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alysis: Energizing The Wa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fztd 纳米材料在读博士生 flin@mines.edu

博文

想法从何而来? 精选

已有 7328 次阅读 2010-1-30 11:22 |个人分类:科研生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交流, 文献, 基础知识, 科研想法

      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章面世,可以说是海量吧,别的不说,就说纳米材料方面的文章吧。小林用RSS订阅方式关注若干自己觉得不错的杂志,只要是杂志办公时间,打开电脑,每天都有n多篇的新文章提醒。数量太多,当然不可能每篇都看了,大部分只是了解摘要大概,特别感兴趣的且与自己课题有关的才会下载认真品读。读这些文章干什么呢?

有人说,论文要多读,而且每天都要坚持,小林现在基本上是这种状态,不管多忙,都会抽空看点文章,做点小笔记。读文献,能吸收很多的ideas,特别是读大牛的综述和评论,有时更是感觉认识得到某种程度的升华,虽然很多大牛的综述是对自己多年研究的流水账。有人说,如果一个人做研究要靠读文献才能诱发ideas,那他就不是真正的科研人员,或者说这种人的科研可能永远落后于别人。小林一朋友的老板跟他说:别看文献了,文献比我们的科研落后。。。有点无语。。。那科研的ideas从哪里来呢?

基础知识有些时候能给一些不错的ideas。如果对一些基础知识深入研究也会得到一些想法。最近老板给我们上分子轨道,本科时候学这个学得稀里糊涂的,没怎么懂,通过上这些最基础的课程,慢慢的一些想法就产生了。最近还看了一些分子吸附的ppt,确实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想法。科学的想法不是简简单单的从脑袋里冒出来的,苯环结构如果单纯是做梦是想不出来的,苹果落地对于一个农夫(这个是前牛顿时代的农夫)来说它就是苹果落地,但是对于牛顿来说,它就是万有引力。小林觉得ideas需要有一些因素来诱发,有时候大家普遍认为的“幼儿园知识”可能会给一些其他渠道无法得到的想法。

与不同背景的人坐在一起其实挺有意思的。小林现在所在的系很奇怪,系里有做材料的,分析化学的,环境科学的,地球化学的,总之大家背景相差很大。这样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不管是谁在这里做报告,都要将自己的科研工作尽可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让这些人都尽可能的明白。记得当时老板给某个师姐的报告建议是,要把XRD结果用最简单的话讲出来,这个确实是个挑战。对于材料的人来说,XRD,无非就那些公式和数据库,布拉格方程,谢乐公式等。但是没有接触过的人可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氧化锌有好几个峰,我们做@$%^#的时候只有一个峰?如果碰到这种问题,是不是觉得挺无语的呢?!你可能就得给提问的人画出布拉维格子,然后告诉他什么是晶面指数等等。还有一次,关于纳米材料定义的问题,不同的背景的人也有了争议。有人说,尺寸达到要求了,就可以说是纳米材料,有人说,尺寸到达要求,而且显示出了纳米尺寸等效应的才是纳米材料。诸如此类我们所认为的一些常理问题,在不同领域的人看来确实不可思议的。因此,如何能将自己的工作将给大众听,让他们了解,确实有点难度。当然,更多时候,我们还是发现,听不同背景的人在上面balabalabala地讲,有点意思,做材料的人可能在下面心里嘀咕了,我们这些材料能否用在他们的研究上?想着想着,也许想法就来了。

读文献也能给我们不少想法,这个时候我们将“靠读文献获取想法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的观点抛弃。但是,如何对文献采取正确的态度呢?

以前也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就在某天晚上,发现以前帮忙修改的一篇文章被接受了,这个本是可以开心的事情,虽然没有署名。但是仔细看了看文章的内容,发现小林当时给你那么多修改意见竟然只有一条被采纳了,虽然这个修改是最关键的,其他若干条意见自己都觉得有价值的,而且修改是很有必要的。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以前看文章的时候,发现文章有问题,心里波动不会这么大。但是这次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心里极度不舒服。刚开始想,这样的文章被接受了,那以后这个杂志上的文章还需要关注吗?其实这个不关杂志的事。当时就想这种事情肯定很多人碰到过,于是写信给若干朋友,看看他们的想法。反馈回来的建议让小林放松了不少。以下博士师兄给小林的回复:    

小林子,
 
记得费曼有句话,说科学重要的是了解其大意。我理解他的意思是“抓住科学研究的主旨”,这样的话,科学研究成果也是允许有错误的,也允许有问题,也允许有争议的。只是大多数人不这么认为,科学研究就得是精确的,不允许丝毫误差的,也从不会以宽容的眼光看待科研。这也没办法,现实就是这样。
 
其实没有一篇论文敢说里面没问题的。审稿人的背景、知识范围和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会差十万八千里,文章能不能通过就决定于此了。你能看出他的问题,可以对他嗤之以鼻,还想怎么样?Comment? Argue? 这取决于自己了,呵呵。中国人一般是多一友不如少一仇,麻烦,因为科研不见得那么大公无私。

既然我们有认识和判断能力,并且有积累,认为它错的可以讨论,没结果的话,保持怀疑态度就行,没法相信它就别信它,我们自己会有自己的结果,如果和他的不一样,让他来argue好了。我觉得了解别人研究的思路和想法更重要,数据就得批判性的看待了。光解水领域在Science和nature一共发过9篇论文,多一半都无法重复,你觉得这是谁的问题?审稿人哥们儿关系一下也许就通过了,也许审稿人没能力看出问题也通过了,留给后人很多问题。但看到他研究中的好的思路和其它好的东西,对我们自己更有用点儿。

收到这封来信之后,心里宽松了不少,也许真的是见识不够广,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小林这样是太单纯了,根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虽然从来都不会盲信文献,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这里难免有点不高兴。了解别人的思路最为重要,不要过于拘泥其中的数据,没有意义。就好比如碳纳米管储氢的研究一样,如果过于相信别人在高水平期刊上发的文章,貌似风光,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前些天跟当地一个国家实验室(NREL)senior scientist聊天的时候也讨论了这个问题,他说他们拿的都是美国能源部的项目,能源部想要看到的是实际效果,而不是文章数量;而且,作为一个team的老板,他也说如果没有真正的好结果,也不会冒然发文章。顺便说一下,他也是做储氢材料的研究,当然不是碳纳米管了。“了解别人研究的思路和想法更重要,数据就得批判性的看待了”,这句话之所以经典,它不只说明对文章的数据要批判性的看待,同时也暗示了数据可以随着实验室条件(仪器,人员等)的变化也会产生较大差别,这一点确确实实经常发生,我们经常想尝试别人的实验,但是结果就是不一样,有时候人员因素影响甚广。

所以看文献,重要的还是作者研究思路与想法,看作者如何一步步推理使各种数据之间达到自洽并最终得到结论,至于别人的数据,采取怀疑的态度。文献、基础知识、交流,这个应该是想法的主要来源。

想法来源甚广,冬天的枯树让人想到了纳米材料的分级结构;井盖上的薄雪只在某些位置分布让人想到了异相形核或者表面能不同;夏日里的花朵让人想起多彩丰富的纳米花结构;乒乓球让人想起了纳米空壳结构,输油管道让人想起了纳米管结构;软米饭容易结成块,硬米粒不容易,貌似跟纳米材料的团聚有几分类似。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扯淡”之作,见笑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1758-291367.html

上一篇:两段集体感情
下一篇:“灌水”续

11 王晓明 薛长国 郭向云 杨远帆 盖鑫磊 张天翼 唐常杰 曹世雄 侯振宇 lftkf zhaowanfu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