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1)从《一个人的遭遇》谈起

已有 4426 次阅读 2010-10-17 17:0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历史, 人文, 文学理想


         题记:这篇文章发表在《文艺报》10月15日,共9000字。《文艺报》发表这样长的论文还很少有过。这是我认真思考过的一个问题,完全是心里话。特分成三小篇放在博客上。供大家批评。


       目前文学创作中低俗、媚俗和庸俗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不能不引起热爱文学的人们的担忧,也不能不引起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对文学发展前景的担忧。现实过分功利化,文学过分功利化,我们是否可以从稍稍超越功利的角度,来思考来探索我们的文学理想问题呢?

            从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谈起

        1956年最后一天和1957年第一天,世界文学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当时前苏联的《真理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五十二岁的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真理报》是前苏共中央的机关报,也是苏联第一大报,一般情况下,头版都只能发表一些政治性的新闻,怎么突然登载起小说来了呢?这不能不引起全苏联和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不胫而走,前苏联和东欧的广播台迅速广播,大型文学杂志《顿河》同年第一期也同时刊载。这篇小说很快就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影响。连当时还健在的美国海明威等世界一批作家也写信祝贺,祝贺肖洛霍夫的小说获得成功。随后就改编为电影,影响了整个世界。可以说,1957年春天,不但在苏联,而且在中国和在全世界都是“作家的节日”。这篇小说在中国获得空前热烈的反响。中文译本刊载在1957年3月号的《解放军文艺》上,随后另一个译本又刊载于同年4月号《译文》上,5、6月号《文艺学习》也刊载了,随后很快就出版了单行本。一篇外国作品,在不到一个月内又两个中文译本,这在中国是少有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现在五十岁左右的人对此不可能有什么印象,但当时我正在大学本科三年级读书,又读的是文学系,我们如醉如痴阅读《一个人的遭遇》,那个春天因为有了这部小说,我和我的同学真的像过节一般高兴,至今仍难以忘怀。肖洛霍夫的努力是有结果的,这部小说创作成功和《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巨著等,使他不但赢得了世界众多的读者的热爱,并且于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巨大荣誉。
        关于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在《一个人的遭遇》发表之前已经发表和出版了很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法捷耶夫的长篇《青年近卫军》、西蒙洛夫的《日日夜夜》和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它们都是以歌颂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英勇、坚强、无畏和牺牲精神为主调的。那么,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在浩如烟海的前苏联的卫国战争小说中,究竟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和改变,从而能占领了《真理报》新年期间的头版版面?并引起了如此巨大的反响?这就不能不简要地介绍一下《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的故事:战后的第一个春天,记者在一条河边的渡口上,遇到了故事的主人公----索科洛夫以及他领养的一个五六岁的孤儿。为了消磨在等待渡船的两个多小时里,索科洛夫在渡口边上给记者讲了他的故事。故事是用第一人称讲述的。他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是一个孤儿,他很爱她,认为她是“金不换”。婚后,他们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生活平静而幸福地延续着。但是战争突然爆发了。他应征入伍,当了汽车兵。他为前线输送炮弹,不怕牺牲,英勇作战。但不幸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的炸弹炸昏了,他当了俘虏。但是就在俘虏营里,他还亲手掐死了叛徒,表现了他对祖国的忠贞与热爱。他逃跑过,但被敌人抓回来,敌人的一个营长要亲自枪毙他,他毫无惧色,枪毙他之前,他一口气喝了三大杯白酒,连敌人也不能不佩服他这个俄国士兵是条“汉子”,并决定暂不枪毙他。他最终逃出了俘虏营,并俘虏了一个敌军军官回到了自己人的队伍。在战争将要结束的时候,他回到了家乡。但等待的命运是:家乡已经被夷为平地。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都被敌机炸死。他悲痛欲绝。可命运仍然给他留下一个悬念,他的儿子在进攻柏林的前线被升为大尉,他等待儿子胜利归来。但命运还是捉弄他,他的儿子在离胜利那么近的时候,也为国捐躯了。这一回,他真的有点儿熬不过去了。可他还是没有完全被命运压垮,他还是压抑下自己恶劣的心情当上了司机。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孤儿,他认他作儿子,相依为命。战争如此残酷,给人的创伤是无法抚平的。索科洛夫讲完了自己的故事,牵着孤儿走了。记者望着他们的背影,泪水涌出了眼眶。
