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中国水稻的科学接力(2)

已有 2095 次阅读 2022-11-22 20:08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赵连芳:水稻遗传育种学家

1.jpg

赵连芳(1894-1968),字兰屏,河南罗山县人,水稻遗传育种学家,是中国现代农业科学先驱者之一。

189442日,赵连芳出生于河南省罗山县张跃区赵家岗。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旋赴美国继续学习。

1923年获美国依俄华农工学院学士,后转威斯康星大学专攻作物遗传育种,获硕士(1924)学位。1927年6月完成《水稻连锁遗传研究》,获博士学位。此后转入康奈尔大学继续研究当时正在兴起的细胞染色体与性状遗传的关系,借机访问各州立大学农学院、农业试验场和推广部门,以期对美国农业科技教育有更全面的了解。

1928年3月,结束在美国的学习,取道欧洲回国,顺访英、法、比、荷、丹麦、瑞典和德国,以了解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1928~1935年先后在金陵大学河南大学中央大学的农学院任教授、系主任。1935~1949年曾任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处长、全国稻麦改进所技正兼稻作组主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稻作系主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所长。

抗战胜利后,接管台湾农业机构,清除殖民地农业弊端,奠定了台湾农业的发展基础。晚年,作为水稻专家受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进行援外活动,为伊拉克、多米尼加等发展中国家改进水稻生产,作出卓越贡献。

赵连芳早在1921年,发表了“中国的御稻”一文。在美国学习期间,著有“水稻连锁遗传的研究”、“水稻糯性因子对门德尔遗传律之影响”及“水稻的细胞学研究”等论文,是世界上较早研究水稻遗传的学者之一。回国任教和从事科研工作期间,发表过“水稻育种之理论与实施”“稻作品种鉴定的理论与实施”等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育成了中大帽子头和中大258等水稻优良品种,指导江西、湖南稻作人员分别育成南特号、胜利籼,并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开创我国改良稻种大规模推广工作。在全国稻麦改进所等单位任职期间,他先后收集了10多个野生稻种,3000多个品种,丰富了中国水稻品种资源;他还通过大规模稻种比较实验,确定了良种的适应范围,对中国稻作区域的划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首创了稻作检定工作。赴台湾后发表论文25篇,并著有《现代农业》一书。

周拾禄:中国著名稻作学家

2.png

周拾禄(1897—1979),浙江省义乌县人,稻作学家。

1897年8月15日,周拾禄生于浙江省义乌县佛堂镇舟墟村。15岁时考入公费杭州初级师范,后考入公费的南京高等师范(后改为东南大学)学农科,1921年东大毕业,到该校大胜关农业试验场从事水稻试验研究。

1925年,根据周拾禄《中国稻作之改进》,东大农科育成的“改良江宁洋釉”与“改良东莞白”两品种正式推广。1930年起,育成“帽子头”试行推广,至1935年止,6年之间共计推广32,051斤合5000余亩,试验结果优良。

1931年,时值日本经济崛起,尤以水稻发展迅猛,单产为世界之冠,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1933年毕业回国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1936年,全国稻麦改进所成立,他被任命为技正,主持水稻改良工作。

1935年前后7年间对水稻实施鉴定,为中国水稻品种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著名的中籼品种“帽子头”、“中农4号”就是通过地方品种鉴定选育出来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实业部批准周拾禄的建议,成立全国稻米检验监理处,任命赵连芳为处长,周拾禄为副处长,该处下设湘米、赣米、皖米三省稻米检验所,为湘米销粤、抵制洋米进口作出了贡献,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发表《粮食加工与贮藏》、《粮食仓库》和《稻米品质检验》三篇文章,为解决好全国粮食问题而大声疾呼。

水稻品种鉴定是周拾禄将以前日本在台湾进行水稻品种整理的办法移植到国内并加以补充、完善后提出来的。它是针对水稻品种优劣混杂,采用最快的办法选优去劣,提高水稻生产的一项措施。他对中国水稻品种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项工作的要点见周拾禄在《正大农学丛刊》第一卷第二期发表的《水稻品种检定之目的与方法》一文。

栽培稻的两个亚种:籼稻和粳稻,其起源假说内外学者其说不一。丁颖说由野生稻演化为籼稻,再由籼稻演化为粳稻。国外不少学者同意这种看法,但周拾禄对此则另有说法。他从植物学、考古学、史学和地学等方面经过研究考证,对粳稻的起源得出如下结论:粳稻起源于中国;中国的江淮平原即巢湖流域到太湖流域的淮河、长江下游地区的稆稻、浮稻是原始类型的粳稻。它具长芒、褐壳或黑壳、容易落粒、米质不佳等特点,后经驯化成为栽培粳稻。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麓的稆稻在50-60年代还是稻田自生自灭的杂草,普通存在于稻田之中,最后因精耕细作而基本灭迹。粳稻种植始于江淮平原,逐渐扩大至全国。这一论点引起水稻研究人士的注意。如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仍在研究之中。

解放后,在周拾禄担任农林厅厅长期间,江苏省积极推行耕作制度改革,包括徐淮地区的旱地改水田,里下河地区的“沤田改旱田”,太湖地区的单季稻改双季稻,并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籼稻改粳稻”。这些重大改革都是先由华东农科所与各地区农科所派出工作组,深入改制地区,边调查,边试验,边总结,逐步付诸实施的。据统计,全省“旱改水”面积1000万亩,“沤改旱”800万亩,“单改双”1200万亩,“籼改粳”在全省粳稻面积最大时达80%。这些改革促使全省农业生产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陈永康:水稻栽培专家

