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太空医学与天体生物学

博文

科学与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已有 3069 次阅读 2012-12-12 00:17 |个人分类:体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生物, network, 前沿科学, 系统理论, 未来产业

1996年在北京组织国际会议阐述生物系统理论和系统生物工程,1999年在德国建立biosystem network网站的定义包含理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的生物系统研究几方面,2003年国际学术界概念共识形成,但我主攻方向是系统遗传学的细胞发生系统动力学(1999-2002年)。

在系统生物学,systematic方法最早是C. Nuslein-Volhard的实验方法,G. Church的芯片技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2001年之后IdekerHood论述systematic数据测量等,在9月国际系统医学会议*Rudi Balling的报告是“Systems Approaches to Parkinsons Disease”(Luxembourg Centre for Systems Biomedicine- Systems Approaches”方法、“systematic”实验,TomitaKitano开始于e-cell课题组是计算机simulation方法,生物系统是研究对象可以是一条信号传导路径或是代谢反应链等,比如,代谢系统论(theory)、分子动力学的超循环论等,可以有各种学派;但是,国际上主要研究机构,即使以不同的语言描述和方式表达,依然是理论(如数学)和实验、计算方法与生物系统等几个部件构成的概念。

2年考察整个系统生物学发展历史,感慨2点:
1
)假如我能够有Kitano2000年我邀请e-cel组的Tomita参加2001年北京会议)那样的日本JST支持,假如我有Hood1996年我因转基因会议通信)那样的微软支持,那在90年代、2001年和2009年三次我尝试在中国开展国际最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对中国科技的影响或学术成就将会是如何?
2
)假如我是西方科学家在西方又会是如何 - 这一点可以得出结论 - 因没有80年代中国的系统科学热与中医药现代化探讨,也没有90年代国际传入中关村的生物(如转基因)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交汇点,而且,事实上自1996年至1999年国际都没有反应,到2003年才形成概念共识 - 可见证于KitanoHoodKool等在2002年之前与之后概念的改变。
结论如何才能在中国建立科学与产业(同样至今主流兴趣依然是国际专利到期的技术和现成产品的生产线规模化制造)发展的创新机制?

*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6952-612114.html )。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6952-641679.html

上一篇:新文明世纪与诸子百家
下一篇:2012-12-21预言诗

4 戴德昌 李伟钢 刘淼 林耕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