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尿酸检测 自己做

已有 2193 次阅读 2022-7-8 06:14 |个人分类:医学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我自己过几天查查尿酸     检测试剂   看看高不高      高就吃降尿酸药     正常了   不吃药了

尿酸试验

将此页面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朋友Print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什么是尿酸测试?

该测试测量血液或尿液中的尿酸含量。尿酸是人体分解嘌呤类化学物质时产生的一种正常废物。嘌呤是在你自己的细胞和一些食物中发现的物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包括肝脏、凤尾鱼、沙丁鱼、干豆和啤酒。

大多数尿酸溶解在血液中,然后进入肾脏。从那里,它通过你的尿液离开身体。如果你的身体产生过多的尿酸或没有足够的尿酸释放到你的尿液中,它会在你的关节中形成晶体。这种情况被称为痛风。痛风是一种关节炎,引起关节内和周围疼痛性炎症。高尿酸水平也会导致其他疾病,包括肾结石和肾功能衰竭。

其他名称:血清尿酸,尿酸:血清和尿液

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尿酸测试最常用于:

帮助诊断痛风

帮助找到肾结石的常见原因

监测接受某些癌症治疗的患者的尿酸水平。化疗和放疗会导致高水平的尿酸进入血液。

为什么我需要做尿酸测试?

如果你有痛风症状,你可能还需要做尿酸测试。其中包括:

关节疼痛和/或肿胀,尤其是大脚趾、脚踝或膝盖

关节周围微红发亮的皮肤

触摸时感觉温暖的关节

如果你有肾结石的症状,你可能也需要做这个测试。其中包括:

腹部、侧面或腹股沟剧痛

背痛

尿中有血

尿频

排尿时疼痛

尿液混浊或有异味

恶心和呕吐

此外,如果你正在接受癌症化疗或放射治疗,你可能需要这个测试。这些治疗可以提高尿酸水平。这项测试可以帮助确保你在水平过高之前得到治疗。

尿酸测试期间会发生什么?

尿酸测试可以作为血液测试或尿液测试。

在验血过程中,健康护理专业人员将使用小针头从你手臂的静脉中采集血样。插入针头后,将收集少量血液到试管或小瓶中。当针进出时,你可能会感到有点刺痛。这通常需要不到五分钟的时间。

对于尿酸尿检,您需要收集24小时内通过的所有尿液。这称为24小时尿样检测。您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或实验室专业人员将为您提供一个收集尿液的容器,以及如何收集和储存样本的说明。24小时尿样检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早上清空你的膀胱,把尿冲走。记录时间。

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将所有通过的尿液保存在提供的容器中。

将尿液容器存放在冰箱或加冰的冷却器中。

按照指示,将样本容器退还给健康提供者的办公室或实验室。

我需要做些什么来准备考试吗?

尿酸验血不需要任何特殊准备。确保仔细遵守提供24小时尿样的所有说明。

测试有风险吗?

进行尿酸血液或尿液测试没有已知风险。

结果意味着什么?

如果您的血液检测结果显示尿酸水平较高,则可能意味着您患有:

肾脏疾病

先兆子痫,一种可能导致孕妇血压升高的疾病

包含过多富含嘌呤的食物的饮食

酗酒

癌症治疗的副作用

血液中尿酸水平低是罕见的,通常不会引起关注。

如果您的尿检结果显示尿液水平较高,则可能意味着您有:

痛风

包含过多富含嘌呤的食物的饮食

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癌症治疗的副作用

肥胖

尿液中尿酸水平低可能是肾病、铅中毒或酗酒的迹象。

有一些治疗可以降低或提高尿酸水平。这些包括药物和/或饮食变化。如果您对结果和/或治疗有疑问,请咨询您的医疗保健提供者。

了解有关实验室测试、参考范围和了解结果的更多信息。

关于尿酸测试,还有什么我需要知道的吗?

一些尿酸水平高的人没有痛风或其他肾脏疾病。如果你没有疾病症状,你可能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你担心自己的尿酸水平,和/或开始出现任何症状,一定要和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谈谈。

显示引用

相关健康主题

痛风

肾脏疾病


肾功能衰竭

肾结石

相关医疗测试

尿钙试验

尿液中的晶体

如何理解你的实验结果

肾结石分析

这里看到的   

https://medlineplus.gov/lab-tests/uric-acid-test/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0034-1346340.html

上一篇:医学百科全书 Medical Encyclopedia
下一篇:书画新作 名人名作 26期

3 尤明庆 郑永军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