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张海霞 | 创新的课堂设计 精选

已有 4053 次阅读 2022-10-19 08:29 |个人分类:杂文评论|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题记】最近又讲了几场创新教育的讲座,看来还是很有必要再贴一下这篇关于创新教育的文章。作为在创新创业教育一线做了16年的老师,这里分享我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希望每个人能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实践创新创业。由于我主要关心创新教育,所以对创新讲得多一些,关于创业的部分正在补充完善,欢迎大家探讨。  

那我们首先来说一下创新教育和专业课程的关系。其实学校里都是按照专业划分的,每个人都是在具体的专业里,每个老师也都在教专业课,即使那些通识课也是专业的一部分,所以,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也是不可分的,更客观地说,应该是在专业教育之中融入创新创业的教育,而不是把创新创业教育单独拿出来去做一个专业,这也不成立。

就拿我本人来讲,我也不是专门教创新创业的老师,我的专业是微电子,就是现在大家很关注的中国芯的芯片,我做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与我的专业课程密不可分的。

我最开始在北大开的课是微纳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因为我是研究微型器件的,所以教学生们这些微型器件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学生们学的不错,于是我就把他们带出国访问交流,那一年129日去了MIT,很巧,赶上他们机械系的一门课2.009的结课,让我打开眼界。

首先是这个课的结课形式,在MIT最大的室内剧场,可以做1000人,票是提前三个月就预订出去的,美国副总统戈尔还给发来了祝福视频,现场非常火爆。有学生展示、投票、交流,还有乐队演出!

再来看学生的展示,这是学生从91日开始上课,三个月里组成团队完成的项目的成果展示,五花八门的创新作品,还有人现场投资!

真的很难想象这只是学生通过一门专业课在三个月里完成的任务!后来详细去了解了这门课的团队、做法和安排,真的是受益匪浅,也给自己很大的触动:MIT能够为全世界培养最多的创业企业(MIT毕业生创立的企业的GDP在全球经济体中可以排到第十位)真的不是偶然,是他们把自己的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很好地融为了一体,让学生在学校的课堂上就远远超出了同龄人!

他们的老师真的把课堂当成了启迪思想和激发创新的第一战场,从课程的设置、阶段的考核都设计好了,校内校外的指导都做到了,这才有了学生一个学期的突飞猛进。这就是学校专业课该有的样子,这也是学生和老师该有的样子:在课堂上不断地挑战学生、挑战自我、成就学生、成就自我!

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能够把自己的专业课做成这样的创新试验场,那我们的学生还愁不创新吗?学不好吗?没有学习兴趣吗?

不,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所以,学校里要搞好创新创业教育,一定搞好每个专业的第一课堂,让专业课的课堂成为启迪思想和激发创新的第一战场!

确实应该改革我们的专业课课堂,那么,具体到教学内容的设计,我们该怎么做哪些创新呢?或者我们该怎么设计创新教学内容呢?

涉及到课堂教学改革,我们首先要落实一下改革的主体,先问一个问题:

老师和学生,谁是课堂的主角?

一般来说,回答是学生的居多。

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片面强调学生重要性造成的结果。其实,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就像是联动齿轮上的轮子:老师是主动轮,学生是从动轮,没有主动轮,从动轮是不可能自己转不起来;而且主动轮的动力越大,带动的从动轮越多,同样从动轮变得主动就会带动更多从动轮。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

所以,创新教学的主动权就掌握在老师的手中,而且要记住教育需要的是真正的激发,一定要有思想的启迪,一定要鼓励开拓创新的精神,这就是在教育中最需要做的、必须要做的。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我总结了六个方面:

第一,知己知彼:了解学生,了解社会。这点太重要了,我走过了全国这么多学校,不夸张地说很多老师上课用的PPT都能十年不换,上课用的这些资料都能几十年不换,自己都没有兴趣和热情怎么带动学生?另外,必须了解社会,今天的社会形态和1020年前完全不一样,可能三五年就有很大差别,很多人不断地跟孩子忆苦思甜啊,不行了,时代不对了,讲个特别实际的例子,我家是四世同堂,我奶奶96,我小孩16,跨着世纪鸿沟。那天在家吃饭时我爸妈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说以前吃糠咽菜呀,日子多么苦,结果我小孩在旁边来一句:天哪,姥姥姥爷你们那时候生活那么健康啊,我现在哪里去找这么环保的野菜啊!我们不去了解和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进步,是不可能把我们课堂搞好的。

