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古典解析之走近《白虎通义》

已有 2594 次阅读 2020-9-23 09:55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古典解析, 白虎通义, 走进 |文章来源:转载

《白虎通义》是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班固等人根据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经学辩论的结果撰集而成。因辩论地点在白虎观而得名。《白虎通义》继承了董仲舒以后今文经学神秘的唯心主义思想。它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对宋明理学的人性论产生了一定影响。

内容简介

《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共4卷,东汉班固撰。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令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参加者有贾逵、丁鸿、杨终、班固、李育、楼望、成封、桓郁等数十人,有今文经学家,亦有古文经学家。

这场大讨论的由来,一是由于古文经学出现之后,在文字、思想、师说各方面都同今文经学派发生分歧,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自西汉武帝时占统治地位的今文经学派,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急需利用皇帝的权威制成定论,以压倒对方。二是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提出一整套“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后,用神学解释经学之风便愈刮愈烈,到西汉末年,封建神学和庸俗经学的混合物谶纬迷信盛行起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提倡,迅速弥漫于学术思想领域。

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皇帝也乐于出面,组织一场大讨论,以便使谶纬迷信和封建经典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神学经学化,经学神学化。在白虎观,博士、儒生纷纷陈述见解,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当时撰有《白虎议奏》,统名《白虎通德论》,后又命班固撰成此书。《白虎议奏》亡于隋唐时期,《通德论》亦渐废不存,独以此编传世。《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六卷,不载作者名氏;《新唐书•艺文志》亦载为六卷,始题班固之名;《崇文总目》载作十卷,凡十四篇;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作十卷,凡四十四门。今传本为元代大德年间刘世常所藏,共四十四篇,与陈氏《解题》同。但卷数却为四卷,与宋及其以前各家书目并不相同,盖历代有所分合所致。

此书为作者集两汉今文经学大成之作,主要内容为记述白虎观会议关于经学之议论,大部分为复述董仲舒的学说及基本观点,并有所发挥。关于天地万物生成,书中引图《易纬乾凿度》所说:“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阳唱阴和,男行女随也。”编造出了一套唯心主义的神学世界起源说;把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神学化,在这一神学世界观中。天地、阴阳、五行都是有意志的东西,“天之为言镇也,居高临下,为人镇也”;“地之言施也,谤也”,“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五行“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地之承天,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其位卑,卑者亲事,故自周于行。尊于天也”。很显然,天是最高神,地是它的“妻子”,五行是它们生万物的材料,整个宇宙发展过程都是由最高的神安排的。

如此,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也就具有了封建伦理的性质。天造就了人,人就事事模仿天、指出“王者父天母地”,“天覆地载”,“上法斗极”;其对朝廷的事务。大到礼与刑,小到吃饭,都作了“王者法天”、“天人合一”的神学解释:由于天人是合一的,人坤是一体的,所以天与人就互相感应。

《白虎通义》在董仲舒的基础上,对三统说作了更详尽的发挥,认为“三统”是“本于天”的,“正朔有三。伺本?天有三统,谓三微之月也。明王者当奉顺而成之,故受命各统一正也”,指出“三统”循环,变的只是形式,旧王朝灭亡了,新王朝成立了。正朔、服色、都城等可以改变,但“三纲”、“五常”的大道却不能改,肯定“王者有改道之文,无改道之质”,三统循环论实际不止是封建一统不变论。关于性命论,书中认为,人是天研生,是“天之贵物”,人体象八封。人性生于阳,人情生于阴,人的寿命分为“寿命”、“遭命”、“随命”,三命均为天定。

并提出了“三纲”、“六纪”的伦理金条,“三纲”是“署为数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为“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认为“三纲法天地人,六纪法六合”,“六纪”是从“三纲”而来,是“三纲”之纪,把封建社会的伦理关系说成合乎天意的、永恒的自然关系。

关于学习,书中亦十分强调,但其所讲的“学”,不是学习客观世界的知识,而是学“圣人之道”,它把圣人描绘成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能与天地鬼神交通的人,所以,它对“学”的阐述,实际上是“神学知识论”:同时,又把《五经》神学化,指出“《经》所以有五何?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何以要学《五经》?“人情有五性,怀五常,不能自成,是以圣人象天五常之道而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如此,圣人为天的代言人,《五经》也就成了“天书”、“圣经”。全书大量引述纬书为论断根据,把神学、经学合为一炉,在董仲舒改造孔子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附加谶纬迷信成分,把儒学改造为神学,把孔子改造为学者与教主的双重身份,把儒家著作改造为《圣经》,给孔孟传统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增加了更多的神学内容。

