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重阳节 老年节

已有 1684 次阅读 2021-10-14 06:29 |个人分类:长寿秘诀|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1-5]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4-8]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9-10]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1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7%8D%E9%98%B3%E8%8A%82/128301?fromtitle=%E9%87%8D%E9%98%B3&fromid=13868866&fr=aladdin


   重阳节快乐!

      许培扬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九九相重故曰重阳

日月逢九故称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

九九重阳吉祥日子

古时民间重阳节日

登高祈福拜神祭祖

饮宴祈寿习俗传承

至今添加敬老内涵

登高赏秋感恩敬老

当今重阳节日活动

重阳源自天象崇拜

始于上古普及西汉

鼎盛唐代史料考证

上古时代季秋举行

丰收祭天祭祖活动

九月农作丰收之时

祭天祭祖以谢天帝

祖先恩德重阳祭祀

唐代传统节日习俗

揉合定型重要时期

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重阳历史发展演变

杂糅多种民俗一体

承载丰富文化内涵

民俗观念九数最大

长久长寿含意寄托

老人健康长寿祝福



image.png



著名诗词

传统节日素来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6]  [28] 

部分著名诗词 [28] 

朝代

诗词名

作者

唐代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卢照邻(636-695)

蜀中九日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689-740)

过故人庄

孟浩然(689-740)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701-76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

登高

杜甫(712-770)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772-846)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803-约852)

宋代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辛弃疾(1140-1207)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1084.3.13-1155.5.12)

重阳

文天祥(1236.6.6-1283.1.9)

元代

沉醉东风·重九

关汉卿(约1220-1300)

明末清初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1613-16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采桑子·重阳

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 [51] 

毛泽东(1893.12.26-1976.9.9)

陈志岁(1958.12.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7%8D%E9%98%B3%E8%8A%82/128301?fromtitle=%E9%87%8D%E9%98%B3&fromid=13868866&fr=aladdin#4_1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0034-1307881.html

上一篇:美国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 医学主题词表MeSH 2021年更新版
下一篇:书画112期

5 刘秀梅 李宏翰 杨卫东 杨学祥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