第二,围绕核心:提炼精华vs细枝末节,合理分配内容,一定要围绕核心,必须要提炼精华,然后避免细枝末节。我们老师其实出现的问题是我们沉迷于细枝末节中,觉得所有的细枝末节都重要,其实不是的。在教育中,我们只需要传递最核心的理念,最精华的部分我们提炼出来,必须要教,其他的细枝末节不需要那么纠结,所以你记住你所有的内容可以很多,但是每一次一定是提炼精华的。纲举目张你一定要把你最核心的东西提炼出来,而且你所有的教学相关的内容要根据这个来围绕它开展,其他东西可以回去自学,可以互相学,可以探讨中学等。

第三,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抽丝剥茧。学习一定是层层深入的循序渐进过程,循序渐进的去诱导其实是抽丝剥茧地一步一步让他找,甚至有一点设计的像探秘一样,一定要记住,不是所有的学生也不是所有的人一下就可以理解到要义的。

第四,有理有趣:举重若轻、新鲜生动,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讲故事,视频,VRAR等教学都应该用,这些新的技术新的手段用上了以后,讲课可以说要简单得很多,生动很多。改变过去传统讲课的方式,真的不是板着脸训人就可以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这种好玩的方式来把正确的理念传递下去。

第五,与时俱进:终生学习,不落窠臼同样的一个故事,我们怎么讲?怎么讲才有趣,我们一定要根据这个时代的特点丰富我们的内容。周星驰的西游记、大话西游、西游降魔这个系列很有意思,他的成功来自于他的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用上了,新的表达方式用上了,更好的讲故事的方式就出现了,不落窠臼。

最后一条是不懈努力。这一条很老套,可是它很有用,就像我刚才说爬泰山十八盘一样,都是靠自己不懈的努力,不停不停地往上走,不停不停地往上走才走到的努力做好一件事,不断努力把它做好,你的课堂总是在进步,学生也总是在进步。

这几条都非常好,可是具体在我的教学中该怎么实施?您有没有一些例子?

先来讲一个理工科的课堂的例子。看下面这张图,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课?

你看得没错,这就是乐高积木拼搭的城市模型。

它是我去MIT访问的时候观摩的另外一门讲城市规划设计的课,老师选了用乐高积木去搭一个他们喜欢的城市,在这个实体模型的基础上再去讲解和使用课上的各种理论、方法和工具来为这个实际的城市做规划。后来很多大城市跟这个老师的课堂合作,让学生在课上研究他们的城市。这是不是一个很创新的教学方式?

老师,理工科的课都比较具像一些,我们文史哲的课都很抽象,可是很难创新,比如,我就是教《道德经》的,你叫我怎么创新?

那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改变我一生的一门课,它就是我在博士期间上的《道德经》,理工科的博士生去学道德经,真的是极不情愿的,可是老师讲的第一课就把大家镇住了,这位老师就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老师,他念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后,直接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矩阵,纵坐标:天、地、人,横坐标:名、利、道,同学们请来举一个例子分析一下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在涂老师的讲解和谆谆善诱下,一节课下来,我们每个人都填写了自己的道德经矩阵,一个学期下来,一门传统的古文哲学课,涂老师把它上成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课!

他是不是很创新?当然,这是我上过的最创新的古文课,哲学课,当然它也改变了我们这些理工科学生的人生,等课程结束的时候,原本要求我们叫3000字的论文,结果我们每个人都写了厚厚一本的道德经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相关的心得体会!

我常常想:什么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其实这就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把这种课堂改革的精神传扬下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突破自己的局限,有梦想,追逐梦想,成就自我,来改变这个世界。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当下就是属于我们中国人创新创业的时代,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才知道在这个时代大潮里边我们应该努力做什么,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作为专业课的教师,我也是在这样的思考中不断地实施我的课堂教学创新的。

说说我自己在北大上的这门《创新工程实践》。它缘起于06年,刚回国的时候我一直在教微电子的专业课。我就希望我这个课上的同学们他能够稍微有点进步,小小不一样的,我就开始鼓励他们已经开始胡思乱想,我给你们找支持。开始是我一个人,后来创新的内容越来越多,我就找来了其他院系的老师一起上;等到我从MIT访问回来,我就决心把它改为一门适应面更广的通识课,于是就有了12个老师,变成全校的通识课。

2016年的春天和智慧树合作,我们把它建设成了全国第一门创新创业的学分慕课,每个学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教务处选课,拿学分。2016年一共300多所高校将近8万学生,扩展到全国30个省份。2017年这门课入选了国家第一批开放精品课程,6年下来我们的选课将近80万人,分布在全国各省市的700多所高校选了这门课。

为了促进课堂的异地教学效果,我们做了很多慕课的创新:全程直播、异地互动、微信交流、网络评论、弹幕参与、作业项目展示等等,充分地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达到异地同堂的教学效果。

我们还在全国近百所高校建立了iCAN创新实践教育基地,和本地的老师们一起长期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落地。

通过课堂与iCAN比赛的衔接,形成了“赛课合一”的创新教育模式,实现了第一和第二课堂的无缝衔接,极大地促进和调动了师生创新的积极性。

记得是2016617日春季课程结束后,课上的一个学生半夜激动得睡不着觉,18日凌晨两点多给我发的邮件:

“老师,创新工程实践这门课上我们做的太有趣了,感觉这门课十分有意义,教会我很多在其他课上学不到的东西。昨天结课的时候,我想这是我上过的最独一无二的精彩课程,谢谢你给我提供这样的机会,说我能够接触这么多好玩有价值的东西!”