        《一个人的遭遇》与以前的写卫国战争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呢?当年苏联作协书记处所作的报告是:“《一个人的遭遇》对我国文学有原则意义。”但什么“原则意义”呢?却语焉不详。从我们今天的观点看,《一个人的遭遇》实际上是对卫国战争题材创作路线的一次调整。调整的要点在于:把文学的历史理性维度不再看成为唯一的维度,而是加入了一个人文关怀的维度。历史理性的维度和人文关怀的维度并置,两者之间保持张力,甚至悖立,改变单一的歌颂的过分昂扬的基调,展现了战争原有的复杂的真实面貌。我一直认为,历史理性是建立在清醒理智和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历史要求,它是民族的、人类的生存的意义所在,也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就战争而言,当自己的祖国遭受敌人侵略之时,作为祖国的儿子,他们很清醒地认识到,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反对入侵者的战斗,这是至高原则,是历史理性的要求。因此描写人民参与保卫祖国的战争,讴歌他们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这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民族的、人类的要求,因此它是属于历史范畴中的理性。在肖洛霍夫笔下,索科洛夫在祖国遭到法西斯敌人入侵的时候,毅然走上战场,为保卫祖国而战,在敌人的俘虏营里他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非人的艰难、折磨、污辱、蹂躏,但他和他的战友英勇刚毅,视死如归,与敌人进行殊死战斗,作家充满热情歌颂这一点,并把这种歌颂推进到一个新的深度。就是说,《一个人的遭遇》充分地展现这一历史理性维度。问题在于战争仅仅只有这一个维度吗?按照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等许多作品的理解,似乎只有这样一个维度。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则认为战争除了上面所说的历史维度之外,还有一个维度,那就是人文主义的维度,即战争是破坏性、毁灭性的,它给人带来的是杀戮,是劫难,是蹂躏,是凄惨,是创伤,而且是永远也不能抚平的精神创伤,因此它又具有悲剧性的一面,我们需要以人文关怀来烛照它来正视它,把真相展现出来,让后来人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如果一个政治家有时对于战争中某个普通战士遭受的苦难或被敌人枪杀,可以忽略不计而着眼于战争的战略方面的话,那么作家的特性就是要敢于说出战略学家、军事专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不想说或不愿说出的话来。正如当年肖洛霍夫访问捷克斯洛伐克所说:“文学----这是良心问题,要是我们不起来大声疾呼反对杀人,下几代的人就不会原谅我们”。“知识分子首先应该对战争说‘不要’,而且要比那些说‘要’的人说在前头。”(见《文汇报》1958年4月23日)我相信,肖洛霍夫这里说的战争当然是法西斯敌人强加给我们的战争,而不是我们不得不奋起抵抗法西斯敌人的正义的战争,一旦有谁把战争强加给我们,我们就应该像索科洛夫那样勇敢地走上战场。我的理解是,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就是让上述历史理性的维度和人文关怀两个维度在作品中保持张力状态,既要歌颂苏联战士英勇地参与反法西斯敌人的战争,又要展现这场敌人强加的战争所造成的人文灾难----同胞的被害,战友的牺牲,家园的失落,亲人的离去,永远也抹不去的孤独与悲伤……这就是肖洛霍夫对卫国战争题材创作路线的调整和改造。肖洛霍夫的新的创作路线的意义是既要体现历史的要求,又要体现人民的苦难;既要高扬英雄主义,又高扬人道主义;既要考虑到祖国安全这个至高的大局;又要照顾到个人幸福这个不可少的愿望;既从社会方面理解战争,又突出了“全人类的主题”。人情、人性、人道主义成为新的元素进入作品。而作家在历史和人文中徘徊。这一创作路线的调整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这就还原了战争的真相,战争的残酷性、非人性突显出来。这不能不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精神的启迪。这就是肖洛霍夫的文学理想和精神价值。这个文学理想和精神价值的火炬,既照耀了伟大苏维埃祖国大地,也照耀到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祖国的尊严和个人幸福都在文学理想的热流的温暖中而显得更宝贵更值得珍惜。
        自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一出,文学理想被刷新之后,这一类型的成功作品在前苏联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如邦达列夫的《最后的炮轰》,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等,一直到苏联后期还涌现出大家比较熟悉的像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拉斯普金的《活着,但要记住》等等。整个卫国战争共夺走了2660万苏联人的生命,其中有近870万是军人。但是由于以《一个人的遭遇》等系列伟大作品的涌现,给全世界的人们以耳目一新的阅读感觉和空前的心灵震撼,前苏联文学无愧于他们伟大的卫国战争。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7237-374263.html

上一篇:自然的与非自然的---游孤山寨有感
下一篇: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2)期待《集结号》系列作品的出现

5 罗帆 余昕 吕新华 肖明华 罗立桂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