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皆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sf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关于所谓水资源安全国际标准的说明
热度 3 2015-11-22 05:17
前几天在关于中国缺水城市个数的讨论中,几位朋友论及国际水资源安全标准,陈昌春教授也发过一篇相关博文,资料很丰富( “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的水资源紧张警戒线”是如何公认的? ) 。我2002年曾在《地利科学进展》上发表一篇文章“ 区域水资源压力指数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初步做了介绍,现整 ...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11798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中国真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吗?
热度 26 2015-11-19 03:19
(说明:常见中国400多城市缺水的说法,深感怀疑。如果2/3城市都缺水,我国的经济过去30年又怎能发展如此快?难道缺水不会影响经济发展?我们的《中国水资源安全报告》做了一些分析,转录如下,求教方家!) 目前,关于我国城市缺水的说法不一,多为定性阐述,较为常见的说法是中国有 400 多座城市缺水、 200 多座 ...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68678 次阅读|79 个评论 热度 26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即确立了河流乃合作通道的原则
2015-11-2 03:57
印度智囊机构前瞻集团(Strategic Foresight Group)发来邮件,邀请我就“我们时代的大问题(Big Quesions of our time)“发表看法,并发来了他们2011年的第一版,阅读之后知道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即确立了河流应当是共同发展的通道的原则。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国际秩序上具有里 ...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5418 次阅读|没有评论
高尔夫球场用水总量确实微不足道!
热度 2 2015-10-28 23:05
受领导委派,昨天在深圳参加了以“水资源利用”为议题的第九届高尔夫国际论坛,根据会议要求介绍了中国水资源及管理情况。今天看到媒体有报道,把对我的演讲的报道的题目采用了:“贾绍凤:中国高尔夫球场用水并不多”,题目显然没有切合演讲的中心主题,而突出了高尔夫业界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不过这个意思确实是我表达的 ...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3671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体制竞争:发扬优势,克服劣势
热度 3 2015-10-17 03:53
前些年,一党执政的体制往往被扣以专制的恶名,而普选的多党制则被认为天然具有民主的道德高义。但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随着主要民主国家陷入国家治理困境,知识界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美国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的福山 (Francis Fukuyama) 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郑永年为代表。 西方的多党制民主制度的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907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郁闷:项目验收被说美国西部水权不属于我们的研究范围!
热度 13 2015-10-15 20:31
昨天一个项目验收,研究主题是中国西部某地的水权制度研究,研究报告有美国西部地区水权制度的分析、尤其是犹他州水权制度分析与评价,被评审专家和主管部门说成是不属于项目的研究范围。真有点有理说不清的感觉。 现代水权制度无疑起源于西方,尤其是现代水权制度的一类典型——优先权制度起源于美国犹他州。我们所研究 ...
个人分类: 杂感|3456 次阅读|26 个评论 热度 13
地下与地上很不对应的流域——大自流盆地
热度 1 2015-10-9 04:06
流域是有统一出口或终点的汇水系统。地面的流域大家熟知,是地表水的汇集系统,例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地下也有流域,是地下水的汇集系统,只是不易肉眼观察而已。 地表流域与地下流域有可能是重合的。在本流域的地下水都由本流域的降水或地表水补给、且本流域地下水没有流到流域之外时,就属于这种情况。例如柴达木盆 ...
个人分类: 科普|1056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入海口没有三角洲的河流
热度 3 2015-10-5 03:25
一般入海河流往往在入海口形成发达的三角洲,例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印度的恒河三角洲,埃及尼罗河三角洲,荷兰莱茵河三角洲,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原因是河流在入海口流速变慢,挟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日积月累淤积出庞大的河口三角洲。 但是,也有一些入海河流在入海口没有三角洲,例如国内 ...
个人分类: 科普|21340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0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