让每个人走上创新之路,这就是创新教育的意义,这也是教师的价值!

当然,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做的这一点努力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也需要做,但是一口吃不成胖子,中国的创新教育也不会一下子就成长起来,需要我们长期努力。从过去十多年的经验教训里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就是一定要自信,不仅是教育学生要自信,我们老师也要自信,相信自己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对于大多数人,习惯了完成任务的工作方式,这是很不利于创新的,因为只有从内到外的突破才是新生!创新教育也是一样,只有我们自发自觉不能停地想改了才会真正地落实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第二就是要坚持,凡事都是需要坚持才会成功的,对于创新教育更是如此,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支持创新的,而我们如果不坚持推动自己去做的话,一时的冲动和昙花一现,很快就会被习惯势力推回去。所以,创新教育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最后,一条就是一定要有梦想。我这里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探讨一下我们每个教师心中那若隐若现的梦想。《大唐玄奘》是2016年五一前后上映的,讲了不骑白龙马的玄奘16年西行作为一个留学生最后取经回来的故事。我抱着支持国产电影的态度去看了,看到这一段,黄晓明经过一通的磨难,这个终于到了纳兰陀寺,跟这个梦中都在想他的高僧见面了,两个人就开始对话:bulabulabula……谁也听不懂。

这时候我旁边坐那的那对小年轻说话了,小男孩就跟那小女孩说:你说他俩说啥呢?说的既不是英语也不是汉语,我怎么都听不懂了,这印度难道不是一直应该说英语的吗?

当时听到这句话,它像钢针一样直接刺痛了我!我说我如果是印度人,我当场就自裁了我活不下去啊,你想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一样,5000年连绵不断,不仅仅为全世界贡献了佛教,伊斯兰教也是有它重要的贡献,还有泰戈尔这样的诗人,拉马努金这样伟大的数学家……可是在过去的一两百年里面,它不先进了,被别的文明殖民了,教科书改用英文了,所以在全世界的年轻一代中已经开始说:难道印度不是应该说英语吗?!这是多么大的侮辱和讽刺啊!

其实,同样是古老文明的传人,印度人和我们一样,都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希望自己的民族能够复兴和强大,这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只是有的人勇敢地说出来,有的人含而不露。可是它若隐若现就在那里啊!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我那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被刺痛了!我想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如果我不努力,如果不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真的变好,继续往前向前发展的话,我们的国家有一天也可能会被殖民,我们的母语有一天也会被边缘化,我可不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几百年以后经过出土文物考古,然后才发现原来这片土地上人说过汉语啊,那真的是死都不能瞑目!所以,今天中华文明复兴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为了这个伟大的梦想早日实现,我们必须要拼命努力跑好这一棒!

其实,这样想的人不只是我,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人,比如这一位是我单位的领导王阳元院士,我2017年1018号的时候请他去给iCAN十周年写幅字,他写了一幅字,他说:“张海霞,我最想对你说的是,创新,奉献祖国,改变世界;创业,实现梦想,成就人生!我当时就跟王老师说:王老师,真是知我心者非你莫属。为什么如此拼命、如此努力地要去推动这样的一个事业,我想的就是您所说的这个话,我们一定要让每个人有梦想开始成就自己的人生,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国家好起来,我们改变这个世界才有意义。

还有我的博士导师--杨叔子老师,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我跟他老人家说起这个故事,杨老师在王老师的话后面加了一句:创造,让华夏文明再站到世界的最前面!

没错,就是这样,我们都是老师,奋战在教育的第一线,只有教育,我们才能够把创新融入到民族的血液中去,让每个人都成为创新人才。这时候我们才有希望实现伟大中国梦,中国影响世界才不是梦!

这是我写在《创新工程实践》序言里的话。

亲爱的朋友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在教育的第一线开始实践这样的信条:自信,坚持,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地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一代又一代传递文明的接力棒让中华文明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灿烂辉煌的文明,

从每堂课的创新开始,相信,YesiCAN

教材.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9-1359992.html

上一篇:张海霞 | 女儿的雪地靴
下一篇:​张海霞︱创新就是摸黑登珠峰

7 郭战胜 杜学领 徐芳 吴斌 康建 胡泽春 史永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