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跃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飞跃

博文

[转载]浙江省智航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

已有 2586 次阅读 2021-6-9 12:21 |个人分类:博客资讯|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浙江省智航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


6月8日,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浙江省电科院)内,中国电力行业第一家以助学助教为宗旨的浙江省智航教育基金会召开成立大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张楠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发电自动化专业委员会金耀华主任委员、浙江省民政厅黄永福调研员、发起与资助单位领导、发电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代表、在杭的多家发电集团分公司代表、浙江省能源集团公司人员、电力行业热工专家和基金会领导及媒体界70多位代表参加了基金会启动揭牌仪式。


image.png

点击查看:智航助学助教历程回顾视频


会上,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长王飞跃教授远程启幕《智航助学助教历程回顾》;民政厅黄永福调研员宣读《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准予浙江省教育基金会设立登记的批复》;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张楠、发起单位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冯悦鸣执行董事、社会捐赠单位杭州聚盛广科技有限公司杜永春总经理分别致辞;浙江省民政厅黄永福调研员和国网浙江电科院朱金华书记为基金会揭牌;朱书记讲话对基金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基金会理事长孙长生作《浙江省智航教育基金会发展规划》报告;现场进行了基金会与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浙江分公司、国网浙江电科院的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中国自动化化学会与遂昌县教育局及基金会进行了三方合作框架协议签约。 


据悉自2017年起,在中国自动化学会领导和时任副理事长王飞跃教授指导下,发电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根据金耀华主任委员建议,和国网浙江电科院、杭州意能公司、中科院自动化所青岛智慧教育研究所通力合作,开启智航助学助教、普及智能科技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教育与国运相牵,人才同国脉相连”,人才是中国的第一生产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先行!


团队积极步入云南、贵州、 甘肃、陕西、安徽等边远地区。短短几年,中国自动化学会发电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为主导的智航助学助教团队在各地建立了10 所智航助学助教基地,专项为勤奋读书但家庭贫困的学生设立助学金;为教学优秀的老师和学生设立优秀老师与优秀学生奖励资金;同时,为开拓贫困地区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 iSTREAM 智航教育实验室, 与中科院自动化所-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智慧教育研究所合作开展智能基础教育。一路走来,智航助学助教项目列入2019年国务院精准扶贫50佳例、2010年中国科协授予优秀扶贫学会、2019年通渭县教育局授予尊师重教先进集体等荣誉。


为规范、持续地开展助学扶贫工作,2020年在浙江省民政厅申请成立浙江省智航教育基金会,2021年4月份业务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和行政主管单位浙江省民政厅批准成立。


基金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智航助学助教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智航助学助教工作将在基金会统筹下,凝聚各方力量,继续助力发展不平衡地区的教育,同时进一步拓展,为贫困的学生助力,让边远地区学生们早日接触现代化技术,开拓视野、驱动创新和勇于实践,助燃心中求知探索的火种。


基金会今后也将努力与社会力量结合,搭建桥梁,把电力行业单位和个人爱心的涓涓细流汇集大江长河。为实现基金会助学助教的目标,基金会将确保捐赠的款、物合法合规用到实处,在不改变捐赠方的捐赠意愿和资金使用方向的基础上,确保所有捐款都实实在在地用在学生身上,用在教育事业上,切实把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真心落到实处,同时以规范的管理树立基金会的良好信誉,努力提高管理和专业化水平,管好、使用好基金会的资金,认真对待每一个项目,做到助款助用,账款相符、清楚,手续完备,审计到位,公开信息,接受社会及群众监督。同时基金会做了5年的工作部署,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细处。


基金会成立后的各项工作,将充分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民政厅、教育厅、各位领导、各相关部门对基金会的指导下,基金会将按照章程认真、积极地开展工作,管好用好基金会的招牌,切实为公益事业办好事,办实事。


涓涓细流汇大海,能承载重合的远航,基金会将坚守初心,帮助发展不平衡地区的教育和家庭有困难的学子完成学业,让更多的孩子们成为有用人才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74-1290419.html

上一篇:[转载]IEEE TCSS 第8卷3期网刊已发布, 敬请关注!
下一篇:[转载]自动化所平行驾驶技术“闯入”极寒矿区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