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203]zhangsj9999   2014-11-22 23:11
许老师您好!我是张士靖,久未联系了,以后要经常上科学网,您发的消息很好很新!感谢分享!
我的回复(2014-11-23 07:22):张老师,您好。您工作很忙吧,多联系,多交流。
[202]许培扬   2014-11-20 17:18
已提交
[201]陈晓宇   2014-11-20 17:15
您好!我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3级情报学硕士研究生陈晓宇,最近在做关于科研人员论文引用行为的实证研究,烦请您花3分钟时间填写一份网络问卷,感激不尽!http://www.sojump.com/jq/3963355.aspx
[200]yiiyii   2014-11-4 22:05
许老师您好,您很多博文我都看过,当然我的水平有限,不是所有都看懂。
我对相对论描述的相对时空很着迷,然后做了一个思想实验,但是实验的结果令我很困惑,
实验不长,如果实验有纰漏,希望您能指出来,不至于我再被笑话,被欺负,非常感谢。
实验如下:
质量均匀无大气的理想星球,
AB飞机在南极点同时对好两个原子钟,各带一钟同时背对起飞,
男人站在北半球坐标(0,89),女人站在北半球坐标(180,89),两人对视,
A飞机从南极点弧形贴地飞到(0,89),然后从(0,89)以同速率对称轨迹飞回停在南极点,
B飞机和A飞机背对起飞,贴地飞往(180,89),然后从(180,89)飞回停在南极点,加速率和速率和A飞机完全相同,飞行轨迹和A飞机完全对称,
A飞机在快到男人时,会提升高度,从男人头顶擦着头发从右向左飞过,
B飞机在快到女人时,会提升高度,从女人头顶擦着头发从右向左飞过,
最后,两架飞机应该同时停止在南极点,两个原子钟应该计时相同,记为2t,
在A飞机飞过男人头顶时,男人会认为A飞机里的原子钟显示的时间是t,
在男人飞过A飞机下面时,A飞机里的人也会认为和观察到原子钟显示的时间是t,
在B飞机飞过女人头顶时,女人会认为B飞机里的原子钟显示的时间是t,
在女人飞过B飞机下面时,B飞机里的人也会认为和观察到原子钟显示的时间是t,
让AB飞机在从右向左飞过男人女人的前后飞行轨迹互相平行且高度相等,这个是做得到的,
激光实验:
A飞机没到男人头顶时,计算好提前量,垂直于AB飞机两条互相平行的飞行轨迹向B飞机那边发射50个波长激光,命中B飞机,
(AB飞机相反飞行的两个方向互相平行,把这两个方向画两条虚拟线,两条平行线组成一个面,A飞机在这个面上发射激光,且激光方向垂直于两条虚拟线)
以男人为参照系,A飞机发射激光的时间记为t0 < t;激光命中B飞机的时间记为tt0 > t,此刻,B飞机在女人的左边,A飞机在男人的左边,
以A飞机为参照系,A飞机发射激光的时间记为t1 < t;激光命中B飞机的时间记为tt1 = t,此刻,男人在A飞机下面,女人在B飞机下面,
以B飞机为参照系,A飞机发射激光的时间记为t2 = t,此刻,男人在A飞机下面,女人在B飞机下面;激光命中B飞机的时间记为tt2 > t,
从结果可以看出,t2不等于t1,这就是“时间的相对性”,
但是,两个相同时间流逝速率的原子钟,在女人还没到B飞机下面,也就是男人还没到A飞机下面或A飞机还没到男人上面,也就是时间还没到t的时候,B飞机认为A飞机其实已经发射了激光;
如果此刻的激光只有垂直速度c,而没有水平速度,是击中不了B飞机的,如果此刻的激光有水平速度,那么激光的速度会大于c。
[199]边立忠   2014-10-27 16:56
非常感谢许教授回复。边立忠
[198]晏利树   2014-10-23 18:00
尊敬的许培扬教授:
   您好。我是晏利树,
   其它国家的老年医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馆员哪一位在衰老研究信息方面做的好一些?哪个老年医学图书馆网站在这方面做的好一些?哪一个软件跟踪衰老研究信息好一些?您在这方面有很深研究。所以我想请教您,请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给于指教。
                              谢谢!晏利树。
                                                                   2014,10,23.
