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唯美与涂鸦 精选

已有 4526 次阅读 2017-4-18 12:47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唯美与涂鸦

2017-4-18

上周去参加了家长会,因为孩子要期中考试了。每到这个时候,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督促一下学生和家长,这已经成为惯例了。语文老师除了就学科的听说读写等方面应该重视之外,特别强调了,语文考试的时候,孩子的字一定要书写端正,至少得个印象分,这很重要。其实,这当然很重要。就像一个人,不仅要有内涵,外表也不能太差。更重要的是,当今社会,虽说不以貌取人,但如今又有多少人不是凭借颜值而辉煌的呢?即使没有颜值也还要涂脂抹粉,甚至不惜在脸上动刀动枪、拉皮去肉的呢?

前两天又到西安出差去,和对方的工作人员闲聊时,对方同事也有个孩子在读初中,我们有了共同的话题。无意中,对方也提到了孩子写字的问题。而且提到某地中学的学生,几乎都被训练成‘书法大家’,作文的书写乃至整个考试卷面极其工整俊美,用词考究。这是学校要求一定要这样做的,就是为了让试卷看起来赏心悦目,博得阅卷老师‘字如其人’‘唯美’的第一好感,从而获得较高的印象分。

前些日子,还有一件事颇吸引人的眼球并引发广泛争议和讨论,就是衡水中学,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正式揭牌,这个来自河北省的“超级中学”,进驻浙江,拟输出师资、输出管理、输出文化。事实上,许多学生被关在教室里‘画地为牢’式的苦读。孩子们很无奈,压力来自于家长、社会和同伴。这些现象无疑让人们更加关注教育问题。

虽然,教育一直在改来改去,但高考依然是学生千军万马闯独木桥从而走向成功人生的必由之路。而且,人们发现在这个路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中国该如何开展教育?中国的教育将走向何方?中国教育将还会怎样改革和变化?我们又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等,这些老生常谈问题不时地成为人们关注和舆论的焦点。每一次,教育改革出的‘新招’都让家长、甚至老师感到无奈和手足无措。尤其是,这种唯美、唯一的要求更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教育依然是只是灌输,而没有疏导和引导。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又将如何在现代社会下追求自我和塑造自我,成为社会和时代下有个性、有思想、有作为、有创新的人?这的确是个问题。

由‘唯美’这一问题,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绘画史上两个名人的故事和传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1452-1519),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在少年时就已经展露出绘画的天赋,在他学完徒之后,他不满现状,没有留在老师身边,而是想做一些自己内心喜欢的事情,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做自己的事业。当时社会上许多王公贵族来找他作画。他不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要求来作画,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想来作画。画作完成之后,虽然那些达官贵人并不十分满意,但还是被他异想天开的画作而震撼和折服。著名的西班牙画家和雕塑家毕加索(1881-1973),在他年轻的时候,其人物等画作便惟妙惟肖,但后来,人们发现他的画作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他的许多画作竟然都是一些看似毫无章法的‘涂鸦’之作。后来,人们问他为何有如此之大的变化。他说,他在尝试,他在品味,他在用一颗孩子的心来创作。有评论说:“帕勃洛·毕加索是立体派绘画的旗手,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然而,他的意义不仅在此,他是欧洲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影响力的大师,是本世纪的艺术伟人。他的艺术影响了各种流派的产生和发展,但他自己却不局限于某一流派。他不断创新,从未满足过,终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各种艺术形式。”

这两个例子似乎与教育无关。但让我深思的是,他们受到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两位著名艺术家的教育经历是,他们学到的是一种技能,一种来自于社会实践和社会直接接触下的直接经验。或者说,他们经历了开放式的、广泛的社会接触,再加上本人异常的秉赋和远见,于是早就了他们的一生。而我们的孩子学到的是知识,一种来源于书本的思想经历,一种间接经验。或者说,我们的孩子始终在一种相对的、封闭的环境下,笼罩在我们家长和学校管理模式下成长起来,于是将造就了另外一种人生。应该说,像达芬奇和毕加索这样的人,终其一生,无论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年轻到老,他们始终能够保持一种超越常人的精神和活力在创造在工作,他们的思维是那么的活跃,他们的创造力是那么的令人惊叹。那么,我们的学校能培养出这样具有不断创新的人吗?如何在开放与封闭的社会教育环境下找到一个平衡点呢?

关于教育和艺术欣赏,我们中国古代也有一些让人回味的故事。比如,北宋王安石先生的《伤仲永》故事。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父母却以其为利!带他到处炫耀和挣点小钱。结果,青年时的仲永便早早地‘泯然众人矣’。父母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喜好结果却是伤害了孩子。另一个例子是,清朝龚自珍先生的《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谋利之徒为了获得好价钱而不惜刀斧于梅上。而今我们却以同为美。这不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吗?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的民谣摇滚歌手---鲍勃-迪伦,他因一首《风中的答案》而成名,又因此曲而获得诺奖,但同时也引来了不少争论。反思一下,同鸿篇巨制的小说相比,简短的歌曲能否算是文学呢?又能否去来匹敌大家之作的传世经典呢?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我想,这里有两个原因在发挥作用,一个是鲍勃-迪伦在歌曲中赋予了更加鲜明的世界和平主题思想和精神,以及他的歌曲给世人带来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这或许就是诺奖评委,开放的思想和更加不拘一格的精神和作风在引导着他们,使他们认识到了鲍勃-迪伦在歌曲中所赋予的人类在地球上的存在,人类的活动,人类存在的普世价值。歌词中有一种正义,有一种思考,有一种真知和力量在向世人传唱!而且历久弥坚!这难道不应该获得诺奖吗?
   
这是诺奖的变吗?的确是。我们又该如何去评判呢?

今天早晨,新闻报道说,教育部又有新规定了:小升初不允许推优了。这真的让人感觉,教育改革这么多年了,似乎还没有摸清路线,似乎还没有模式。虽然,变化是对的,不变是不对的。但应该如何有计划有步骤的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变才是硬道理!

    ‘唯美’与‘病梅’似乎是两个不相干的问题,又似乎是同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改革之路依然遥遥无期,在‘填鸭’与‘涂鸦’之间如何把握一个度,如何才能让教育更加有活力,让孩子保持他们的天性和灵性,在未来人生之路上不断有创新的思想和活力,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依然需要继续摸索和探索教育的出路,让教育如何适应社会,让教育服务于社会,同时让教育又超越社会而又不受制于社会。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是一场持久战而不是简单的游击战,教育是一场硬碰硬的阵地战而非简单的攻坚战。教育需要持久的热情和干劲,而不是忽冷忽热朝三暮四,脑袋一拍就来个点子的行为,或者左右逢源,或者见风使舵,或者朝令夕改,或者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这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本质的问题。作为教育者,在社会前进的浪潮中,似乎无力左右。但这更应该促使我们脚踏实地的为国为民,真正地全心全意的思考,为教育做实事,为孩子们带来希望,为国家带来希望。一点杂感心得记录。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8905-1049638.html

上一篇:阿婆与牧羊犬及其它
下一篇:博士生成长需要经历的几道门

20 李颖业 蒋德明 徐令予 罗帆 武夷山 朱晓刚 姚小鸥 李伟钢 刘全慧 钟炳 李学宽 李泳 陆俊茜 曾荣昌 宁利中 魏焱明 李土荣 葛素红 zjzhaokeqin qx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