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伊春空难看伤亡 精选

已有 6390 次阅读 2010-9-13 05:59 |个人分类:逃生常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消防, 逃生, 伊春空难

伊春空难看伤亡

笔者继续关注伊春空难。从各方面报道的经过来看,坠机本身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处于最前部驾驶舱的机长和助手都没有死亡,可见冲撞并不激烈。),前面几次颠簸是碰到树造成的,最后一次停下来已经没有很大的动能了。但是由于油箱破裂,导致的漏油,被发动机或其他热源所点燃,引爆了油箱的雾状燃料(因为颠簸造成),形成小型爆炸,造成火势失控。虽然逃生过半,逃生过程仍有不足,这里深挖广探,就是要搞清楚,群体灾难是如何造成的?

为何防撞?

这一次的伤员中,主要是烧伤和皮外伤,至少有一位是腰椎骨折。这里有两种可能:飞机撞击和逃生损伤。笔者估计是后者,因为飞机撞击是对所有人同等的冲击,只有一两人受伤,说明撞击不大,或者安全带正常发挥作用。那么为什么会受伤呢?因为恐慌,处于恐慌之中的个体,忽视逃生过程的潜在危险,跳楼摔死,跳水淹死,摔跤踩死,是发生群体恐慌的典型症状。吉林中百商厦失火事件中,跳楼受伤的特别多,就是恐慌的作用了。一个不受恐慌作用的逃生者,会看清地形,准备好姿势,利用好手头的工具(如床单和绳子),减少高度的危险。而恐慌之中的人,无暇他顾,从一个灾难跳入另一个深渊,令人扼腕长叹,为何不多看一眼呢?逃生效果在于多看一眼。

为何防爆?

航空煤油和水箱里的抗冻剂一样,一般情况下很难点燃,但是在气雾状存在时就有爆燃的危险了。 喷气式发动机为何选用煤油而不是汽油呢?历史的偶然。喷气式发动机是二战期间由德国和英国分别研制的,为了避免使用当时供需紧张的军需品汽油,不得已使用当时的副产品煤油(当时主要的照明用油,因此是民用品)。所以一般情况下,煤油比汽油安全,但是不能碰撞,撞击下的煤油形成油雾,其危险性就接近汽油了。

自从纽约上空的TWA800爆炸以来,美国航空界一直在讨论给油箱惰性化的问题。军机一直是使用氮气惰性化油箱的(当飞机靠近战区的时候,高压空分机开始工作,把空气加压,通过分子筛,排除氧气,高浓度氮气用于惰性化油箱),这种分子筛技术日益成熟,完全可以用于大型飞机的油箱保护。大概是2008年以后的大型飞机,必须装空分装置,惰性化油箱,主要用于高空降落那一段的高危时段,由于压力变化,油箱上部的空间会短时进入可燃范围,有爆炸的危险。2007FAA航空安全会议上的主题之一就是油箱的安全性。可能巴西产的E190不是大型飞机,也不需要在美国国土运行,所以FAA的规定管不到它的头上。

逃生时间?

从坠地到爆炸发生的时间是多少?对于宜春坠机事件来说是10来分钟,这是根据当事人张新海的观察。他打开安全门用时2-3分钟,是第三个跳出来的,跑了100米之后,才发生爆炸,其间只有1/3不到的人,靠自我的力量进行逃生行动。

另机场消防队2台泡沫车6名队员,在2150分发现飞机,应该就是爆炸发生的时间了,距离坠机12分钟。

机场逃生最忌讳的是携带行李,也许个人物品重要,但生命更在乎分秒。在这12分钟当中,只有27人是靠自己的力量逃离现场的。

为何伤亡?

一般观众认为坠机事件中能有一半人逃出来就不错了,笔者对航空安全知道一点,深知飞机上的多重保全保护措施。因此,喜欢琢磨为什么伤亡率那么高?为什么不能像华航在冲绳那霸机场那样全体逃生?为什么我们没有做到全部逃生?

看一看事故发生的时间线就知道经过和结果了。最后一次通话是2135分,坠机事故发生时间是38分,机场方面在41分发出警报(但有说法是7分钟无消息,误差1分钟),机场消防队的2台车6名消防队员(配置似有不足,无法救人)花了9分钟找到失事飞机(爆炸已经发生,找到飞机当然是毫无悬念的事情,所以爆炸发生在2150分,距离坠机12分钟,这是最安全有效的可利用逃生时间),立即动手泡沫覆盖(油类火灾,一定要用泡沫隔离,否则灭火效果不好)。位于市区距离机场大约9公里的市消防队在22时许接到警报(报警有10分钟的延误,当时在机场的消防总队长没有说话,或者是因为市长在侧,或者是因为完全不了解情况),2210分到达现场开始进行救人行动(机场消防方面只有6人,没有人手救人)。全部乘客96人中,完全靠自己能力逃生的是27人,身陷火场的有69人,被宜春市消防支队救出的是27人(他们在爆炸发生20分钟之后到场,还能救出那么多人,说明什么?说明火场伤亡并不是马上发生的。),死亡42人。受伤者大部分是烧伤,个别是撞击受伤(个人逃生常识有待改进,问题在于个人的恐慌敏感性。常识和训练有助于降低恐慌程度,减少意外伤害)。上述说法,是笔者认可的事故发生经过,从中可以看出救人环节的很多失误。另外有些公布的时间有很大的冲突,误差20分钟以上,有明显的篡改痕迹。

为何同死?

