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非

博文

压制同情心的道德后果

已有 4109 次阅读 2012-3-15 10:42 |个人分类:科学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道德, 自我, 同情

最近在Psychological 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麻木不仁的代价:压制同情心对自我道德观的影响(The Cost of Callousness-Regulating Compassion Influences the Moral Self-Concept)。它的全文不是免费阅读的,摘要附在本文后边。有权限的朋友,也可以自己去看它在官网上的全文:http://pss.sagepub.com/content/early/2012/02/21/0956797611430334.full

先总结一下这项研究的结果。简单地说,如果我们看到他人的状况时产生了同情心,而且适时地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心,那么就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压制了自己的同情心,那么我们就会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宣称自己是有道德的人,但什么是道德,这个标准是灵活可变的;要么坚持道德有通用固定标准的信念,但是宣称道德对自己并不重要。也就是说,当我们压制了自己的同情心时,就必须在放弃“自己是有道德的人”和放弃“通用道德标准”之间选择其一,也就是说,这会改变自我的道德观。

这个现象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呢?这一切的根源,其实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自我中心的。我们的道德行为,我们的同情心,其实很可能在让我们的自我不断加强。但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未发现这一点。我们宣称自己有同情心,或者自己有道德,并且相信自己正在这么做,其实其动机是自我扩张的需求,而并非真的具有超越自我的同情和道德。

也正因此,一旦发生了不得不压制自己同情心的情况,这个自我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延续性。此时要么继续相信自己是有道德的,此时就必须宣称道德标准是灵活可变的,以维持自我的延续性;要么继续相信道德标准是永恒不变的,但此时就必须宣称道德对自己本人并不重要,这是另一种维持自我延续性的方式。

所以,这个研究其实说明,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其实通过所谓的道德行为和同情心,在滋养和增长着自己的自我。而自我在必要的时候,会为了保存自己而要么放弃道德标准,要么放弃遵守道德。因此,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和同情其实是虚假的。它随时可能露出豺狼本性。

如果我们的道德和同情真的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那么不论我们曾经做过什么,我们对道德标准的信念,以及对于重视道德的决心,都不会受我们曾经的行为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刚刚没有机会对倒地的伤者施以援手,也不必因此认为从道德上说不必援救倒地的伤者,他应该自己爬起来或者等着专业人员来营救;同样也不必认为我本来就不在意这些道德标准。同时,我也不会觉得我的行为与观点自相矛盾——自相矛盾,正是自我存在的标志。如果没有自我中心,那么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中出现不同的言行举止就非常正常而且自然;是谁规定一个人的所有言行举止必须互相之间完全没有矛盾呢?这本来就是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提出来的假设。

因此,认识清楚了自己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才有可能真正地拥有不变的道德,拥有恒久的同情和爱心。

It has often been argued that compassion is fundamental to morality. Yet people often suppress compassion for self-interested reasons.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suppressing compassion is not cost free, as it creates dissonance between a person’s moral identity and his or her moral principles. We instructed separate groups of participants to regulate their compassion, regulate their feelings of distress, or freely experience emotions toward compassion-inducing images. Participants then reported how central morality was to their identities and how much they believed that moral rules should always be followed. Participants who regulated compassion—but not those who regulated distress or experienced emotions—showed a dissonance-based trade-off. If they reported higher levels of moral identity, they had a greater belief that moral rules could be broken. If they maintained their belief that moral rules should always be followed, they sacrificed their moral identity. Regulating compassion thus has a cost of its own: It forces trade-offs within a person’s moral self-concept.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69-547960.html

上一篇:好久不见!
下一篇:羽双的被除名:金牌、GDP、SCI

3 武夷山 王春艳 ddsers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