特点

《白虎通义》今传本的内容分四十三门,有爵、号、谥、五祀、社稷、礼乐、封公侯、京师、五行、三军、诛伐、谏诤、乡射、致仕、辟雍、灾变、耕桑、巡狩、考黜、王者不臣、蓍龟、圣人、八风、商贾、瑞贽、三正、三教、三纲六纪、情性、寿命、宗族、姓名、天地、日月、四时、衣裳、五刑、五经、嫁娶、绋冕、丧服和崩薨,基本上将东汉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在其中。此书多是思辨之言,如卷一《爵》:‘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何以知帝亦称天子也,以法天下也?《中候》曰:‘天子臣放勋。’《书•逸篇》曰:‘厥兆天子爵。’何以‘言皇’亦称天子也?以其言天覆地载俱王天下也。故《易》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于此可见《白虎通义》全书的体例均是这种一问一答式,立说之意甚是明显。  《白虎通义》另外一大特点,就是全书引用的谶纬类书籍甚多。据统计,《白虎通义》直接引用谶纬的地方至少有26处,引用的谶纬书有《孝经援神契》、《孝经钩命决》、《论语比考谶》、《尚书刑德放》等等。此与当时东汉崇尚谶纬学密切相关,前以提及,概不赘述。总《白虎通义》所要表达的思想的核心,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宇宙观的社会政治观念。所以皮锡瑞先生言其是集今文经学之大成者,其不谬矣。

贡献影响

《白虎通义》问世以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它是由皇帝亲自钦定的,内容又包罗万象,在政治、思想、伦理等各个方面,都为人们规定了行为规范。《白虎通义》用阴阳五行来普遍地具体地解释世界的一切事物,大者如“三纲五常”,小者如婚丧嫁娶、日常生活现象,都可以用阴阳五行说去说明,不管如何牵强附会,如何荒唐,说者言之凿凿,听者深信不疑,使阴阳五行成了人们认识与解释世界的万能的“金钥匙”,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定式,这对学术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桎梏。

《白虎通义》融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与谶纬迷信于一体,企图统一经学,建立神学经学,并将其奉为永恒的真理,要人们世代相沿,习之、诵之,不许怀疑和批判,这只是统治者一厢情愿的梦想,历史发展的事实告诉,经学一旦发展为神学,它的生命力也就接近枯竭了,这是《白虎通义》给的启示。从这个意义讲,《白虎通义》宣告了经学的衰落,是经学走向没落与衰败的标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十八 子部二十八 杂家类二

《白虎通义》•四卷(通行本) 汉班固撰。《隋书•经籍志》载《白虎通》六卷,不著撰人。《唐书•艺文 志》载《白虎通义》六卷,始题班固之名。《崇文总目》载《白虎通德论》十卷, 凡十四篇。陈振孙《书录解题》亦作千卷,云凡四十四门。今本为元大德中刘世常所藏,凡四十四篇,与陈氏所言相符。知《崇文总目》所云十四篇者,乃传写 脱一四字耳。然仅分四卷,视诸志所载又不同。朱翌《猗觉寮杂记》称,《荀子 注》引《白虎通》天子之马六句,今本无之。然则辗转传写,或亦有所脱佚,翌 因是而指其伪撰,则非笃论也。据《后汉书》固本传,称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 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而《杨终传》称,终言宣帝,博徵群儒,论 定五经於石渠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 石渠故事,永为世则,於是诏诸儒於白虎观论考同异焉。会终坐事系狱,博士赵 博,校书郎班固、贾逵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即日贳出。 《丁鸿传》称,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楼望、成封、桓郁、贾逵等论定五经 同异於北宫白虎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主承制问难。侍中淳于恭奏上,帝亲称制 临决。时张酺、召驯、李育皆得与於白虎观,盖诸儒可考者十有馀人。其议奏统 名《白虎通德论》,犹不名通义。《后汉书•儒林传》序言,建初中,大会诸儒 於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 通义。唐章怀太子贤注,云即《白虎通义》。是足证固撰集后乃名其书曰《通义》、 《唐志》所载,盖其本名。《崇文总目》称《白虎通德论》,失其实矣。《隋志》 删去义字,盖流俗省略,有此一名。故唐刘知几《史通》序引《白虎通》、《风 俗通》为说,实则递相祖袭,忘其本始者也。书中徵引,六经传记而外涉及纬识, 乃东汉习尚使然。又有王度记、三正记、别名记、亲属记,则礼之逸篇。方汉时 崇尚经学,咸兢兢守其师承,古义旧闻,多存乎是,洵治经者所宜从事也。国朝 任启运尝举正其阙,作《白虎通擿讹》,见所自为制艺序中。今其书不传,所纠 之当否,不可考矣。

