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宁夏五日(7):青铜峡

已有 1135 次阅读 2023-6-7 19:06 |个人分类:人在旅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中午,小鱼师傅带我们到沙坡头附近的一家农家乐吃黄河鲤鱼。路上,老同学提起他们在山西壶口吃的红烧黄河鲤鱼:“那是正宗的黄河鲤鱼,金鳞赤尾、体型梭长,形态优美,吃起来肉质细嫩鲜美、气味清香,与其他水域的鲤鱼明显不同。”

在我们的理解中,鲤鱼鱼腥味重,鱼刺多,口感一点也不好。还有的人说它是发物,让人避之而唯恐不及。那么,为什么黄河鲤名气大,价格贵,并且还让人对它“垂涎不已”,真的是“同鲤不同命”吗?小鱼师傅接着说:首先是历史文化的原因,《诗经》中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的记载,而其中“河”就是指黄河;其次是它们的生长环境,黄河的河床宽而浅,水中富含了多种水生生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类;再就是当地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鲤鱼有着更长的生长期;最后是黄河鲤鱼品种,好些其他品质的鲤鱼在这里难以生存。不过最近几十年,黄河里杂交的鲤鱼也不少,会引起其质量的下降。但我们中午吃的,味道还真是不错。

接着,我们赶往青铜峡水电站。它位于黄河上游、峡谷出口处,是一座以灌溉与发电为主,兼有防洪、防凌和工业用水等效益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除发电外,枢纽的灌溉渠首分设左、右两岸。左岸河西渠首引入河西总干渠,即清代开建的唐徕渠;右岸河东渠首引入河东总干渠,即有名的秦渠和汉渠。这是与都江堰齐名的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因此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美中卫”之说。

我们参观了宁夏水利博物馆(2011年9月建成),它采用秦汉时期的高台式建筑风格,馆顶为青铜扭面顶,周围衬托景观水系和微缩黄河地面景观,与北面的九渠广场、青铜古镇遥相呼应,形象揭示了宁夏水利的秦风汉韵。外墙运用线刻艺术,以浪花和祥云贯穿,行云流水般勾勒了秦汉移民屯垦开渠、太宗大会百王、西夏王朝雄风、塞上水利新貌等线雕,全面展示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水利开发建设史。

随后,我们去了一百零八塔,它是始建于西夏时期的喇嘛式实心塔群,是中国现存最大且排列最整齐的喇嘛塔群之一。塔群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分十二阶梯式平台,由下而上逐层增高,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总计一百零八座,因塔数而得名。

一百零八塔始建于西夏,是世上稀有的大型塔阵,以其独特的建筑格局、神秘的西夏历史和深远的佛教文化闻名遐迩。在朝和清朝的文献中,都可以找到明确的记载。顺治五年(1648年)时,该地对塔群进行过一次大的维修。中华民国时期有过专门的维护,塔林下原建有2座小喇嘛塔,2塔皆由塔基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此外塔下还有一座古寺遗址。

1958年,修建青铜峡水库时,考虑构筑拦河坝将淹没塔区下河滩地,塔林下的古寺遗址和2座塔全部被拆除,并准备将108座喇嘛塔全部迁移,但在已经被拆除的2座塔当中发掘出了带有西夏文的千佛图帛画和佛经残页,整体迁移计划才就此作罢。

1963年,国家修建青铜峡水电厂时,考虑构筑拦河坝将淹没塔区下河滩地,便拆除原有的一座古寺遗址和二座覆钵式砖塔。

一百零八塔在清理维修过程中,于001、009、017、041、085、101号等塔内发现泥塑彩绘造像、砖雕佛像等文物。这些在“百度”上都有明确的记载,此处不一一列举。

在一百零八塔北侧小冲沟的北坡上,发现一砖塔残基,高近30厘米,八角形。经清理,塔基内出土西夏文残经书1卷,塔模10余件。经书残长23厘米,白绵纸,已朽蚀粘连在一起。表面一页版面竖印西夏文字。印一横排坐佛。佛结物趺坐于莲瓣座上,禅定印,有圆形头光、背光。版血下方亦小佛像。

值得一提的是发现彩绘绢质佛画两幅,各自成卷,夹于麦草之间。两幅画画面均严重污染,且多处破损。两幅作品是藏密风格的卷轴画《千佛图》,两幅作品的布局、尺寸及装裱方法完全相同。有一幅画面较为清晰,另一幅画面漫漶不清。画面中部的主尊为大日如来佛及两尊菩萨。一幅画背面右下角墨书几行西夏文字,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土最早的西夏文字。因自治区无修复保管条件,画卷送往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并长期寄存在故宫博物院库内。

古塔始建时的彩绘土坯塔大都坍残,有些还有残身和塔座,有些仅剩塔座,塔刹宝顶全已坍毁无存。这些包砌在砖塔之中的早期土坯残塔大部分外露出三层白灰泥皮,白灰泥皮上有用朱砂彩绘的莲瓣花纹图案残迹,有些残塔身上还有墨书梵文,其形制、色调、纹饰与河西地区西夏至蒙元时期土塔遗存十分相似,也与后来1999年整修拜寺口双塔塔院时,在西塔后面山坡上发现的彩绘土塔群如出一辙。这些复钵式塔群在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额济纳旗等地到处可见,是藏传佛教普及传播的主要建筑形式。

在塔群北侧的山水沟北坡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砖塔。这座塔上部坍塌,仅存了30厘米高的基座,平面为八角形。经过清理,在塔基内发掘出陶钵一件、泥塔模十多件、西夏文经书残卷。经书已朽烂粘连,经过清理,可见有两种纸色。一种纸色泛白,保存页数较多,已腐烂粘连成为一叠。此书页有上下边线,在一部分书页的上下边线内,各印一横排坐佛,在上下佛像之间,印有西夏文字,每字2厘米见方,每竖行有五个字。另一种纸色泛黄,仅存一张残页。残页上印有西夏文字及一位贵妇及众侍从的图像,此位贵妇发髻高盘,头戴花钩,容颜秀丽,她身着交领长裙,双手在胸前合十,有圆形头光,贵妇身后侍立三人,其右侧侍从头戴幞头,面相方颐,年龄较大,身着圆领衫,双手握一长把器物,另外两位侍从仅存头部,塔基下面曾出土有西夏文题记的帛书。

在108塔的北侧的山坡上,还有一处高30厘米的八角形喇嘛砖塔基,具体建造时间不详(现已重新修复)。

由于老同学夫妇早年锻炼过度,膝盖和腰部有些损伤,我们只好代他们上到塔顶,留下了珍贵的照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返回银川的路上,我们在黄河楼拍了几张照片

61

62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90926.html

上一篇:宁夏五日(6):沙坡头
下一篇:宁夏五日(8):水洞沟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