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学位论文写作不动脑筋现象举隅 精选

已有 6214 次阅读 2021-11-21 23:5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学位论文中出现不当、失误、错误的原因很多,除了缺乏哲学素养、专业理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常见问题,就是作者显得根本不动脑筋,从而造成不少低级错误。当然,广义地说,不动脑筋而产生错误,根源依然是哲学素养、专业理论不够,但是,这种情况更多地反映着作者的认知和行为特点,可以单独作为一类现象来考察。洞悉这类现象,不仅有利于减少学位论文中的低级错误,而且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做事风格,促进他们的全面进步和成长。

这里仍然以我曾经评阅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列举若干此类现象进行点评。为了避免伤及论文作者,我做了一定的技术处理。按照惯例,先呈现我写的评阅意见,了解该文的总体情况。

该文以小班化教学条件下的小学生学校适应状况为研究内容,选题符合专业特点和要求。作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小学生的学校适应、情绪适应、师生关系、同伙关系和行为问题,论文的工作量较大。不过,作者在研究思路、行文规范、统计分析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特别是:

其一,问题意识不强。作者似乎并不清楚自己究竟要研究什么问题,特别是,研究这样的问题到底有什么意义,就是找了5种现成的心理测量工具,对两所学校的1~6年级学生(及家长)进行测试,然后做了一些统计分析,而这些统计分析能够说明什么问题,作者也显得并不清楚。

其二,文献基础薄弱。作者对小班化教学、学校适应等方面的研究把握有限,对“小班化教学”这样的核心概念并无界定,文献综述工作也没有做好,对已有文献的评论只是借用了别人的观点。文中存在较多表述不规范之处,往往以期刊代替作者,详见p.11;参考文献的写法有较多失误,同时,文献显得陈旧,没有最近4年的。

其三,统计分析失当。作者的数据分析显得毫无章法,不少表、图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特别是,作者在样本较大的情况下,随意放宽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标准,从而出现很多有误的结果。在表4-44中(p.50),小班社交问题方面,“城”的均值为10.55的均值为10.56,二者差异的显著性居然是0.061违纪行为方面,“城”的均值为13.74的均值为13.79,二者差异的显著性居然是p < 0.0001。作者对数据结果的解释也往往是有误的。

建议作者在导师的指导下明确研究问题,考虑研究思路,精炼前言部分,特别需要注意统计分析和行文方面的规范,进一步充实讨论部分。

下面是该文写作不动脑筋的若干表现。

现象一:极端描述。这其实是一种不当的写作风格。例如,“最可喜可贺的是变化正在悄无声息地浸润:教师的面目不再狰狞;……学生不再是教师权威下的受害者”(p.1)。为了表现小班化教学的优点,把非小班化教学描述得极其不堪。作者稍加思考,都不会写出这样否定非小班化教学,特别是丑化教师的文字。

现象二:偷换概念。这其实是一种不当的思维习惯。例如,作者把“传统教学条件”(即非小班化教学条件)描述得一无是处,“拐角堆放着扫帚、拖把、垃圾桶等物,肮脏不堪,后门常年不开”,这是把卫生条件或管理问题当成“传统教学条件”的表现。又如,作者用7页的篇幅(pp.4-10)列举小班化教学8个方面的优势,把“小班化教学”神圣化,“小班教师较强的交往能力和交往的技巧,不仅能成为学生学习交往的典范,更应该成为学生乐意交往的对象”(p.10)。显然,非小班教学的教师也是这样的。

现象三:自相矛盾。这其实是一种不良的行文特点,也是不动脑筋的典型表现。该文的此类现象十分突出,不妨多看几例——

1人们对小班化教学的评价虽毁誉参半,但还是以正面评价居多。p.13)如果说毁誉参半”可以不用严格地理解为“毁誉各占一半”,后面能说“以正面评价居多”,那么,把师生关系分为三类:回避型、安全型、抵制型、矛盾型p.15),显然是无法说得通的。

2发放问卷336份,收回问卷304,剔除无效问卷32份,剩余有效问卷304p.18),数字肯定有误。同时,小班化教学的样本中,一年级3个班,其有效样本为132人,每班平均人数44人,这还是作者所说的小班吗?

3:“去所抽取的学校进行随机调查测试”(pp.21-22),与前面的“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法”(p.18)说法矛盾。作者可能并不理解什么是“随机调查”、什么是“整群抽样法”。顺便指出,不少学位论文中出现的“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其实都是随意写的,因为从描述的情况推测,根本不可能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现象四:图表不分。这其实是一种不良的认知风格,表现为学习时的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例如,表4-7至表4-26pp.30-41),均不是表,而是图。同时,从图上也可看出作者的统计分析存在问题,例如,在图4-7中(p.30),标注社交问题存在性别差异,但图中根本看不到差异。其实,这些图完全没有必要,特别是图4-11至图4-18pp.32-36)。

现象五:无视现实。这其实是一种不良的研究倾向。作者在研究中,无视样本量较大,而将统计显著性检验的标准放低到0.10,于是得到大量无效结果。例如,表4-43至表4-46pp.49-54,相应的比较没有什么意义。评语中已经指出,小班社交问题的城乡均值分别为10.5510.56,二者的差异显著性是0.061违纪行为方面的城乡均值分别为13.7413.79,二者的差异显著性是p <0.0001。对于测试工具精度为1的数据,实际差异仅有0.010.05,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毫不奇怪,作者对表4-43至表4-46的解释(p.54)更是也只能是无稽之谈、荒诞不经。

总之,如果学位论文中出现由于不动脑筋而产生的错误,那么,至少反映出作者写作风格与思维习惯不当,以及行文特点、认知风格、研究倾向不良的问题。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是需要开动脑筋的,应当严谨认真,应当关照现实,应当不断修改,应当纠正错误。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3398.html

上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典型错误例析
下一篇:我把这样的学位论文评阅为优秀

28 尤明庆 冯兆东 张晓良 郑永军 冯大诚 宁利中 毛善成 陈新平 王平平 刘秀梅 杜占池 黄永义 李学宽 张利华 李东风 杨正瓴 李毅伟 朱鸿源 钟定胜 鲍海飞 武夷山 张鹰 闻宝联 梁洪泽 徐长庆 吴斌 王修慧 程少堂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