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当初身便死,真伪复谁知? 精选

已有 5940 次阅读 2021-12-16 23: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国有一些说法,表达对一个人的了解和评价,与时间有关,例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白居易的诗句更是充分揭示了这种现象: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当然,现实情况更为复杂,既有“一日是贼,终身是贼”的俗语,又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劝导,显得彼此矛盾。那么,人们在评价别人的道德品质时,究竟更看重什么?

特别地,人们是如何评价一个人一生的道德品质的?虽然什么是好的个人观点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回答这个问题的一种合理的方式是,把这个人一生所做的好事与坏事进行简单相加。当然,可以做得更精细,比如,考虑好的程度或坏的程度、涉及的事件的意义、受到影响的人数,从而对各种行为加上合适的权重。那么,一个人对世界的影响就是这些做了适当加权的各种行为的总和,最后的得分可能是评估这个人总体而言如何好或如何坏的合理方式。

然而,们可能并不遵循这种表面看来显得合理的策略评价一个人的总体道德。实际上,历史和现实都充满了相反情形。一些故事表明,有的人在生命的后期“洗心革面”,在他们的最后日子里做了很多;有的人在生命的后期“晚节不保”,在他们的最后日子里做了一件坏事。这种改变,即使它们只能代表一个人整个一生的一小部分,通常也被描述成赎罪或作恶的行,从而让大家用积极得多或消极得多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人的一生。这种情形称称为“生命终结”偏差

研究发现,人们把有积极结果的较长的不愉快经历评定得比没有积极结果的较短负面经历更好Fredrickson & Kahneman, 1993; Kahneman, Fredrickson, Schreiber, & Redelmeier, 1993)。这样的时距忽视被认为是由一种更一般的高峰结果记忆偏差所致,即个体在最极端的高峰事件和最近的事件基础上形成对一种经历的总体评估Kahneman, Fredrickson, Schreiber, & Redelmeier, 1993)。

生命终结本身显得在固化评估判断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对那些已经死亡的个体的评价要比对那些还活着的个体的评价更难以改变,这就是“时间冻结效应”(Eylon & Allison, 2005)。

研究显示,们在合计自己的经验及形成对别人的评价时存在偏差个体生命的终结显得在这样的评价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更精细的研究发现,这种“生命终结”偏差仅仅适用于死亡前夕行为的有意改变,并且推测这种行为改变反映了个体“真实自我”的出现Newman, Lockhart, & Keil, 2010

这种偏差可能具有进化适应的意义,即个体最后的行为性质决定着他对社会及有关群体的意义。个体是否对们具有威胁,他/最后的行为起决定作用。同时,评价个体看重最后的行为,有利于起到警戒作用和榜样作用。当然,个体最后的行为是负面的时,对大家的威胁最大,因此,对此特别敏感。也就是说,个体由好变坏,生命终结时处于坏的状态,是们最不提倡的,对这种“一坏到底”或“晚节不保”的人,是最痛恨的,体现在道德判断中,就会得到最差的道德评价。

如果把个体的行为改变描述得复杂一些,例如,由好变坏又变好、由坏变好又变坏,等,可以更为精细地考查这个问题。此时,用功利论或道义论可能都不容分析了,而用道德账户理论来描述和解释,效果应当会更好。

总之,当评价别人的道德品质时,人们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偏差,即,过于看重个体生命最后阶段的行为,即使这些行为是在相反行为长期存在的背景下出现的,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Eylon, D., & Allison, S. T. (2005). The frozen in time effect in evaluations of the dea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 1708-1717

Fredrickson, B. L., & Kahneman, D. (1993). Duration neglect in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s of affective episod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5, 45-55.

Kahneman, D., Fredrickson, B. L., Schreiber, C. A., & Redelmeier, D. A. (1993). When more pain is preferred to less: Adding a better end. Psychological Science, 4, 401-405.

Newman, G. N., Lockhart, K. L., & Keil, F. C. (2010). “End-of-life” biases in moral evaluations of others, Cognition, 115, 343-349.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6912.html

上一篇:功利与道义,真能分得清?
下一篇:牵住牛鼻子,思路豁然开

31 张晓良 王安良 马鸣 张鹰 谢力 李毅伟 范振英 晏成和 李东风 尤明庆 张俊鹏 杨顺楷 汪运山 王平平 理文编辑 徐耀 武夷山 杨正瓴 曹俊兴 侯丹 黄永义 周忠浩 梁洪泽 吴斌 杜占池 宁利中 陆仲绩 王启云 刘秀梅 史永文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