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这个讲座不能错过

已有 6639 次阅读 2013-11-22 04:10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肿瘤, 分子诊断,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

今天,我们研究院来了一个客人,LifeTechnology (现在和ThermalFisher合并了)的医学科学部的总裁,Ronnie Andrews. 我认识Ronnie也有四五年了,他原先是肿瘤诊断公司Clarient的CEO, Clarient几年前并购了研究院內的一家肿瘤诊断公司,Applied Genomics。后来Clarient也被GE收购。Ronnie在GE干了一段时间又去了LifeTech继续做他的肿瘤诊断。他对肿瘤诊断情有独钟,因为他祖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诊断为乳癌,叮咛他“go do something about it!"

今天他的演讲没有很多学术细节,但是有很多行业内幕,所以我更感兴趣。坐在第一排,下面是他的幻灯片:

引用爱迪生:“机会被常人错过,因为他穿着工作服在干活”

六十年前的一篇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揭开了分子诊断的序曲。可是今天,我们离终点还很远很远。

LifeTech是一个把测序信息民主化的公司,“她是一个信息公司,刚巧有个技术平台而已。”

“肿瘤细胞的本质就是能动性极高的,生存力极强的,四方出击的,能工巧匠样的我们自我的拷贝”。搞基因的,搞表达的,搞蛋白的,搞细胞的常常局限在自己的领域,其实,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看肿瘤。

幻灯片中右下角是一个病人肺癌治疗前后的影像。知道他对某个药物敏感,给他了二次生命。

美国的病人千方百计地“走后门”设法参与药厂的临床实验,希望成为第一批被治愈的病人。因为不这样,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只有去赌一把,才有希望。越是绝望的病症,病人越敢赌。

“安吉丽娜效应”几乎改变了LifeTech的商业模式。因为个体化肿瘤治疗的呼声很高,而科学能给予的还远不能满足这个需求。

十年前,医生和病人一对一的时间平均是30分钟,现在只有15分钟,今后会变成7-8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病症的诊断和治疗说透需要对很多信息进行整合。

幻灯片中间的五个领域就是LifeTech现阶段的重点。如何把大数据变成行动指南,这是他们每天都在想的问题。

LifeTech在2020年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在病人和治疗之间需要很多信息,他们就是提供这个信息的公司。

达到那个远景规划有还有哪些挑战?这些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认识到解决复杂疾病的诊治象登珠峰一样,需要团队和牺牲精神。还特地提及“需要韩健博士他们做的免疫组库”等多领域的合作。

他看上去很幸福,因为他在末尾引用了罗斯福的名言“人生最高奖赏就是能为值得奋斗的事而努力工作”。

Ronnie是个很好的演讲者,他知道今天的主要听众不是科学家,而是一些小公司的创业者,所以他的演讲内容也很少涉及具内课题。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一个大公司的高管那里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1)技术重要,但内容更重要。他们把技术做得越来越便宜,不会把自己逼到一个死角。所以第三张幻灯片里面所传递的信息就是:“内容为王”。我以前也写过相关博文(见下面的连接),认为生物技术公司不能仅仅看好自己的“本行”,要设法把自己做得最好的东西廉价(最好是免费)给出去,设法从内容上去赚钱。

(2)市场重要。如何进入市场是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讲座完后问答的时候,我提问“Illumina已经拿到FDA的报批,你们什么时候能拿到?” 他的回答是:“大概明年。我们要批的是肿瘤个体诊断的产品,不是遗传病,难度比较大些。”

(3)团队精神。知道自己的长处,也知道自己的短处。不是强调自己全能,而是强调需要合作。

(4)倒数第三张幻灯片讲的是挑战和难点,也透露出我们这些小公司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在市场上创造出了独特的价值。

这个讲座等于是一个战略务虚会,说的是过去六十年和未来二十年的事。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低头拉车的人很需要不时地抬头看看路。不然,我们的辛苦很可能白费了。

讲座结束后他来我的实验室,我给他看了iCubate技术平台,并跟他讲我们在做把iCubate用到NGS全自动建库上。他很感兴趣。另外,他对免疫组库在肿瘤诊治方面的应用很感兴趣。明年初,他要带领LifeTech做Business Development的团队和科学家们专程访问我们研究院,寻求更广泛的合作。

他的老家是乔治亚,也是南方,我们临州,有本能的亲和性。


相关博文:

创新:内容为王,用户为后。

“功夫在诗外”:麦当劳其实是一个地产公司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0052-743679.html

上一篇:一滴血诊断肿瘤有多难?
下一篇:历史时刻:二代测序获得美国FDA批准

9 曹聪 高英 张亮生 郑凌伶 强涛 陈冬生 张焱 赵凤光 刘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