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第九章:文化遗传的启示
热度 2 韩健 2011-9-5 05:01
“百_齐放,百_争鸣”。但愿__空出来的不是枪,炮二字 。 —作者 “理论”到这儿就算写完了,然而在我写前面章节的时候,在我从文化遗传学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时候,常常产生一些杂想。这些杂想让我不忍放笔。我把它们写出来,做为您联想的材料。记住:一旦您有了想法,就把我的忘掉,您的一定比我的好,如果您 ...
个人分类: 文化遗传杂想|469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第八章:文化进化
韩健 2011-9-5 04:57
进化就是不退化,是在信息作用规律支配下的被动变化 。 —作者 进化是系统有序程度的提高 从休息守恒的角度讲,进化广泛地存在于宇宙的各个系统中。进化的过程就是休息在各系统中合理分配的过程。进化的水平越高,系统有序程度越强,就越能适应它系统的选择。进化的过程也是系统休息形式演变的过程,是变异、选 ...
个人分类: 文化遗传杂想|435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第七章:文化竞争
韩健 2011-9-5 04:34
“货物不多,售完为止。”—竞争开始。 —作者 生存竞争的本质 任何竞争都起源于供不应求。 选择认出弱者,竞争推出强者,生物界存在着广泛的生存竟争现象;物种和物种相争,同一物种内个体与个体相争。人们不尽要问:“争什么?”,争食物?争生存空间?争配偶?这些只是现象。生物的任何竞争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 ...
个人分类: 文化遗传杂想|336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第六章:文化遗传的选择效应
韩健 2011-9-5 04:31
选择不是挑选,而是淘汰。挑选是主观的,而淘汰则是客观的。 ――作者 和以往一样,“选择”一词也是从生物遗传学那儿借来的。遗传学给分析文化现象带来了无数的灵感,我很喜欢用这把金钥匙。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现在的生物世界是在自然选择压力下,物种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结果。讲到自然选择,也许有人会错认为大 ...
个人分类: 文化遗传杂想|530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第五章:文化变异
热度 1 韩健 2011-9-5 04:26
“。。。。。。”。 -作者 突变产生变异,突变是原因,变异是结果。突变是基因或思因的改变,变异是指可见的性状的改变。 生物遗传的基因突变信息是沿着中心法则描述的方向流动而影响性状的。即DNA产生的突变经RNA传给蛋白质,从而使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可观察到的改变。文化遗传中思因的突变信息也 ...
个人分类: 文化遗传杂想|559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第四章:文化遗传的特点
热度 1 韩健 2011-9-5 04:21
特点都是类比的结果,是同中求异的结果。而同中求异的目的常常是为了更好地异中求同。 —作者 在此以前,我经常把文化遗传现象和生物遗传现象进行比较。因为我认为,无论是生物遗传还是文化遗传都是信息作用的结果,这一共性就是它们之间可比性的基础。从本章以后,将对文化遗传的基本内容,即文化的变异, ...
个人分类: 文化遗传杂想|403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第三章:文化遗传的基因——思因
热度 1 韩健 2011-9-5 04:11
思因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已停止功能活动的机体是没有思因的,所以,不要想通过尸体解剖找到思因。 ―作者   “思因”一词,是作者为了描述方便“创造”的。意为“思维的基本因子”。词形与“基因”相近。英文(因为我想将这本书翻译成英文,故又不得不造一个英文词)为ideogene。词头.ideo ...
个人分类: 文化遗传杂想|666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第二章:信息守恒与文化
热度 1 韩健 2011-9-5 03:58
守恒,就是事物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时,没有内容的丢失。  ―作者 信息守恒定律 信息守恒就是波守恒。事物的守恒多是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人的主观感觉常常妨碍人们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守恒性。当人们看到物质燃烧后没有了的时候,曾以为物质是可以被消灭的;看到一块石头静静地躺在那儿时也曾认为它不是 ...
个人分类: 文化遗传杂想|392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第一章:文化遗传学引论
韩健 2011-9-5 03:47
遗传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性。遗传学就是为了说明事物为什么不是空前绝后的。 -作者 信息是生物及文化遗传的共同基础 由于时间具有无可争辩的延续性,于是所有时间列车上的事物就都被打上了它的烙印。人们研究任何事物的存在时,也就都习惯地看看过去,瞧瞧未来,对某事物为 ...
个人分类: 文化遗传杂想|4363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二十五年前写的“书”:《文化遗传》 (或,《文化的起源》)
热度 1 韩健 2011-9-5 03:40
这是我1986年出国前后用三五个月写成的“书”。它试图把当时所学到的都揉合起来,用遗传学的规律去解释一些文化现象。今天看来很幼稚,也很勇敢。与其把“书”放在箱底压着,还不如拿出来透透气,也许对人有所启发。如果这些见解够评上一个院士什么的,我不就捡到了? 这是太久以前的事了,写,完全不是为了学问(为了赢 ...
个人分类: 文化遗传杂想|4969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