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人在饥饿中,亲社会几何? 精选

已有 3082 次阅读 2022-7-11 23: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类个体的身体状态与心理状态或心理功能密切相关,例如,身体状态影响心理健康(Nord & Garfinkel, 2022)和认知功能(Faber & Hausser, 2022)。身体状态的一种常见形式是饥饿,人类个体的一种重要心理功能是亲社会性(prosociality)。那么,个体的饥饿状态与亲社会性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一个相当新颖的研究问题。

亲社会性可以用亲社会行为来考察。宽泛地说,亲社会行为就是个体利用自己的资源去造福他人(Fehr & Fischbacher, 2003)。同时,显示亲社会性也具有接受资源的功能,例如,通过互惠机制而促进长期合作(Axelrod & Hamilton, 1981)。因此,饥饿可能会影响个体的亲社会性。具体地说,在面临饥饿时,人类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将会更多还是将会更少?

为了方便,研究者考察急性饥饿与亲社会性的问题。所谓急性饥饿(acute hunger),就是在相关时间内由于缺乏足够的食物而造成的身体状态,它伴随着对食物的渴望和饥饿感,以及血糖水平的降低Faber & Hausser, 2022。在实验室研究中,急性饥饿最常用的诱发方式是,让所有被试禁食几个小时,接着,在测试前,给控制条件的被试提供食物或葡萄糖饮料。急性饥饿的程度,通过自我报告的饥饿程度和血糖水平来评估。

实际上,关于急性饥饿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目前的研究还相当有限,例如,在一篇综述文章中,总共才搜索到9篇相关论文Faber & Hausser, 2022。在这9篇论文中,8篇都采用独裁者游戏的共享任务作为亲社会行为的考察指标。分析显示,其中3篇论文报告饥饿时亲社会性降低,1篇论文报告的两个实验的结果不一致,4篇论文报告饥饿对亲社会性没有影响。

显然,这样的研究结果提示,对于饥饿来说,特定社会情境的诱因结构(incentive structure)是至关重要的。当人们认为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亲社会行为更为有益时,他们能够抑制饥饿可能引起的自私倾向。例如,在一项小型元分析中,研究者发现,在非相互依赖的环境中,也就是在简单的社会情境中,即不再期望将来会有互动(例如,独裁者游戏),饥饿会减少亲社会行为,不过,减少的程度很小;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即允许建立声誉的丰富社会环境中(例如,公益游戏),饥饿的人并没有表现得亲社会更低(Hausser et al., 2019)。

在另一项研究中,更低血糖水平的被试表示更支持社会福利,但在实际行为中并没有变得更为亲社会(Aaroe & Petersen, 2013)。与此类似地,一项关于消费者态度的研究发现,自我报告的饥饿水平越高,对环境友好型食品的兴趣越大,但是,这却没有转化为实际的可持续购买行为(Gidlof et al., 2021)。

进一步支持社会情境至关重要观点的,还有两项发展心理学研究:其一,4~9岁的儿童处于饥饿状态时,在匿名的一次性独裁者游戏中分享得更少(Huppert, Shaw, & Decety, 2020);其二,581~612天的孩子直接观察一个需要食物的人时,在饥饿情况下也会分享他们的食物(Barragan, Brooks, & Meltzoff, 2020)。这与对成人的研究是一致的(van Dillen et al., 2021),即,知道另一个人也在挨饿,食物匮乏的被试增多了分享行为。显然,当社会环境要求人们克服饥饿时,人们能够克服饥饿,并且从小就是这样的。

诚然,如前所述,关于饥饿影响亲社会性的研究数量还非常有限,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实性。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富有魅力的领域,有望精细考察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例如,生理需要与社会规则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可以考察生理需要与社会规则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参考文献

Aaroe, L., & Petersen, M. B. (2013). Hunger games: Fluctuations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influence support for social welfar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12), 2550-2556.

Axelrod, R., & Hamilton, W. D. (1981).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Science, 211(4489), 1390-1396.

Barragan, R. C., Brooks, R., & Meltzoff, A. N. (2020). Altruistic food sharing behaviour by human infants after a hunger manipul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10(1), 1-9.

Faber, N. S., & Hausser, J. A. (2022). Why stress and hunger both increase and decrease prosocial behaviour.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44, 49-57.

Fehr, E., & Fischbacher, U. (2003). The nature of human altruism. Nature, 425(6960), 785-791.

Gidlof, K. et al. (2021). Eco depletion: The impact of hunger on prosociality by means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ttitudes and behaviour.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62, 102654.

Hausser, J. A. et al. (2019). Acute hunger does not always undermine prosociality.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1), 4733.

Huppert, E., Shaw, A., & Decety, J. (2020). The effect of hunger on childrens sharing behavior and fairness preferenc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2, 104786.

Nord, C. L., & Garfinkel, S. N. (2022). Interoceptive pathways to understand and treat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6(6), 499-513.

van Dillen, L. et al. (2021). Sharing in need: How allocator and recipients hunger shape food distributions in a dictator gam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95, 104152.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46882.html

上一篇:胡眉一把抓,还是研究吗?
下一篇:急性应激下,亲社会不同

16 宋玉 侯丹 李毅伟 郑永军 杨韩 李世斌 张晓良 徐长庆 尤明庆 李学宽 王平平 周忠浩 杨正瓴 孙颉 程少堂 张俊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