5位乘务员中有一对夫妻没有活下来,还有一家三口都没了。这是符合火场人类行为学规律的现象。人类再入火场,主要的理由就是亲情。有人因为逃生中丢了太太而失意自杀,也算在火场的伤亡人数中(大概是1942年美国椰林俱乐部大火)。我们不要谴责火场中的寻亲行动,那是人类的本能和常态(大兴安岭大火中有人因此而判刑(或丢官),这是违反人伦的)。就此而论,让夫妻在同一架飞机会影响他们执行(救人)任务。在群体场合,如果子女与父母分开,会大大降低逃生的效率,人群呼来唤去,乱成一团。统计规律表面,再入火场的大多数都是寻亲的成年男人,这是生物群体保存繁衍的必要。安全工作者,最怕这种人,因为逆流行动降低了整体的逃生效率,我们还得为他们准备消防队员,以便接应他们。

逃生三关

空难发生了,人们需要通过三关才可以逃生:撞击关,烟毒关和烧伤关。避免撞击主要靠安全带和临时的防撞姿势,人体有很多弓形结构,本来就是为防撞而进化出来的。对坠机这种额外的风险来说,还要保护头部和脊椎,其他都是次要的,可以牺牲的。这时候,人的本能反应往往很有效。限于专业,笔者不敢在这一领域多说,言多必失。

我的《烟气毒性学》这门课是英国医生David Purser流窜美国(暑期短学期)时教的,对火场烟毒体会可能比大多数人深一点。一氧化碳中毒的普遍性(燃烧剧烈则供氧不足,导致一氧化碳大量生成)和氰化氢中毒的急剧性(氰化氢HCN是燃烧含氮有机物的产物,人体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是美国消防队员在火场牺牲的首要原因。央视大楼大火中唯一的牺牲者,可以肯定是HCN中毒)是火场逃生模型的两个主要控制参数。其他刺激性气候和碳黑(soot),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会影响逃生者的识路能力。也就是说,吸多了,东西南北就分不清了。

和一氧化碳气体相比,氰化氢溶于水,口罩过滤烟黑,这是我们在火场中使用湿口罩的主要原因。没有口罩?任何织物都可以当口罩用,撒泡尿也可以湿润一片布,只要你懂得火场烟气的危害,就会这么做。深圳舞王大火中,生者与死者,就差这样一片(尿)布。另外,如果没有尿布,你就得把头低下来,降低口鼻,避开烟气(因为烟气轻,一定漂在上方)。最好是弯腰逃生,次好是当乌龟,地上爬着走。吉林中百商厦大火中,有位赵大爷(?),就是如此逃生的。乌龟不可耻,逃生更光荣。

有人也许问,飞机上所有设备都经过阻燃处理,为什么还会燃烧呢?所谓的阻燃,只不过对于小火源有效,用火柴很难点燃。只要点火强度高,铁杆也能当柴烧。而且,所有阻燃材料,大体是溴系或磷系化合物,烟气毒性大,燃烧不完全,烟多难识路,逃生增困境。瑞航在加拿大的失火坠机事件,是航空界最著名的一次空中火灾(不是张丕林纵火的那一种,而是真正的电气失火),笔者前面的博文有描述。

另外,那些火场烧伤者,大部分是自己身上的织物引来的火焰。织物可燃性判断,大体天然材料(如毛料)比化纤织物阻燃,织物越薄越危险。按照传热学常识,空气的导热系数最低,所以薄型材料无法向空气散热。光受热不散热,自身升温很快,点火很快,蔓延很快。厚型材料,需要整体温度都升上去,传热需要时间,因此点火速度慢,厚度有一定的阻燃作用,这是相对而言的,但分秒之差,对人体来说就是需不需要住院治疗的差别。想一想上海商学院大火中几个跳楼的女孩子,如果不是睡衣招火上身,也不至于惊慌失措如此啊。长袖当歌更招火,衣裳轻薄难挡灾。

有人也许要问,为何那么多英雄事迹你看不到,就看到不足和缺陷?不错,我在火场从来看不到英雄行为,看到的都是正常的逃生反应和非正常的常识缺陷。逃生者也是受害者,他们的逃生经验,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值得我们安全工作者深入研究。只有那些缺乏常识的科盲和挥舞道德大棒的伪君子,才会对“让领导先走”这样的谣言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对他们来说,逃生没有道德重要,常识没有勇敢管用。是这样吗?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以人为本,任重道远。

有道是,亡羊之后说补牢,空难过后看逃生;火场伤亡需深究,理论实践变常识。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362489.html

上一篇:说说空难的逃生
下一篇:地下煤火何时休?

9 唐凌峰 赵明 潘书生 罗帆 朱金颖 董仕勇 吕喆 李学宽 丛远新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