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读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123259241

博文

【工作札记】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消防安全

已有 2878 次阅读 2021-8-28 12:35 |个人分类:圕人心语|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安全是头等大事,没有安全,一切都变成零,甚至是负数。

公共服务场所更是如此,许多沉痛教训提醒着我们,安全工作无论如何重视都不为过。

近年来,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管越来越重视,工地、新建建筑、空间改造,首先要通过消防审批,常规的消防检查也在严格坚持。

安全对于图书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近一两年有不少图书馆都在进行消防改造。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彻底整改的图书馆不在少数,以前不完善的地方要及时补上漏洞,缺少的设施要增加,不合格的地方彻底拆除重建。

图书馆消防安全隐患一般有以下方面:存放可燃物体多、违规使用电器、抽烟、消防设施设备不健全、安全通道不畅通等。每个馆的情况千差万别,除统一规定外,“一馆一策”的具体应对措施也非常需要。

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小细节”,来自于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你是否了遇到过?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和建议吗?


可携式灭火器的存放位置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常见防火设施,一般公共场所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都会配备。图书馆面积较大,人流多,配备灭火器数量也比较多。

馆内室外公共区域的灭火器一般放置在靠近走道门口处的玻璃箱里。问题有两个,一是位置不固定,箱子很容易被移动;二是偶尔会出现被破坏的现象,比如箱盖上容易被堆放东西,或者被搬来当桌子椅子甚至梯子使用,箱体易被重物损坏,楼层越高、工作人员少、检查不频繁的地方,越会出现类似问题。

8RSP4EM[X)QA`L}C5OVAQ2Q.png

走廊里的消防器材


室内灭火器的位置更不容易固定,室内灭火器没有箱子,个头小,因打扫卫生等碍事,很容易被挪动位置,拎到其它地方去,有的甚至被杂物覆盖或堵住。

每个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千差万别,对于灭火器的放置,能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容易操作又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呢。

我曾经写过一篇危机之中,你能以最快的速度拿到灭火器吗?”,介绍了英国公共场所灭火器的放置方法,几乎所有的馆舍都一样:走廊靠近门口的地方,地面以上十公分,悬挂。这种悬挂方法,对于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服务场都通用,对于观众来说也已形成共识。

优点是:位置固定,醒目,易于拿到,不容易被碰倒、挪动、损坏或拎走。

FF)UW_GN8E@%Q6}4W3)_E0C.png  )F1HWTCAGK)W%II`AY~ASU8.png

G1B4~QV5A78%CM7C2OQALPU.png  NFI_L7M2BLYTA][6A~6JI01.png

悬挂在图书馆门口的灭火器,两大一小一组或一大一小一组

应急门

同样是英国经验。公共场所必须设置的安全应急门,平时处于闭锁状态,紧急情况下,从里面用力向外撞击,就可以顺利打开房门逃生。

(R2O)VGU~((}ZS77@EB(MK2.png 

紧急时刻,用力推中间这个门闩,门就会被打开,门外就是安全通道


AFGHBVQ)Y(]NV~JW$E}K2%6.png

这是一个应急门,从门里往外拍的情形,紧急时刻推中间这条横闩,门上贴着:仅供紧急时刻使用


安全通道


一些大型馆舍往往有多挂楼梯,有些楼梯不是主通道,某一楼层常常会被封住或者锁上,实际是不通的,紧急情况下,人一旦进入其中,很难跑出来。以下原则很重要,凡是不能顺利通到外面的楼梯或通道,一定要确保人不能进入,只要人能进入,就一定要保持通畅。

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是为保证安全而设置的,隐患在于,有些消防设施处于不可用状态,危险来临时是无法发挥作用的。有些甚至本身成为灾害的来源,比如,消防管道的喷淋设施突然爆裂、漏水等,如果不能及时被发现,就会水漫金山,它们本意是为灭火而生,结果,在它保护下的书本,没有被烧毁,却被水泡水淹,其结局和命运是一样的。


消防管道漏水,大家在抢救被水浸泡的图书


消防锤


我们在大巴车上常会发现消防锤的身影,紧急时刻,人们可以敲碎玻璃逃生。公共场所的建筑物庞大,一般每个方向都会有门,但因开放运营要求,这些门不能都正常开放,如果说上面提到的安全应急门不容易实现的话,配置消防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何让设施设备都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如何让每一处措施都方便易行?

如何让每一道防线都发挥作用?

大事中也有小细节,做好同样不易,同样意义重大。


更多图文,请点击:

作札记】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消防安全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20440-1301792.html

上一篇:海外馆情:英国社区图书馆考察记
下一篇:空袋不能直立:馆员的专业成熟及其途径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