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 lif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xt3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万言文

博文

朝鲜纪行(九)——杂想(2)

已有 3530 次阅读 2009-9-2 18:01 |个人分类:行者足迹|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朝鲜, 印象, 纪行, 杂想, 仇美

(二)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  
作为教师当然关心教育,
导游很骄傲地告诉我们
朝鲜从小学到大学都为免费教育,
国家投入很大财力,最好的建筑都是学校
从城市到农村都是这样。
朝鲜的最高学府是金日成综合大学
位于平壤大城区,1946年10月1日建校
它改变了朝鲜没有大学的历史
据说,是金日成亲自选定的校址,
当时资金短缺,数百万农民捐献“爱国米”
建成了大学本部的教学楼。
目前有5000多名教职工和12000多名学生
金正日就是这所大学毕业的。
朝鲜全国共有300多所大学,
别诧异,是的,是300多所大学
当时我们也质疑了,证实是这样。
适龄儿童没有失学或辍学的
否则,家长将受到惩罚,所以,朝鲜没有文盲
受教育程度很高,社会文明程度也很高。
我们希望参观金日成综合大学,
导游说,可以参观,但要事先申请才行,
现在的行程都安排满了。
导游还介绍了朝鲜的医疗,也是免费的
“出生时,只有一张纸,随着年龄的增长,医疗记录跟随个人,一生都会积累厚厚的一摞”
我们心里嘀咕医疗水平
有人问,什么病都能治吗?什么药都是免费吗?
答曰:一般的病包括癌症都可以治疗。
这也是朝鲜人民的幸福所在,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导游的言语中透着骄傲和自豪。
(三)仇美和亲中
从踏上朝鲜土地的那一刻,就能深深体会到朝鲜的仇美情绪
我曾经讲过的《恐怖大王——美国》的轶事(见本系列之新义州火车站),是开始。
在普贤寺听到了解说员对美国炸毁文物的控诉;
更不用说板门店了,军人讲解员对美国的仇恨溢于言表。
朝鲜的敌人的前两名是——美国、李明博
在前往板门店的路上,导游给我们讲了朝鲜的苦难史,
这是几天中,她唯一的一次激动,强忍的眼泪还是掉了下来,
不仅有美国对朝鲜国土的摧残和对人民的戕害
也有被分裂的民族之痛。
在朝鲜导游的口中,没有“韩国”只有“南朝鲜”,
我们也尊重朝鲜人民的感情,也称“南朝鲜”
他们认为,南朝鲜是被美国占领的朝鲜土地,
金日成带领朝鲜人民抵抗日本、打击美国,
使国家和人民获得解放和独立,
而南朝鲜是投降美国的,
这是金日成的道德制高点。
朝鲜人对南朝鲜的民族感情很深,
可以饶有趣味地教我们两个地方在语言发音上的差别
我感觉就像当年,我们恨的是蒋介石
但对台湾人民的感情是真挚和深刻的。
他们认为朝鲜半岛的分裂就是因为美国的存在,
只要美国人离开南朝鲜,半岛就统一,
他们也认为,朝鲜的统一比中国的统一要容易的多,
因为朝鲜民族内部没有闹独立的,只是被占领被分裂。
朝鲜人对美国的敌意深入骨髓,
对美国的敌意远不是政府的事儿(其实政府想的到底是什么谁知道呢),
而是自上而下,全民仇恨。
08年我们也经历了民族主义运动,
反对法国,抵抗日本,沸沸扬扬,
但我们都知道,这多是民间的情绪,且不是长久的情绪,
政府层面或多或少有些表示,但是大局依旧。
我们也曾小心翼翼地问过核武器的事,
导游一句:“这是美国逼的,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们不可以?”
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谈及战争,导游说:“我们不喜欢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一定赢”
我相信这是全国的共识,或者是统一的标准答案。
前面说到过金日成的“主体思想”,表达的是独立建国,
现任的金正日的思想是“先军政治”表达的是军事强国,
两者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从朝鲜的民意来看,国际社会想让朝鲜弃核真的很难,
真不知这场角力的结果会是什么,
