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草堂——猪の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mengjin 行为上保守,思想上激进

博文

【研究生培养的几种模式】 精选

已有 17273 次阅读 2011-1-8 20:39 |个人分类:科研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培养, 研究生, 教育, 模式, 科学网

   【导师如何培养研究生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质量。在土博士日益遭受歧视的今天,研究生培养的话题更应值得关注。那么,目前国内到底有哪些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些五花八门的培养模式各有什么特点?是不是跟研究生的质量下滑有直接关系?......】 

        与本科生的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属于个性化教育,每个单位、甚至每个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都多少带点自己的个性特征。记得一老教授曾感叹,现在的学者已经越来越不会带研究生了,当时我还不以为然,现在想来还真有一定的道理。如今,国产研究生的境遇已大不如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国产研究生质量的整体下滑。导师如何培养研究生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质量,从逻辑上讲,研究生质量下滑肯定多少与国内学者实际采用的培养模式有点关系。总结了一下,目前国内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有些研究生导师可能兼具某几种特征):

(一)事事亲为模式

        这类导师对所有的事情都不放心,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连细枝末节都不放过,研究生什么都不用操心,只需要按导师安排好的步骤去执行即可,与比较懒的研究生是绝配。年轻的导师往往喜欢这样。这类导师看起来事事替学生着想,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比较关心,给人的感觉很“nice”,与研究生之间的感情也比较好。他们比较有主见,但同时也比较武断,表面上会听学生的意见,但实际上,即使有创造力的研究生提出的好建议、好想法也基本不会采纳。经历这种培养模式的研究生,由于所有的东西导师都由“包办”了,毕业肯定不用愁。不但“成果”不会缺,稍微勤快一点的研究生甚至还可以拿出相当可观的“成果”来。不过,由于缺乏独立性思考,在科研上自我验证的空间基本没有,他(她)毕业后的实验技术也许相当不错,但学术思想却相对比较欠缺。

(二)完全放任模式

        与事事亲为型完全相反,这类导师只提供实验室、只提供研究经费,基本上完全放任学生自我发挥,绝大多数时间对怎么做绝不插手,甚至长时间对课题进展都不过问。我就知道好几位这种类型的研究生导师。这类导师不强迫学生去做事,他们不是没指导能力,也不是完全不指导研究生,只要学生就具体的问题请教,他们会给出详尽的指导。自制力强、思想活跃的研究生遇到这类导师是一件幸事,但对于“不懂事”的研究生而言,一般很难有所作为。从这类实验室出来的优秀研究生思想非常活跃,在科研上也能独当一面,这种优秀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当然,这类导师培养出来的优秀研究生虽然绝对优秀,但数量往往也很少,更多的研究生出来后都比较平庸。

(三)流水线产生模式

        我知道有好几个牛单位的好些牛导师就是按这种模式来“培养”研究生。在这类导师眼里,研究生就是现代化生产流水线上的固定实验员。这类导师只要求学生做某个具体的实验工作,而且从不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所做的全部就是尽快上手,按高IF杂志的标准做出老板所需要的漂亮结果,后面基本就没有研究生的什么事了。导师拿到多个研究生的漂亮结果之后,将数据进行“组装”,整理成高IF的paper。这种实验室表面上看起来很牛,硬件设备先进、管理正规、课题很前沿、文章IF很高,对欲报考的研究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从研究生培养的角度来看则不然,这类实验室就像现代化工厂的加工线,研究生只是加工线上的“廉价机器”,它们不是为了培养研究生,而是为了高效生产高IF文章而存在。似乎越牛的单位,这种流水线生产研究生的现象就越突出。这类实验室出来的研究生,在他(她)负责的单项实验技术上绝对是一流,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实验技能比较单一,除非是有上进心的研究生,悄悄地参与过自己负责环节之外的工作。同时,由于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专攻某一个技术环节,完全没有自己发挥的空间,所以科研的整体思维比较缺乏,科研的独立性也很差。虽然学生毕业时拿出来的paper非常牛,但在科研上并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

(四)剥削式“培养”模式

         这类导师在研究生看来有点“变态”,他们对研究生所做的一切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剥削”。他们完全不关心研究生的培养,甚至根本就没有“培养”这个概念。在这类导师眼里,研究生只不过是剥削、压榨、利用的对象,而且是可以不付工资的那种。这种导师对研究生非常苛刻,根本不管研究生的生死,即使逼得研究生跳楼也在所不惜。在这类导师中,有的导师虽有充足的课题经费、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但对学生的要求是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其他时间都是干活的时间,周末、节假日想都别想,对学生的苛刻程度几乎到了奴隶主的地步。有的导师没有课题、没有经费,对学生的毕业课题不管不问,但却恬不知耻地要求学生毕业必须先拿paper来,而且必须是导师为第一作者的paper。还有更变态者,他们对研究生的剥削、压榨和利用远远超过了学术本身,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是威逼女研究生贡献自己的肉体。这类“禽兽”导师是将“教授”变“叫兽”的败类。

(五)个性化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的最佳模式就是个性化培养。所谓的个性化培养,就是不拘泥于固定的培养模式,而是针对研究生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研究生总是千差万别的,例如有基础差的、基础好的、家境贫寒的、家境富裕的、性格开朗、性格内向的,等等。对于不同的研究生,在学术规范、实验技能、阅读与写作能力、发言能力、科研思维能力上的培养都要做到因人而异。能做到个性化培养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1)导师了解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
     (2)所带研究生的数量不太多;
     (3)导师有精力、有耐心。

        实际上,每个研究生的培养都是一个鲜活的具体培养案例,能真正做到个性化培养往往很难,特别是对那些同时招收了几十个研究生的导师而言。个人认为,即使因为精力有限而难以做到真正的个性化培养,但也要在指导思想上有这个意识,首先关心、尊重研究生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鼓励和支持,一定要把研究生当成一个需要培养的人才来对待,至少当廉价的民工看待是不对的。

【图片与主题无关,非商业用途】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5006-402409.html

上一篇:【高校管理的“瞎折腾”何时停矣?】
下一篇:【R高级教程】专题二: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30 徐长庆 李宇斌 刘全慧 向峥嵘 陈儒军 朱志敏 陈国文 时志强 毛培宏 唐小卿 吉宗祥 金小伟 牛丕业 谭坤 郭桅 许培扬 唐常杰 武京治 蔡津津 杨华磊 吕杰 杨哲 xuqingzheng neilchau dreamworld xchen xqhuang ycchen liuboxust lcgwhu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