[注]

1. 《隋书》为隋唐魏徵、长孙无忌等奉救修撰,属纪传体史书,共四卷。《经籍志》为十志中的一志,李延寿等编,魏微删定。       

《隋书•经籍志》系据《隋大业正御书目》和梁阮孝绪《七录》增删而成。所收图书按经、史、子、集分为四部四十类。共著录存书三千一百二十七部,计三万六千七百零八卷;佚书一千零六十四部,计一万二千七百五十九卷。后附佛、道两录。全书有总序、大序、小序四十八篇。总序一篇,置于卷首;四部之后有大序四篇,四十类各有小序一篇。另外,佛、道两类各有一序,未有后序一篇。作者在这些序中,简要说明学术的源流和演变、典籍的聚散状况,以及类目设置的缘由等。在各书之下,则著录书名及卷数,又以扼要的注释,介绍著者简况,间或注明书的内容真伪以及存亡残缺情况。特别是对图书存佚时代的注释,如“梁有”、“宋有”等,很好地反映了六朝时期图书的变化情况,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存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 此处唐书指《新唐书》。《旧唐书》,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百卷。内帝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撰。记载了唐朝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哀帝天佑四年(907)共二百九十年的历史。在北宋编撰的《新唐书》问世以后,《唐书》始有新旧之分。《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

3. 《崇文总目》是11世纪30年代北宋朝廷藏书的总目录。是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官修目录。反映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的昭文、史馆、集贤三馆(三馆新修书院称崇文院)及别贮禁中书籍的秘阁 4处的藏书。由王尧臣、王洙、欧阳修等奉宋仁宗赵祯之命编制,景祐元年始至庆历元年(1034~1041)完成。共66卷,另有叙录1卷,有类序、解题(释),收书3445部、30669卷。第 1 次立“道书类”、“释书类”于子部之中。南宋起流行无序释的一卷本,至清代据《永乐大典》、 天一阁藏本和欧阳修集等辑成 12卷,收入《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之首。嘉庆中钱侗等又成《辑释》本5卷,侗又别为《补遗》1卷,《附录》1卷。

4. 陈振孙(?—约1261),原名瑗,字伯玉,号直斋,安吉梅溪(今属浙江)人。陈振孙性喜藏书,为南宋大藏书家、目录学家。周密在《齐东野语》卷12中说:“近年惟直斋陈氏书最多,盖尝仕于莆,传录夹漈郑氏、方氏、林氏、吴氏旧书至五万一千一百八十余卷,且仿《读书志》作解题,极其精详。”

5. 《书录解题》即《直斋书录解题》,南宋陈振孙撰,汉族古代一部重要的私人藏书目录。陈振孙平生好藏书,累积藏书5万余卷,他将对典籍整理研究的心得,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形式,历20年撰成私家藏书目录《直斋书录解题》56卷,今本二十二卷。该书收录丰富,体例较完备,记载较全面,为后世所重视,在考证古籍存佚、辨识古籍真伪和校勘古籍异同等方面均起过重要作用。

6.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  朱翌像 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遍。事迹散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翼》有传。有《猗觉寮杂记》二卷。又《潜山集》四十四卷,周必大为作序。《彊村丛书》辑有《潜山诗馀》一卷。《宋史艺文志》猗觉寮杂记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7. 《猗觉寮杂记》为南宋 朱翌(1097-1167)著。《猗觉寮杂记》六卷,四百三十五条。《四库全书》收于子部杂家类,以前三卷为上卷,后三卷为下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是书“上卷皆诗话,止于考证典据,而不评文字之工拙;下卷杂论文章,兼及史事。”又评曰:其书虽有牵强穿凿之处,“然其引据精凿者,不可殚数。在宋人说部中不失为《 容斋随笔》之亚。”

8. 《后汉书》是由南朝宋 范晔所撰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所记史事,起于刘秀起兵,终于汉献帝禅位,囊括了东汉一朝195年的历史。《后汉书》撷取众家之长,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东汉一朝的兴亡大势,作为“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9. 刘知几,唐代史学家。永隆年间(680年)以弱冠举进士,历任着作佐郎、中书舍人、着作郎,又撰起居注,兼修国史二十馀年。景龙二年(708年)辞去史职,从事私人修史工作。开元九年,六十岁时因营救长子犯罪流配一事而被唐玄宗贬为安州都督府别驾,不久去世。有《史通》传世,对中国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评,是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着。

10.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的《体统》、《纰缪》、《弛张》三篇在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前已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而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