[197]晏利树   2014-10-23 12:28
尊敬的许培扬教授:
   您好。我是晏利树,
   请教一个问题:在衰老研究信息方面哪些人做的好一些?哪个高校搞的好一些?哪个网站在这方面做的好一些?如何用软件跟踪衰老研究信息?您在这方面做的好。所以我请教您,请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给于指教。
                                               谢谢!晏利树。
                                                                   2014,10,23.
[196]王刚   2014-10-22 13:02
许教授,最近有没有临床科研培训班?我想报名学习一下。
谢谢!
[195]边立忠   2014-10-21 16:48
尊敬的许培扬教授:
   您好。
   请教一个问题,专业技术人员从不同出版社出版了著作,是否可以根据出版社评价著作的档次。例如,XX科技出版社比XX出版社出版的著作质量或含金量要高一些。
   谢谢!
   边立忠
我的回复(2014-10-21 16:56):出版的著作质量出版社之间不好比较吧,一般看出版社的规模、出版水平、业界的认可度。
[194]shenlu   2014-10-15 18: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33810.html
[193]David3883   2014-9-23 11:11
许老师,您已经光荣退休了,依旧关注科学。走到您这步,是我们的楷模!
您退休了,生活却刚刚开始,张学良被监禁多年,却轻松跨过一个世纪;小平同志历经坎坷、日夜操劳,也达到了93岁的高龄。现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与他们相比,人生旅途您刚刚走完一半多一点点,科技事业还需要您多多参与、交流,如依然在讲台上做报告的吴良镛院士一样,发光发热,为我国家科技事业做出贡献!
我的回复(2014-9-23 11:16):谢谢郭老师的鼓励。我去年8月退休后,本单位还返聘工作,自由班,指导年轻人的科技查新、信息咨询等工作。我喜欢在科学网与大家交流,在自己的博客里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些科技信息。
hidden
[192]用户名   2014-9-20 21:49
评论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191]David3883   2014-9-20 16:48
敬爱的许老师,感谢您对与本博就学术问题探讨的高度评价。做为一名普通的学者,我们关注科学,倍感欣慰!
我的回复(2014-9-20 16:51):多多交流,互相学习。学术问题应该多讨论,多争鸣。
[190]David3883   2014-9-20 16:21
感谢您百忙中的回复!完全赞同您的观点!
[189]David3883   2014-9-20 14:41
我认为,如果国内采用您说的“替代计量分析”方法,一篇文章发表后,同门的师兄弟在国内各处疯狂点击、下载,要比引用容易、简单得多,会造成很多不实的数据,将会给对论文学术的正常评价带来混乱!
我的回复(2014-9-20 16:03):网络系统对恶意点击和下载的有监测方法和控制机制。
[188]David3883   2014-9-20 14:27
许老师,我还有个问题向您请教,被引量可以检查出处,如,是否自引,同门的师兄弟引用等,通过文章内容、研究方向不难看出,可是,浏览量、下载量、网络关注度等,我们是否有办法甄别真伪?
我的回复(2014-9-20 14:31):国外的网站浏览量、下载量、网络关注度等数据是可靠的,不像国内有些水军捣乱。替代计量分析给国际期刊采用,是对论文学术影响力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
[187]David3883   2014-9-20 10:37
科学网著名的“沈阳大学教授”喻海良在博文 “这篇文章为什么我选择在PLOSOne上发表”回复jiangjiaomei 的评论,认为浏览量甚至强于citation,对吗?
