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清的博客天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gjinqin 写博客我是小学生,向网友学习,建设和谐友谊乐观豁达的博客天地

博文

建设福建省美丽九峰村, 圆梦莆田市第一民居文化游!

已有 6251 次阅读 2015-10-22 18:12 |个人分类:风景名胜|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美丽乡村, 九峰村

建设福建省美丽九峰村

圆梦莆田市第一民居文化游! 

      在这次家乡之行中,我特别高兴获悉:福建省政府已经批文建设福建省莆田市九峰“美丽乡村”的计划兰图,将要大造莆田文化旅游村。这事说来话长。

  我村地处丘陵地带,人多地少,解放前,村民大量外流经商,他们在外历经困苦,有些人家最终赢得了商机,挣到了大钱回家乡,他们不仅买田置地,而且大兴土木,盖了一些典型的古典式砖瓦楼房,全村多达22座。村里的富有人家土地改革时多评为工商业地主,九峰村最有代表性的是同宗的“方家民居”——一栋特大7角古典式砖瓦楼房楼请看图1照片说明。九峰村有一群这样的楼房,因此它可以与莆田著名的华桥之乡——石庭相媲美,由此闻名遐迩,被称为福建省莆田民居第一村(),土地改革后那栋楼房里居住着翻身的十多户贫下中农家庭。

 

  福建日报2004年5月23日报道:莆田民间第一居()。

 

建造大宅的主人是方秋香三兄弟,三兄弟的父亲方凤宝在福州开办百货纱布店,而后三兄弟又把产业发展到上海等地致富,回乡盖楼房。从1940年开始动工,工匠日均出工60人以上,历时3年建成。主屋长58米,宽15米,一楼高6米。宅子占地7亩多,设计精巧,共有93间房间,屋前铺有大砖埕。正厝前廊的两根长10.7米、直径0.44米的顶梁柱是从仙游山区采购的原始林木,每株包括运费要花上千块银元。在装饰上,他们特意请莆田“前清翰林张琴”作画题书。大厝外侧是红砖砌成的“龙虎楼”,楼底是莆仙民居少见的“裙裾状基墙”。穿过偏门,气势恢宏的二层半古厝映入眼帘。大宅里的彩绘装饰更是显示时代和主人身份特征。最有时代意义的是楼上长廊的十幅彩绘画,绘的是“杭州西湖十景”,说明屋主曾把生意做到江浙并且对苏杭的风景十分敬仰,而且艺术的欣赏眼光很时髦,所以,不只是描绘传统的亭台楼阁图案。大厝的主大厅,面积为5×12米,厅后的“神帐”左右与上面,以神话为内容木雕,人物花草,翩翩如生,夺框而出,漆艺闪光,艺术精湛;上下走廊中,石浮雕、壁画、漆画、书法等,内容丰富,绘制精美,形态生动;圆木柱的石墩,窗口、门口的石雕刻、字画均出自名人名家,制作出自莆仙著名艺人之手,荟萃艺术精品,极有价值。

近年来,九峰村因为上述特色的大批民居建筑已经在莆田甚至福建省,闻名遐迩,经常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旅游,包括建筑师及专业科技工作者来参观考察,网络上也有相关报道。


我家三代是贫农,解放后土地改革时,我家分得人民胜利果实包括:三口人田地1.52亩,砖瓦楼3间房子,政府分配楼房如下图2照片所示,仅次于“第一居”规模小,共有5户贫下中农家庭进住同一栋楼房里。

 

图2 解放土改时我家分配居住的古典式砖瓦楼房,共有5家居住


这次故乡之行,我特地回到我童年时的故居,一个是诞生地的老土屋,一个是土改时政府分配的楼房,两者对比,改革开放后,村里大多数人家都建了新居,乡村焕然一新。但是老房基本上人去楼空,需要整修。

我青少年时代在这里读书的地方

     这是在诞生地的故居前留影


可喜的是,解放初期,我村一度驻有人民解放军6575部队28军某师某团的一个营部队,营部就设在“方家民居”楼房第二层大厅及其厢房里,连队分散在各个自然村。当年住在营部的一位军人后来成为福建省政府的领导干部后,他特别了解我村情况,建议对于莆田九峰村的古典式砖瓦楼房政府进行保护修缮,这引起了莆田市政府的重视,经过考察后,果然得到赞同,政府已经拨款30万修缮了倒塌的围墙,并将继续采取保护措施。

令人关注的是,周围的风景名胜也堪称一赞。除了山上有一处九仙岩(尼姑庵)外,我乡村东边不到一华里出有莆田二十四风景之一—囊山慈寿寺(简称囊山寺),如图3所示。我在村里峰山小学学习期间,老师经常带领学生去参观和开展课外活动,那里是我人生的第一个旅游胜地,至今对寺院里建筑和可口的斋饭,仍然记忆犹新。寺院规模非常庞大,高大雄伟,大雄宝殿、天王殿、法堂、禅堂、藏经阁和钟鼓楼等一应俱全。据记载,1433年明宣德八年,斋房多达300间,寺院烟火旺盛。小时候总望囊山寺山顶的一个怪状巨石——“鲎石”,被誉为天然“晴雨表”,天晴色白,雨时变灰,山下数十里处皆可见。山上有个天元岩,上面堂宇高敞,倚栏眺望,可见兴化烟波浩渺,海天一色,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俨如千帆竞发,辟波斩浪,十分壮观。“文革”前曾经在囊山寺里兴办了囊山中学,成绩也不错,我一个表弟就是在那里毕业的。



  九峰村东边的囊山慈寿寺(简称囊山寺)


囊山寺曾为古驿道宿站,当年朱熹赴同安上任时,曾住在寺内。朱熹有诗曰:“晓发渔溪驿,暮宿囊山寺。云海近苍茫,溪山拥清翠。….” 一清早,从我家老房门口眺望太阳从海拔639米的囊山顶冉冉升起,气势磅礴,自然开始了我的一天农村忙碌的生活。

回忆起来,我的第一家乡——九峰村啊,毗邻雄伟高雅的莆田囊山寺风景区。不仅隐含着我的第二故乡——北京百花山的婉约逶迤、波浪滔天和色彩斑斓的特色,而且颇有泰山之雄姿、庐山之清奇和娥眉山之秀丽。乡里360多年历史,有4个自然村,全乡2千5百多人口,在外地也有2.5千多人。这个土生在九峰山脚下的一个农民儿子,童少年时代充满着苦和乐,喜与忧。多么可爱的第一故乡啊,我渡过了难忘的19个春夏秋冬,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令我难忘!


通过这次返乡探亲活动,我深感:

游子难忘故乡情,

追梦前行笑相迎。

群策群力齐努力,

美丽乡村必建成!

我坚信:福建省决策建设福建省莆田市美丽九峰村的愿景,开展美丽乡村文化旅游的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6190-930147.html

上一篇:喜读巴拉巴西的第一部网络科学专著:感想(1)
下一篇:2016第12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通知

2 许培扬 张忆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