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骅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in 一位IEEE终身Fellow对信息科学及其发展的看法

博文

隐私和信息安全要研究理论(120709)

已有 4223 次阅读 2012-7-9 14:51 |个人分类:网络|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信息安全, 隐私, 理论研究

隐私和信息安全要研究理论(120709

闵应骅

      Proceedings of IEEE100卷的百年纪念特刊上,还发表了一篇特邀文章“Privacy  and Cybersecurity: The Next 100 Years”。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篇重量级的文章。首先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隐私和信息安全要捆绑在一起?所谓隐私,就是个人有权决定私人数据是否授权使用。如果数据的安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得不到保证,对数据的控制只能是一种幻觉,人们就会感到不安全。在国内,由于泄漏隐私导致信息安全威胁的例子已经很多了。

    本文首先介绍该文关于安全性的精确定义的问题。这是国人很关心的,看看人家怎么理解信息安全性。一般人理解的信息安全是很广泛而普适的。但是,从科学的观点看,没有绝对的安全概念。任何有关系统安全性的论述必然要牵涉到系统的特性、精确的威胁模型和我们希望得到保证的条件。以密码为例,我们必须明确以下三点:

1.  系统模型

必须有一个所论系统的清楚的定义,包括详细说明在预期工作条件下和非预期工作条件下的系统行为。当然,这种系统模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形式化。譬如用一个数学公式描述加密函数;一个软件系统的源程序;或者系统各状态和状态转换的形式规格说明。

2.  威胁模型

必须清楚地确定攻击者的计算资源和对系统的存取权限。譬如,一个密码对手可以获得加密信息,而且有一定的计算时间去解码。一个操作系统的对手能在用户进程中设置恶意代码,但不能修改操作系统内核。一个Web对手被允许建立恶意的网站,但不能在网络上窃听。这些假定就是所谓威胁模型。不能把威胁者描述为无所不能。

3.  安全特性

安全的目的必须形式化为安全特性,说明我们希望防止什么样的攻击。这些性质必须紧密联系系统模型,能清楚判断系统在用户和攻击者的操纵下,安全特性是否能保持。

    这个定义说明:你不能笼统地要求安全,不能对攻击者一无所知,不管他怎么攻击都能保证安全。如果系统模型、威胁模型和安全特性为已知,我们就可以确定系统在这些条件下是否安全。就是说,如果系统设计保证了所要求的安全特性,那末,对于攻击者按照威胁模型所可能采取的任何恶意操作,我们都将是安全的。

    安全特性包括机密性(无机密信息被泄露)、完整性(攻击者无法破坏系统有意义的操作条件)、可用性(攻击者不能让系统对有效用户无法工作)。但是,现在并没有理论说明为什么这些性质是安全特性,而且,也没有标准方法把一个给定的特性分解为这三种特性的组合。

    过去的一些安全措施既不见得最优,也不一定真正安全。以认证加密为例,目的是保证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网络攻击者和窃听者能够在信息传送过程中篡改信息。一个办法是用消息认证码(MAC),它能提供消息的完整性,但不能保证机密性。第二个办法是精选的纯文本安全加密(CPA),它对偷听提供机密性,但不能保证攻击者篡改信息流。直观地看,把这两个办法组合起来就能提供机密性和完整性。但是,怎么组合呢?现在有三种广泛采用的系统:传输层安全(TLS);因特网安全协议(IPsec);和安全壳(SSH)。TLS是保护Web信息流的安全协议;IPsec是用于在公用因特网上创建私人隧道的协议;SSH是为远程登录的安全协议。这三种办法非常不同。谁是对的?它们都能保证安全吗?可以证明:IPsec对任何MACCPA安全加密都提供认证加密;而TLS并不安全,但对随机计数模式的加密,即使对弱安全MAC,它可以提供认证加密;SSH对特定的MAC是安全的,对通用MAC并不安全。如果考虑有效性,用分组密码,比TLSIPsec要快两倍。

    说这么多技术名词,不搞网络的读者不一定有兴趣。我想说明,保证安全的措施要有理论证明。不能说我想出一个办法,说它能保证安全就安全了。要搞理论证明,就必须严密精确的定义安全问题,包括系统模型、威胁模型和安全特性。我们要证明的不同于密码学的命题,而是网络安全。可我们现在不是这么搞法的。对安全技术有兴趣的读者,请参见Proceedings of the IEEE | Vol. 100, May 13th, 2012pp.1659-1673我不能附件全文,因为怕侵犯版权。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0937-590401.html

上一篇:为什么有些技术我们起步不晚而后进?(120702)
下一篇:信息安全形势到底紧张不紧张?(120711)

3 秦川 俞立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