我的回复(2014-9-20 11:50):看一篇论文的影响力应该综合分析,包括浏览量、下载量、网络关注度、被引量等,单一指标比较很难判断。
[186]檀成龙   2014-9-17 10:33
谢谢许老师的回复。我十多次投稿,不知是论点“另类”还是其它原因,编辑直接拒稿,少量几次外审也被拒稿。
我的研究属气象专业的研究范畴。我本人不学气象,也不从事气象工作,论文不涉及高深理论,理工科本科生都能读懂。“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向皇帝的新衣被小孩揭穿一样,不受条条框框约束的外行,也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有空时请关注我的博客,期待您的客观评价。
[185]檀成龙   2014-9-17 10:02
许培扬老师:您好!您关心国家大事,是科学网的名博,能不能关注一下我的博客?
我的研究对国家可能有很大作用,但论点“另类”,中国的科学家前怕狼、后怕虎,就是不敢支持、不敢质疑、不敢评论,“傲慢”、“冷漠”。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同理,科学家不关注当代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不如回家卖红薯,您有没有胆量评价我的论点(我的论文不涉及高深理论,理工科本科生都能读懂)?

我研究向西北调水6年了,我的研究结论是每年向超深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调淡水1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1000多亿方;每年向超深盆地调淡水2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2000多亿方,即调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的作用;每年向西北调淡水几百亿方最多1000亿方,若干年以后整个西北的年平均降水量就能达到甚至超过500mm,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整个西北干旱少雨恶劣气候的改变,将大幅缩小西北与东部的发展差距,大幅提高西北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再造中华,增强我国的发展后劲和战略纵深。

以上论点极其宏观、极其大胆、比较另类,但不是信口开河。对我的论点,著名气象专家张学文研究员比较支持,在博客《对霍有光、檀成龙的新疆变湿理论的思考》一文,张学文老师在明知“气象工作者很容易立刻否定,认为是异想天开”的情况下,还是做出了“我不能否定这个认识”、“应当说我比较支持这个认识”的评价,详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506294.html
有空时请关注我的博客,特别推荐关注我的第一篇博客,网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03952.html,支持、质疑、围观都欢迎,请提宝贵意见。
我的回复(2014-9-17 10:21):檀老师,你好。十分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好好拜读你的博文,我认为你的研究工作非常有意义,因我不太懂你的专业。你是否将研究成果去发表,或给有关部门参考?祝你工作顺利!许培扬
[184]David3883   2014-9-4 18:10
科学网喻海良的博客非常有名,经常是周排行、总排行、均排行里面都有他,至今仍在均排行中居高不下、排第8位。看了他的简历,“2011年5月~2014年5月 沈阳大学,教授”,可是,在沈阳大学所有的网页上却找不到他的名字,实在是奇怪!
他的“第100篇学术论文被正式录用感言”乍一看来,很是震撼、佩服,细一品味,远非如此。从对国家的科学贡献而言,学术论文是必要的,因为,即使是普通期刊论文,也有助于各种信息交流,促进科技的进步。但我们应提倡较高级别的期刊,这样更有助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信息沟通,更有助于提高中国学者的知名度。像此人所罗列的《锻压技术》、《热加工工艺》、《钢铁研究》、《有色矿业》、《有色金属》等期刊,即便有英文摘要,外国学者是不看的,拿这些核心期刊还有一些会议论文来凑数达到百篇,显然含金量不足。即便在国内,对于一个不需要承担任何教学工作,无需吃粉笔灰,完全靠论文吃饭的工科类专业生,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论文逾百篇,也是自然而然、非常正常的事情,也是大有人在的。而对于一个国家培养多年乃至送出国门的海外学子而言,以此为标杆被科学网热捧,将会极大的降低我国学者的层次水平。况且,对于一个科技工作者,学术成就的大小应看其诸多方面,如果国家只凭发表数目众多的文章,经济就腾飞了,那岂不荒唐!
此人前不久还发过一个帖子“另类成功,今年推荐的基金都中了”。被国家基金委邀请参评了面上项目,一共10个项目……,这本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可是,发表在全球的科学网上通报给对方,造成一个今年你申报、我推荐你,等来年我申报,你一旦评审,你也推荐我,这样一个小圈子内的循环,有悖于我国基金项目申报评审的公平、公正原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30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