还有多大的讨价还价的空间。
说了美国再说中国,
我觉得朝鲜在国际上的朋友真的很少,
因此,中国这个用鲜血和生命缔造的友谊的国家
在朝鲜人心中,与其他国家还是有所不同的,至少情感上,
但实在说不上“亲中”,
“亲中”或许是国际社会要捆绑中朝的说法,
我觉得前段时间,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发言还是很准确的定位了中朝关系:“正常的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这意味着不是“同盟”,只能说是“友好的邻国关系”。
因为,在朝鲜没有感觉到我们以为的“盟国”的表现,
比如,从导游的口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对中国物品的喜欢
但更能体会到一种历史上的怨,
以往依附大国,国君要受到册封,但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日本入侵朝鲜,中国没有竭力保护朝鲜而使之沦为殖民地
虽然有志愿军的纪念塔和陵园,但是作用越来越淡化
我感觉朝鲜纪念或悼念志愿军的政治意义大于情感表达
中国承认了韩国,与之建交,这应该是对朝鲜最大的刺激
中国的市场经济偏离了社会主义(没有直接这样表达,但可以体会到)
朝鲜的改革好像在进行,比如新义州、开城都是开发区,
但是开放是绝无可能的。
所以,就朝鲜民众而言,在情感上没有亲中的根本理由,
当然由于朝鲜人民深谙“每个朝鲜人都代表国家”的道理,
也由于良好的教育和民族习俗,
对我们都彬彬有礼,也仅仅是彬彬有礼,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也许以后更多的是国家利益的考量、平衡和交换,
不会再有毛周金那样的革命的友谊和国家关系了。
中国当然有中国的国家利益,但是我们是不是真的不需要朋友了,
我的直觉是好像我们国家的朋友比五六十年代的要少了,
我在设想,如果当年我们的国际环境是现在这样的,
有没有可能被抬进联合国?
当然,有人早说了,在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咱不懂政治,就此打住。
(四)两件小事
在火车上,我们会看到田地里有一群群的人在一起,
导游说,那是在分配工作,集体劳动,每人每天都要完成一定的任务
朝鲜实行的是集体农庄,由干部统一分配工作,劳动成果归集体所有
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我想这样的结果或许就是没有效益的成果,粮食问题的根源之一应该在这里,
想想我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迸发的热情和能量吧。
另一件是在平壤市内,乘车经过一条街时,
看到有很多的人,似军人非军人在路边忙活,
请教导游,知道是在种树和扫地,
我觉得好像用不了那么多人,或者战线可以拉的长些,
不必要挤在一起做一件事,
况且那么干净的几乎没土的地干嘛还要扫呢?
看到这些,想到导游讲的一件大事,
就是平整土地,增加田地,
伟大英明的领袖,发现朝鲜的土地不够,可以通过平整土地找到更多的田地,解决粮食问题
于是全国人民相应号召,包括军人在内,
一起平整土地,居然找出来4500亩田地(我记忆中的数据)
可以种出粮食若干。
在这个过程,顺便还发现了居然有地主保留着以前的地契,
难道时刻准备变天吗?难道那些逃到美国的地主还要回来剥削农民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
故,烧掉了所有的地契,同时也平掉了所有的田地分界线,
人民的生活更有保障了。
(五)结语
朝鲜之行到这里了,
突然有个疑问,我看到真实的朝鲜了吗?(昨天贺天伟老师评论说“让外国人看的平壤,不是朝鲜的真实写照”)我只能说:
写的这些当然是我亲身走过,亲眼见过,亲耳听到的,
都是真实存在的。
但又觉得,与真正的朝鲜人的生活好像是平行线,
我看到的是展示出来的朝鲜,
很熟悉又有点炫目。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3156-251866.html

上一篇:朝鲜纪行(六)——开城、板门店
下一篇:朝鲜纪行(七)——美食

3 杨秀海 苗元华 刘华鼐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