3.jpg

陈永康(1907-1985),上海市松江县人,水稻栽培专家,全国劳动模范。

1907年,陈永康出生于江苏松江。他13岁即下田干活,1940年代摸索出“一穗传”水稻选种方法,创亩产500公斤纪录。

1951年,首创全国单季晚稻亩产达716.5公斤,被评为华东和全国水稻丰产模范,并推广他的水稻丰产经验。

1952年3月,获中央人民政府授予“农业爱国丰产模范”的奖状;中央文化部电影局和上海科技制片厂还实地拍摄他的丰产经验。

1956年,“老来青”晚粳稻良种标本120箱被送往苏联、印度、缅甸、日本等15个国家展览。陈永康在实践中总结出落谷稀匀、合式秧田、适时搁田、干湿水浆管理等一整套综合栽培技术。

1958年10月,陈永康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同年11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丰产科学技术交流会上,又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1960年代初,陈永康与江苏省内外的作物栽培、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和植物保护等学科的专家一起,从理论上探明了水稻叶色黑黄变化的生理基础及其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稻高产理论”。

1964年,在亚、非、拉美和大洋洲44个国家参加的北京国际科学讨论会上,他与同仁联合发表了《晚粳稻高产的看苗诊断和栽培措施研究》学术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1960年代,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太湖地区建立基地和样板,以点带面,层层推广,陈永康水稻高产技术应用面积达700万公顷,创造的经济价值达数十亿元。陈永康对提高大面积水稻生产的精耕细作水平和实现高产稳产起了重大作用,对中国栽培技术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楷模,是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典范。

1970年代后期,致力于研究双季稻、三熟制和杂交水稻的高产规律以及栽培技术,在试验田里创出麦稻三熟亩产1526.5斤的成绩。1978年4月,为由江苏省农科院牵头撰写的《陈永康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翌年,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

陈永康的关于水稻丰产经验,对形成与发展中国特色水稻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原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1950年代就对其进行了初步总结,提出了几项可供普遍推广的技术。包括“一穗传”选育良种“老来青”“落谷稀”培育壮秧,小株密植,以及按照“小暑发棵(分蘖)”“大暑粗(壮株)”“立秋长穗”的生育规律,分期合理施用肥料和“浅水勤灌、分次适时搁田”的灌溉技术。这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首先明确了穗数、粒数的形成和农时季节的关系,并首次把肥水技术和水稻生育进程联系进来,初步阐明了肥水技术的增产作用原理。该技术对指导大面积增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1958年,在“大跃进 ”农作物创高产“放卫星”运动中,出现了高密高肥田严重倒伏的普遍情况,引起密肥与群体结构的学术大讨论。陈永康在全国水稻会议上提出了“三黄三黑”的水稻高产栽培理论,再次阐明水稻高产有其形态生理规律,通过群体叶色有节奏的先后 3次“黑”“黄”变化,分别促进“发棵”“长粗”和“长穗”,同时又分别控制无效分蘖和基部节间的伸长,促进营养向穗、籽粒转移(即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移),以达到足穗、大穗、抗倒、粒饱而高产的目的。所以栽培技术,特别是肥水调控都应该围绕“黑黄”变化规律而合理应用。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开创性的理论观点,既深刻揭示了高产规律,又提出了栽培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在当时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丁颖院长支持和领导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组织了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专家,对陈永康“三黄三黑”水稻高产栽培理论开展了多学科、综合性的系统研究:①系统观测苗、株、穗、粒的生长过程和群体叶面积、干物质积累的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形态和适宜的数量指标;②群体叶色“黑”“黄”出现的生育时期、叶龄,生理本质,对各部器官生长、群体结构、产量构成因素的作用,对光能利用和抗性的影响,以及群体叶色“黑”“黄”的诊断方法;③栽培技术配套应用的分析与研究,特别是肥、水调控技术对群体叶色“黑黄”变化、对各部器官生长和群体结构产生的效应,从理论上明确措施的作用原理,为看苗(包括田间环境)、合理运用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 3年多的综合研究,使陈永康“三黄三黑”高产(稳定千斤以上)栽培技术在理论上得到系统的总结提高,形成了一个崭新的 “水稻-环境-调控”三位一体的水稻单季晚粳高产栽培理论体系。1963年于北京举行的世界科学讨论会上,陈永康的“三黄三黑”水稻高产栽培理论报告,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从那时起,总结陈永康经验的上述 3个研究部分,便成为作物高产栽培研究基本的科学方法。

他在实践的基础上选育出水稻良种老来青,建立了水稻叶色“三黑三黄”看苗诊断技术和一套综合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自50年代起,在江苏以及长江中、下游各主要稻区建立基地和“样板田”,以点带面,层层推广他的先进技术,对提高水稻大面积生产的精耕细作水平和实现高产稳产,起了重大作用,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的水稻学术讨论会,先后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著作和论文,其中《陈永康水稻高产栽培经验》一书留传较广。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64866.html

上一篇:中国水稻的科学接力(1)
下一篇:星言星语与星月(226):衣原体之父

3 史晓雷 范振英 彭振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8: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