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科学家发现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前兆:与2011年的相似性

已有 4725 次阅读 2011-2-20 05:0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地震前兆, 2011, 1999

科学家发现1999年 土耳其大地震前兆
2011/02/20 00:2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新华社(记者 李学梅)法国国家科研中心18日发表公报说,科研中心与土耳其坎迪利观测台合作,发现了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的前兆。
  据科研中心介绍,土耳其地处地壳断层,是世界上地震高发国之一。20世纪,土耳其共发生9次震级在里氏7级或7级以上的地震,其中包括1999年8月发生在西北部城市伊兹米特的地震。这次地震造成近1.8万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亿美元。为查明这次地震成因,法国和土耳其专家在这次灾后即开始勘察灾区,并详细研究了地震的相关资料。
  专家小组日前在分析地震发生前后的录音时有了意外收获。他们发现,板块在断裂前曾发出连续震动声,这种声音十分微弱,不但当地居民毫无察觉,甚至在此后的研究中也一直被研究人员所忽视。震动声共持续了44分钟,并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一直到地震发生的一刻。研究人员认为,声音是由板块缓慢而不稳定的滑动造成的,也就是说,它是地震在“准备阶段”发出的信号。
  科研中心表示,此前的研究认为,地震存在先兆,并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直到今天,这种说法只存在于理论和实验室的模型中。如果科学家能从其他地震中发现类似前兆,并加以总结、归纳,将大大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从而将人员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76792912
拉尼娜现象可能持续到今年八月份:2011年与1999年的相似性 
2011-2-6 13:28
拉尼娜现象可能持续到今年八月份:2011年与1999年的相似性
 
    我在2010年就提出2011年与1999年的相似性,得到的认同也越来越多。
气象机构:拉尼娜现象可能持续到今年八月份
www.stockstar.com 2011-1-26 0:00:00 中华油脂网
    
    据Commodity Weather公司表示,拉尼娜现象可能持续到今年八月份结束,它已经给澳大利亚造成了洪涝灾害,给南美农业产区造成了干旱,制约美国和中国的玉米和大豆产量。
    该公司称,太平洋地区连续第二年发生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今年六月到八月期间美国发生高温干燥天气,与1955年、1956年、1971年和1999年相当。
    1971年和1999年美国玉米单产出现下滑。
    在中国,今年六月到八月期间,多达一半的大豆作物以及近三分之一的玉米作物可能受到高温干燥天气的威胁。
    过去一年全球玉米价格大涨了80%,大豆价格上涨了48%,因为俄罗斯、乌克兰和欧洲部分地区干旱,而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降雨过量。
(证券之星编辑整理)
http://futures.stockstar.com/IG2011012630000628.shtml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拉尼娜现象持续全年
2011-2-3 05:0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拉尼娜现象持续全年
                                                      杨学祥
 
澳大利亚气象局(Bureau of Meteorology)2月2日表示,澳大利亚近期遭遇的史上最严重的拉尼娜(La Nina)现象已经进入稳定期,有明确迹象显示,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不过拉尼娜现象可能将持续2011年全年[1]。
 
我在2010年12月18日指出,1997年4月-1998年6月发生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紧随其后,1998年6月-2000年8月发生了持续两年的最强的拉尼娜事件,1999年气温跌入近10年的低谷。2010年前10个月的高温意味着2011年将跌入近十年气温低谷。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2-4]。
1999年的灾害记录:关注2011年的防灾重点
    一、干旱
    二、洪涝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3]。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4]。
 
我在2011年1月31日指出,1999年,我国种植业生产遭受了南涝北旱、东北春季低温、长江流域“凉夏”、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出现了接近1997年的大范围、长时间的旱灾,长江流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给种植业造成较大损失。据有关部门核实,1999年全国农作物受灾总面积7.5亿亩左右,与上年大体相当。其中成灾4亿亩,绝收1亿亩,分别比上年增加2300多万亩和减少1200多万亩。全年因灾损失粮食700亿斤、棉花60多万吨、油料180多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分析,1999年农业自然灾害属中等偏重发生年。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最热年、厄尔尼诺转换为拉尼娜、极端灾害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关注1999年灾害重演[5]。
 
我在2011年1月28日指出,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6]。
 
2010年11月18日-2011年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这个阶段刚刚过去,这也是国际气象组织检测到拉尼娜强度减弱的原因。2011年1月4次7级以上强震发生在1月1日至19日不是巧合。
 
2011年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这是拉尼娜事件至少持续到2011年4-5月的原因,日本、俄罗斯、印尼三大火山喷发集中在1月26日至27日也不是巧合。伴随拉尼娜强度的增加,全球灾害的强度会继续上升[6]。
 
如果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能够顺利度过2011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拉尼娜持续全年就会发生,请注意观察检测。
 
 
参考文献
 
1.       孙海琴。澳气象局:拉尼娜现象或持续2011年全年.2011年2月2日 12:30世华财讯。http://content.caixun.com/NE/02/f2/NE02f27n.shtm
2.       杨学祥。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发表于 2010-12-18 7:15:15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3.       杨学祥。1998至1999年和2010至2011年对比:气温暴起暴落。发表于 2010-12-7 7:58:07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079
4.       杨学祥。千年极寒PK最热年:前冬暖后冬冷暴起暴落可能性大。 发表于 2010-11-28 6:57:35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8132
5.       杨学祥。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2011-1-31 04:29 科学网。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6.       杨学祥。2011年1月地震火山多发的原因:潮汐组合和拉尼娜。 2011-1-28 09:34 科学网。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8576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10618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414667.html

上一篇:青海省格尔木市发生3.5级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下一篇:黄石公园休眠火山快速隆起为什么从2004年开始?

3 许培扬 王西宝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0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