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 lif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xt3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万言文

博文

瞬间变幻的生态和季节——美行(四十五)

已有 4387 次阅读 2014-2-5 07:57 |个人分类:行者足迹|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spring, Palm, 美行

几乎未被开发的北美大陆,自然风光自是原生态的,不可错过。

Palm Spring算是第一个,大年初一驱车前往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在美国开车,而且是开着越野车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总的感觉很好开,呵呵。

60号转10号再转111号,很快就到Tramway了,总长度超过70英里。开着开着眼前的景物就明显变化了,大片的风力发电机映入眼帘,然后是零星地点缀着骆驼草的沙漠,恰似我们广袤的西部戈壁。


Palm Spring就是沙漠中的绿洲,我们没有进入绿洲,直接去Tramway了。

沿途经过了1000ft的里程碑,然后就是爬山了,使劲儿踩油门也不见速度增加,慢慢地爬,经过了2000ft,终于到达这山坳中的巨大停车场了。

从这个不大的大门进入缆车站,成人票价$29.95,候车时可以看一眼动植物标本。


前往乘车的通道上介绍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旋转式缆车,还展示了缆绳和零配件,山上的拉吊室是玻璃墙,可以看到。


这就是那个满载88人的巨大的缆车车厢了。

开起来了,边上升边旋转,可以看到四周的景色,而且下山时看到也是不同的景色。

缆车起点的海拔是2643ft,终点是8516ft;10分钟行驶了2.25英里。经过了5个独特的生物区域,从墨西哥Sonoran沙漠到高山原野。具体划分为3500ft以下为Sonoran,向上1000ft为上Sonoran,再向上1000ft为低过渡带,5500-7000ft为上过渡带,7000ft以上至10834ft为北极/高山原野。在上升的过程中,也分不清具体的位置,只是景色在明显变化。

那么,请跟着镜头看看沿途的景色吧。

整个索道就是在这个山谷中,建了5座塔,第一座是最高的,227ft。每次经过塔时,都会有晃动和摇摆,车厢内就会发出叫声和惊叹声。下山时有些习惯了,惊叫声就少些也低些了。

从红色的石头山,慢慢地满眼都是类似石灰岩的夹杂着白色条纹的灰色的大石头山体,间或有些山体上显示了黄色或黄绿色,应该是含有不同的矿物质。山越来越陡了,雾也越来越浓了,渐渐地完全隐没在雾气中,一片白茫茫的没有任何景色。当朦胧中看到风景时,已经是带雪的石头上高大的松树了,就这样到了山顶。

从站厅出来后,满眼的仙境一般。沿着曲折的水泥小路向下走去,寻求未知的欲望强烈地燃烧,似乎感觉不是那么冷了。

自然枯萎或倒掉的树,任由它那样自然舒服地躺着;一些枯树可能会对游人造成威胁,锯倒后也那样躺着回归自然。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也就这样随意地躺着,似乎只有地壳运动才能使它们移动一般。

下到山谷中,人行道就是这样用石头和树枝划出来的,其实其他地方也是平坦和安全的,为什么不能随意走呢。后来在一块牌子上看到,有些地方是苔藓类,生态比较脆弱,若行走多了就会使它们消失。原来如此,尤其是在这白雪覆盖的时刻,没法分辨地表的植物。走在雪地上嘎吱嘎吱的响,如此宁静。

个头巨大的松果洒满金黄的地面,自然少不了可爱的小松鼠,原来它们的脚印是这样的。这里的野生动物挺多的,沿途的牌子上有说明,比如各种鸟类、鹰类、羊、山狮、猫科动物、鹿等。但这个季节大多数动物不怎么出来,我们只是看到几只灰黑色的小松鼠跑来跑去地游戏,还有几只小鸟飞过。

这里的景色变幻,雾气随时来随时走,在林中行走,时阴时晴,密林的地方,大概终年也不会透进阳光吧。终于走到了沙漠地带,比较粗的沙砾会进入鞋中,走在上面是沙沙的声音,在这里看到了四种不同的松树,也是这山上可以生存的四种乔木。

几十米高,1米多粗的树倒下了,就这样锯掉一截让人通过,其他的还在那里。

回到山顶后,回望来时路,风力发电机、大片的沙漠、隐约的群峰,还有那片沙漠中的绿洲尽收眼底。再见了!

在缆车候车厅中,看到这样一双大鞋,是用来干嘛呢?

下山时,除了风景还有这个正在上山的缆车构成的风景,大家都惊奇地看它,好像在看自己的来时路。

美不胜收的大年初一就这样过去了,但愿这样的美丽能够持续在今后的一年中。



游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3156-764582.html

上一篇:盖蒂中心(Getty Center)——美行(四十四)
下一篇:高山景色——美行(四十六)

3 武夷山 rosejump happylittlejo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1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