11. 任启运(1670—1744)清代学者。字翼圣,世称钓台先生,江苏宜兴人。少贫,借书就月  任启运立像 读,深夜不辍。事亲孝。年五十四,始举于乡。雍正十一年(1733),皇帝问从臣,有谁精通性理之学的尚书张照报上了任启运的名字。雍正特诏启运进行廷试,出题《太极似何物》。启运将答案呈进御览,得旨嘉奖。会成进士,在胪唱前一日特别引见,授翰林院检讨,在阿哥书房行走。高宗即位,仍命启运上书房行走,署日讲起居注官,不久擢中允,晋侍读学士。乾隆四年(1739)擢侍讲学士。乾隆七年(1742),擢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八年,充《三礼》编纂馆副总裁官,不久升宗人府府丞。乾隆九年(1744),卒于赐第。

附人物: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后进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由于章帝喜好儒术文学,赏识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宫廷侍读。在父亲的影响下研究史学。居丧在家时,着手整理父亲的《史记后传》,并开始撰写《汉书》。东汉明帝水平年间,有人告其私改作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奔走上书,其书稿才得以送到京师。明帝阅后,很赏识班固的才学,召为兰台令史。后又迁为郎,典校秘书。至汉章帝建初七年成《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班固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幽通赋》等。

贾逵(30年-101年),字景伯,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人,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乃贾谊九世孙。其弱冠能诵《左传》、《五经》之说,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诸儒称之:“问事不休贾长头。”。汉明帝时任为郎。汉和帝时任左中郎将,迁侍中,领骑都尉。他倡导用黄道坐标测量日月行度,并对月行迟疾规律有深刻认识,主张历法必须不断改进,提出冬至点移动。

丁鸿(?-92)东汉学者,名儒,大臣。字孝公。颍川定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人。以荫袭封阳陵侯,大办学堂,受明帝赏识,召拜侍中兼射声校尉。章帝召各名儒在北宫白虎观论五经,鸿论述最精,世称“殿中无双”,擢为校书。官至司徒、太尉兼卫尉。丁鸿曾经太常担任这一职务。窦太后临朝,其兄弟擅权,鸿亲收宪将军印绶,逼窦氏兄弟自杀。

杨终,东汉蜀郡成都(今四川)人,字子山。曾入京师受业,习《春秋》。明帝时,征诣兰台,拜校书郎。章帝初,奏请宽刑罚,罢西域。建成初四年(79),以经学多分歧,建成议效法宣帝在石渠阁论定《五经》事,为章帝采纳。旋在折虎参预论考勤《五经》同异。后受诏删《太史公书》。和帝时,征拜郎中。著有《春秋外传》。

楼望(20--100年),字次子,东汉陈留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东汉经学家。自幼嗜学,操节清白,有称乡闾。后仕郡功曹。永平(58-75)初,为侍中、越骑校尉,入讲省内。十六年(73),升任大司农。十八年(75),任太常。后为左中郎将,卒于官。望为学刻苦,主攻《春秋》孔子作《春秋》之后,“春秋学”逐渐形成《公羊春秋》、《谷梁春秋》、《左氏春秋》三家,西汉后期《公羊春秋》学又分为《公羊春秋》“严氏学”和“颜氏学”二家,东汉时皆列于学官,立有博士。

桓郁(?~93),字仲恩。东汉沛郡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桓荣子。敦厚笃学,传父业,以《尚书》教授门徒。明帝时,任侍中。永平十五年(72),入授皇太子,迁越骑校尉。章帝建初二年(77),迁屯骑都尉。和帝即位,迁长乐少府,复入侍讲经。后转侍中奉车都尉,拜太常职。子桓焉,官至太尉。

成封,东汉人,其人不详,史书中未有其余详细记载。。

李育,生卒不详。东汉著名今文经大师,其学宗主今文,旁览古文。

地点:白虎观,汉代宫观名。 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会学者于此,讲五经同异,成《白虎通德论》书。在未央宫中。《后汉书•章帝纪》:“(建初四年十一月壬戌)於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 ,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 清曹寅《哭东山修撰》诗:“辉煌白虎观,灭没青藜枝。”清昭梿《啸亭续录•石经》:“汉灵帝时,立‘五经’石碑於白虎观,蔡邕等为之校刊。”

出版情况:《白虎通义》传本较多,主要有《四库全书》本,清卢文绍抱经堂校刻本,《四部丛刊》本等。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收录(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上下册)点校本。

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相对。古文经,指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诸王等先后献给朝廷,藏于秘府。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251735.html

上一篇:[转载]吕世宏:卜子夏“西河设教”辩
下一篇:[转载]董仲舒的学问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