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 lif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xt3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万言文

博文

研究生培养的随想

已有 4912 次阅读 2009-8-18 12:31 |个人分类:研之有物|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培养, 化学, 研究生, 指标, 参会感受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研究型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研究生教育的水平是评价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指标”。

为此,在骄阳似火的七月,在上海,“首届全国化学类专业研究生化学课程与教学研讨会”暨“化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全国11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多位负责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校、所级领导、学院级领导、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课程教师莅临本届研讨会。郑兰荪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天津大学副校长冯亚青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宁桂玲教授,以及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郭祥群教授等20多位知名专家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创新性培养,我国化学类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以及教学内容、体系、方法、手段的改革等在大会报告中奉献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正式出版论文集——《21世纪化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成果与展望》。 

以上是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总结,对于这次会议,我们是很重视的,原本计划在上学期召开的科研及研究生工作会议推迟到这个学期。经过近10年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我们深感进入了瓶颈期,期望有所突破,无论是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毕业指标、就业能力还是人才培养模式,都希望能有新的思路和做法。期望在这个研讨会上能够向有更多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兄弟院校学习,有所收获,对制定自己的条例有所裨益。
为此,我们实实在在地从头到尾地参加了会议,听取了所有的报告,感触颇多:
1.以教材建设为主,大多数报告是推介自己主编的教材,其中会涉及到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专业性很强,说实在的,本人才疏学浅,有的真听不懂,也很难体会到教材和课程的精髓了。
2.全部为大会报告,每位演讲者都很敬业地想要更详细地讲清自己的观点,基本都超时,尽管有计时的工作人员,有提醒,但仍在不断地超时,以至于几乎没有时间提问和交流。
3.参会人员一场比一场少,三个单位时间的报告,到场的人越来越少,做完报告的人员除了作为主持以外,几乎没有听取其他人的报告。
4.遇到了仲恺农业科技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几所农业院校的与会人员,大家都是来学习的;看来农业院校的化学化工专业进入学科主流任重道远啊。
5.也有师范院校和各类地方学院的负责人和教师参加,我体会他们的感觉真的不好受,我从师范院校来,心中也很不平,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傲慢和偏见。
6.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抱怨生源一年不如一年,几乎所有学校的学生都不愿考本校的研究生。窃以为,我们能找到生,有时还是不错的学生实属庆幸了。
7.主办单位为了环保,不发纸质版的通讯录,代表证上没有单位和姓名,所以大家彼此不知哪些同行来了,交流少了很多;回来后看了最后一刻给的光盘中的通讯录,特别表扬了听报告多的代表,都写作里面了,而听报告少的,则不给上通讯录的资格。
8.会议指南的温馨提示,让代表不要找报告者要ppt,会务组制成光盘统一发给大伙儿,还真发了,回来一看,无言……怎么数都小于自己所听的报告数目,基于可以理解的版权原因,内容也七零八落,真不知看什么。
当然在其它的方面,我们还是有收获的,有些对于我们制定条例也有参考意义:
1.每人有50元的代用券,买了一本书;
2.我们一直实行的三年制,是合理的,应坚持;
3.几乎每个学校对学生的毕业都有论文的要求,只是数量和档次不同;
4.有的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硕士论文要有六个盲审;我们操作起来估计有难度;
5.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大纲应该进行修订,要像抓本科教学一样抓好研究生课堂教学;
6.研究生在一年内完成除毕业论文外的其它学分,二、三年级的研究生应作为全职科研人员,实行打卡上下班,8小时工作制;
7.目前我们似乎应加强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最好是复合型人才,还不具备培养单一的研究型人才的软件和硬件,保证本专业毕业生100%的就业率;
8.要广开渠道寻找好的生源。
以上是一些零星的想法和感受,不是正式的研讨文章,特别希望能够得到各种关于研究生培养的观点。
 
附:本次会议组委会
大会主席团
郑兰荪(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注:做了开场报告)
张玉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注:未出席,由课题组人员代报告)
刘若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注:未出席)
杨锦宗(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注:未出席)
刘新厚(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注:未出席)
主任委员
陈光巨(北京师范大学,做报告)   陈六平(中山大学)      杜一平(华东理工大学)
冯亚青(天津大学,作报告)       龚跃法(华中科技大学)  郭祥群(厦门大学,作报告)
何 仁(大连理工大学)   胡常伟(四川大学)      黄可龙(中南大学)
黄元河(北京师范大学)   蓝闽波(华东理工大学)  李浩然(浙江大学)
李祥高(天津大学)       林贤福(浙江大学)      穆 劲(华东理工大学,作报告)
聂 进(华中科技大学)   宁桂玲(大连理工大学,作报告)  荣国斌(华东理工大学,作报告)
唐明生(郑州大学)       童叶翔(中山大学)      王海水(华南理工大学)
王 磊(北京师范大学,作报告)   王利民(华东理工大学)  谢如刚(四川大学)
杨光富(华中师范大学,作报告)  袁履冰(大连理工大学)  张维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张文清(华东理工大学,作报告)   朱龙观(浙江大学,作报告)      梁逸曾(中南大学,作报告)
下面是其他作报告的专家学者:
刘洪来、张金龙、马紫峰、王祖浩、刘春艳、韩哲文、郑安呐、吴庆生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3156-250000.html

上一篇:二沙岛——广州印象之一
下一篇: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印象之一

2 王德华 宋和平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