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纵笔点评中外事,放言议论古今情——读《差异·困惑和选择》

已有 1574 次阅读 2021-11-21 17:36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常存库. 纵笔点评中外事,放言议论古今情——读《差异·困惑和选择》. 医学与哲学,1991,(8):53-54

由何裕民主编,国内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写作的《差异·困惑和选择——中西医学比较研究》一书问世了,这实为我国理论医学、比较医学和医学哲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这部著作凝聚了这批学者的心血和智慧,标明了这一代人的愿望、志趣和抱负,当然,在许多方面也显示了这一代人的思想深度和认识水平。 这部著作无论能否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赏,其具体观点无论是否能获得一致的同意和接受,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是它给学术界带来了一股清新气息,读后使人感到情绪振奋,这是值得予以肯定的。它对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繁荣, 必将产生应有的形响,在中西医比较研究的历史上,它应该是一个里程的一个标记。

一、

自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就一直困扰着中国医学界的思想。百余年来,人们就一直思索着中西医的关系,其间,对中西医曾有过各种认识、评价和取舍意向。但是,由于缺乏平和冷静的思考,往往是价值判断重于事实分析,情感发泄多于理性思维,以至学术论争常常变成互相攻讦。更因为中西 医的体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与政治斗争的纠缠,使学术讨论成了禁区,在相当时期内,人们讳言中西医的长短,谈论中西医有如谈虎。这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在中西医之间造成了情感上的伤害,阻滞了中西医比较研究的进程。由此,尽管中西医学在我国存在了百余年,尽管中西医的关系是近现代医学史的主流与核心内容,但是时至今日,中西医比较的系统研究成果却少得可怜,寥若晨星。举凡医学史论著,在谈及中西医关系时,皆止于简单描述,这应该引起学术界的深思。正因为中西医比较研究成果稀少,这部著作才更显示了它的意义和价值。

本来,在我国并存两套医学体系,是十分深刻而又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其间蕴涵着无数值得研究的问题。何以面对同一客观对象,中西医却形成了两种认识形式系统?科学是国际性的还是民族性的?医学是否从属于科学技术范畴?中医学的民族特点是怎样形成的?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中医学的民族性?是应该继承发扬还是应该克服扬弃?坚持和发扬中医学的民族特色是否有助于和有利于其科学内容的整理和提高?当前流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这一断语是否适合于医学科学?西方医学是否也带有西方民族待色和地域特征?如果说有,那么这些特色和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能得到世界的普遍认同?如果说没有, 那又是为什么?如此之类问题,几乎无穷无尽,而且都应该在理论上给出回答。 可是,对这些问题,我们又研究了多少?对哪一个问题能做出有理有据的说明?本书的作者们,敢于触动近现代医学上的禁果,并对其进行解剖分析,这种精神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大力发扬提倡和支持的。

这部著作,洋洋五十万言,但读来并不令人生倦,且使人顿生淋漓痛快之感。 因笔者也曾对此留意多年,间有一二议论,所以读本书时,不时激起强烈的共鸣。 我想,只要是关心中西医关系的学者,不论持何认识,读到本书时,都不会不受震动,都不会不产生深层的思想反应。由此,可以说明本书所具有的沉重份量了。我热切希望学术界能对这部著作给以应有的关注,对书中所涉问题展开持久的讨论,使研究不断深人下去。这对弄清中西医的差异,揭示其中的本质联系,找出中西医差异所由产生的根源和中西医汇通结合的立足点和突破口,都是极为重要的。中西医汇通结合,从汇通派产生算起,至今已逾百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 也已经几十年了。实践方面的探索,已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虽不能说没有取得成绩,但是距所期目标,不尽人意之处是每个人都能切身感觉到的。其中,缺少必要和必须的理论上的比较研究,以至实践缺少预测和指导,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抱憾的事。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意思的一段话:“理论在一个民族实现的程度,取决于这个民族对理论需要的程度。轻视理论上的研究和探索,必然会给实践带来不可避免的模糊和盲目。

