,都是学生不好!


其实,师生关系不是冰冷的上下级关系,也不是温情的父与子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尊重的缘分。缘浅缘深,各凭尊重。平时相处,导师是用来尊重的,因为尊重导师就是尊重未来的自己;出现争端,学生是用来尊重的,因为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曾经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新时代和谐的师生关系。



导师与学生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138-1159173.html

上一篇:不要跟随控制欲特别强的导师
下一篇:图文摘要的设计原则与制作方法

29 刘立 郑棚罡 王从彦 汤茂林 周俊杰 李毅伟 周春雷 张茂亮 汪啸 徐耀 雷宏江 张勇 杨正瓴 张勇斌 李斌 马冰 黄永义 李志俊 姬扬 田壮才 李明阳 胡爱国 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 代保湖 彭真明 吴国林 姚伟 崔伟娜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