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j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jun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八卦物理,管窥大千

博文

按标题搜索
中微子振荡是怎样发现的——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故事
热度 18 2015-10-14 10:11
曹俊 原载【北京日报】新知周刊,2015年10月14日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日本的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的阿瑟•麦克唐纳,表彰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证实中微子有质量。它揭示了微观世界一个全新的规律,对宇宙和天体的起源与演化也有重大影响。 从1957年提出想法,到2002年通过大气中微子实验、太阳中微 ...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22498 次阅读|52 个评论 热度 18
超级神冈:想的是A,看到的是B,做的是C
热度 15 2015-10-10 00:13
超级神冈:想的是A,看到的是B,做的是C 2015 年诺贝尔物理奖颁给日本的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的阿瑟·麦克唐纳,表彰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证实中微子有质量。它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最基本规律的认识。 A :想找质子衰变 梶田隆章发现大气中微子振荡的实验起初并不是用来寻找中微子振荡的。 七十年代 ...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29663 次阅读|21 个评论 热度 15
最新实验测量:中微子超光速吗?
热度 7 2015-8-24 14:53
2011 年意大利 OPERA 实验闹出了 【 中 微 子 超 光 速 】 的乌龙, 5 个月后发现是个低级错误:光缆没接好。在发现错误之前,大家一致认为,首先要做的是其它实验的重复验证。因此美国费米实验室的长基线中微子实验 MINOS 实验启动了时间测量的升级计划。 MINOS 的中微子由费米实验室的加速器产生 ...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5514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7
微博摘录2:BBC理论物理纪录片
热度 2 2015-8-17 16:03
2015-7-31 http://weibo.com/3223086795/CtGZK8eEX 前四个也是媒体最爱 @ 知乎大神 「当下中国有哪些反智主义的现象?」发现这个回答精确的总结了朋友圈文章的各种属性 2015-7-27 http://weibo.com/3223086795/Ct6yxuk90 @ 独立鱼 :【理论物理纪录片】有关相对论、量 ...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1055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2
日本散裂中子源的地震
热度 8 2015-8-7 00:25
在日本散裂中子源园区开会( J-Parc ,茨城县那珂郡东海村),每天一次地震,一次比一次厉害,今天 5.2 级,震中只有几公里远,房子摇晃得吱吱直响,吓得我心怦怦跳。不过日本人似乎司空见惯,毫不在意这点小震。据说日本手机会提前十四秒收到预警。十四秒不够找个安全地方躲起来,但足够从不安全的地方撤离,比如正 ...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11046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8
寻找第二种中微子
热度 7 2015-8-3 02:47
寻找第二种中微子 几年前,美国物理学会将自1893年创刊起的全部《物理评论》论文上线,并在其《物理》杂志的“焦点”栏目中回顾历史上的重要论文。几天前回顾的是 发现第二种中微子 的论文。 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梅尔文·施瓦茨与10吨重的火花室,上面显示了多个宇宙线缪子的 ...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1740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7
微博摘录1:超新星、江门中微子、五夸克态
热度 7 2015-7-19 13:25
2015-7-18 http://weibo.com/3223086795/CrGUeFXgg 科学上我们总是祈祷有 surprise ,探测器性能上总是祈祷别有 surprise 。不幸的是前者总没有,后者总有 2015-7-17 http://weibo.com/3223086795/CrzDSuhJh # 江门中微子实验 # 第 6 次合作组会结束, 13 ...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4816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7
高能粒子打靶的高速摄影
热度 4 2015-7-9 22:08
高能加速器有多高能?这是一小团质子,总质量相当于一粒PM2.5雾霾微粒($5\times 10^{-11}$克),加速到24 GeV后,打在水银喷流上的高速摄影。它的动能为115千焦耳,相当于一颗迫击炮弹。假如将0.1毫克的质子用LHC加速到它现在运行的能量6.5 TeV,能量就相当于广岛那颗:1.3万吨TNT当量。 &n ...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11321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4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