在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时时感到了本书作者的学术勇气。因为书中对许多以往忌言的问题,都毫不隐讳地直面正视,大胆评说。议论之中,既没囿于狭隘的 民族性感,曲为奉迎某些陈习陋见,也没有肤浅的妄自菲薄,故作革故鼎新的极端之举。在冷静平和的讨论中,不时使人感到既对中医事业充满历史责任感,又对中医的未来满怀忧患。总之,作者们的研究态度是认真的,研究精神是负责的, 表达的思想是深沉的。既没有回避价值判断,也未局限于价值判断,而是深入到中西医的深层结构,把价值判断建立在本体分析基础之上。尽管书中某些论点未必成熟,未必会没有争议,但是它摆脱了书斋学究的酸腐,令人谈来虎虎有生气。

勇于开拓,积极向上,认真负责是本书表现出来的基本精神。

二、

时代差异和地域差异这一时空十字架,一直是中西文化比较的难题。中西医正是中西文化的缩影。因此,比较中西医学,不可回避地要处理这一十字架关系。毋庸讳言,就现存的中西医学两种学术体系言,其具体差异十分明显,且表现在各方面和各层次。这些具体差异既有纵向的时代因素,也有横向的地域因素。但是,究竟哪一种差异更重要和更本质,时代差异和地域差异又是一个什么关联,等等,则都是不可以简单结论的。要说明中西医的种种差异,需要进行具体的、深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比较分析,否则就难免失于片面和武断。以往,曾出现过种种偏见,如或认为中医为封建医,落后不科学,是过时的旧物,应该草除, 或认为中西异俗,西医不合国情,或认为西医为科学医,中医为哲学医。如此之类,不仅充满了情感支配下的狭隘成见,而且也显得过于肤钱幼稚。这里,虚无和保守的认识,正是以缺乏中西医时空二维分析为根由的。可见,要比较成功地对中西医进行比较研究,必须对时代差异和地域差异给以全面的考察。

本书的作者们,没有把目光停留在中西医丰富多彩的表面差异之上,而把学术触角深入到了中西医的无形软体之中,对中西医何以建构了不同的形式体系的程式设计机制和过程进行阐述分析。其时空跨度之广大,涉及问题之复杂,都是近代以来,凡研究中西医关系的论著所不及的。在时间坐标轴上,本书从太古的医疗经验发生,直到现代的最新医学成就,皆收入视野之内,在空间坐标轴上,从中国到西方,从阿拉伯到日本,都是笔触所及的议题,从分析论述的 内容而言,价值观的比较,认识论的分析,方法论的阐述,符号学、人类学、科学哲学、文化哲学等诸多学科都介入了本书的议题。这里,大到医学体系形成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小到具体的治疗手段、方法、方、药,可谓无所不容,无所不备了。但是,广大而不流于空疏,细小而不陷于繁琐。整体比较为个案分析示范原则,具体论述表现整体的基本精神,所 翔读来使人感觉内容充实,血肉丰满。在阅读本书时,我仿佛置身于作者之间,倾听识见高远的宏肆议论,感受到了作者们横溢的才气和渊博的学问修养,字里行间既透露了深沉的思索,又表现了恢宏的气势,学术感染力是自不待言的。作者们在分析论述某个具体问题时,多渗透着多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这说明他们具备了突出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善于驾驭跨学科的研究课题。清代大学问家戴东原曾对治学深有体会地说过学有三难,谓淹博难、识断难和精审难。本书作者在本书中确实表现出了淹博、识断和精审的水平,在专博结合方而确实达到了相当程度。

在对待中西医的时代差异和地城差异十字架的关系上,不论本书处理的成功与否,都是一个可贵的尝识。因为在书中举凡地域因素和时代因素,都给出了阐述和解说。古人云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均堪不朽,这里,无论是成功的经验抑或是失败的教训,对历史而言都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在中西医比较研究方面,本书已做出了一个极富光彩的开端,我相信由此必将引出一个繁花灿烂和无限辉煌的未来。

读完本书,因感触深切,所以笔者不避才疏资浅和人微言轻,愿向学界推荐此书。不论是否能与本书观点一致,但是只要读完,相信必有启发。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13360.html

上一篇:[转载]张伯礼:引领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转载]中医转型时期与比较医学——读《差异·困惑与选择》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