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域外动态】高等教育如何应对未来的Web 3.0时代

已有 1788 次阅读 2022-7-10 22:19 |个人分类:域外动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互联网的下一次迭代将是什么样子?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这是因为现在的互联网还处于在一个受限的系统环境中,导致未来互联网的愿景未能确立。人们基于一些互联网基础知识,普遍同意使用区块链主干去中心化、沉浸式和托管一个或多个元宇宙。但事实是,我们连Web3还是Web 3.0名字都不确定,也不了解这两者之间细微的差别。


对于高等教育的未来来说,需要准备并领导创建新教育平台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人会同意,到2024年或2025年,“新”互联网的实验模型的建设将会顺利进行。到本世纪末,它很可能处于一种稳健、稳定的状态。到那时,大多数网站都将成为历史。大多数站点的登录和身份验证功能将不复存在。我们现在所知的网站也将消失。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XR)、非同质化代币(NFT)和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将在区块链主干上运行,这将实现隐私、安全、智能合约和一系列今天不可能实现的关系。用户将通过自己的虚拟形象沉浸在互联网中,与他人的虚拟形象和人工智能角色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互动。


美国区块链数据库创企Messari的研究分析师梅森·尼斯特伦(Mason Nystrom)分享了下一代互联网的一些情况:


它将涉及我们在当今互联网上看到的所有现有协议和服务,但它们将建立在具有开放协议和开放标准的无许可区块链上。这将为个人用户、内容创造者和项目带来更大程度的自由、去中心化和民主。


【高等教育如何应对Web3.0】


在21世纪20年代的十年里,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因此,随着我们在这十年中取得进展,我们需要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做好准备。


一、建立工作组


第一步可能是建立一个包括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作组,跟踪技术发展并确定大学的机会领域。我们需要考虑在开发Web 3.0时我们可能会引领什么方向。使用沉浸式技术将大学与广大公众联系起来,以促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能会对公民产生影响。该机构能否开发将通过区块链执行的智能合同,以加强与商业和行业细分市场的联系,这些细分市场与及时专业发展产品的机构优势相匹配?是否有合作机会利用安全结构进行联合研究项目,以实时共享世界各地的人员和设施?


二、技术整合


现在是时候将VR、AR和XR整合到校园和网络课程中了。随着5G无线网络、Starlink和10G电缆的出现,拥有低延迟、高带宽连接的用户比例迅速增加,这些连接将支持远程沉浸式环境。在整个课程中开发这些虚拟服务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所以我们需要现在就开始行动。智能虚拟科学实验室将为校园物理实验室提供高性价比、可升级的增强功能。这些技术将使学生能够虚拟地连接到企业和行业的内部运作,以便实习和职业发展。


三、制定政策并实践


我们必须制定制度政策并实践,以产生NFTs,这将成为通过Web 3.0创新领域的硬币。对于大学来说,创建NFT来确立概念、实践、创新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可能被货币化的更多内容并不为时过早。与专业协会、有亲和力的大学合作伙伴或商业/企业一起创建DAO,可以为扩展协议奠定基础,在未来几年推动类似类型的智能合约。与专业协会、有亲和力的大学合作伙伴或商业/企业一起创建DAO,可以为未来几年扩大协议以支持类似类型的智能合同奠定基础。


所有这些努力都值得吗?国际技术专家维尔纳·维尔马克(Werner Vermaak)写道:


新的互联网将提供更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浏览体验,更智能和更像人类的搜索助手,以及其他分散的好处,希望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公平的网络。这将通过授权每个用户成为他们数据的主宰者,并通过无数即将到来的创新创造更丰富的整体体验来实现。


四、今天立刻开始


我们获得这些优势的唯一途径就是今天就开始准备。在你的校园里,谁在领导准备和协调将包含Web 3.0的一系列创新?谁在创建DAO和NTF?哪些部门正在将VR、AR和XR技术应用到沉浸式环境中?谁通过在区块链上创建智能合约来联系合作伙伴?最重要的是,谁在协调这些发展,以便大学准备通过领先于Web 3.0来获得竞争优势?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03646-1346718.html

上一篇:【规划参考】大学如何推动和产生创新
下一篇:【规划参考】为何学术圈热衷“帽子文化”?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