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冷相气候说高温 --- 当前高温的气候贡献

已有 4535 次阅读 2014-7-22 02:52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全球变暖, 环境温度, 消防文化, 冷相气候

冷相气候说高温  --- 说说当前高温


 

最近国内气温一片标红,这时候我再说目前是冷相气候,肯定有人说我是白痴。问题在于,目前的高温是由于空气缺乏流动性造成,这是国内多雾霾(大气层清污能力降低),也是国内多高温天气(因为水蒸汽缺乏流动性)的原因,所以我得到的结论还是冷相气候。

自从1998年全球测得最高温度以来,世界环境发生全球变暖还是变冷一直争论不休。我是坚定的反对全球变暖学说的人,关键在于,我知道全球水蒸汽对于环境温度的条件作用非常巨大,远远超过环保工作者戈尔之流的想象力,环境的二氧化碳是在增加,可是60年下来,不过从350 ppm增加到400ppm,这一点差距,对于大气层环境当中的水汽而言不值一提。

举几个例子,中国的高温城市,不在于位置,比如广州和三亚,因为多风多流动性,从来不会产生高温。而中国的几大火炉,不论是民国时期的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还是解放后的四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长沙/南昌。第四把交椅到底是长沙还是南昌,仍然未定。两者都是古代的云梦泽地区,都深受水源湿度的困扰,所以都会有水蒸气吸收阳光过度的困境,因此都有发展成火炉的潜力。人教版地理教材采用南昌,大概编者有一位南昌人,对家乡气候不胜苦恼。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有七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长沙杭州南昌福州。这样,火炉潜力股都上榜了,谁也别争了。

请注意这份七大火炉的名单,它们上榜的重要条件是因为靠近水源、环境湿气大,大气层所有气体当中,氧气和氮气对阳光是透明的,根本吸收不了热量。能够吸热的,就只有水汽和二氧化碳。所以,湿气大的地方,必然温度高,这是物理学当中的选择性辐射吸收原理。那么,为什么我们平时感受不到高温呢?因为水边空气也经常多(蒸发)流动,所以对流换热把水蒸汽的吸热效果降低,于是正常气象条件下,我们在这些城市感受不到极端气温。

问题在于,气候是有周期的,60年的气候周期,30年暖相,30年冷相。暖相多大风,冷相多雾霾。多雾霾的时段,也是缺乏流动性的时段,也是很容易产生气象高温的时段。为什么这样说呢?历史上有一些案例。比如重庆火炉的称号,最早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发现的,成大於淳熙丁酉(1177年),自四川制置使召还。取水程赴临安,因随日记所阅历,作一本小书,即其还乡游记《吴船录》,其中记载了对重庆的印象,乃在一大磐石上,盛夏无水土气,毒热如炉炭燔灼。这说明当时的气候是极其炎热的,范成大坐船出川,无处可逃,更是暑热难当。可是就在公元1178年冬天,北方寒流把福州的荔枝一夜之间全部冻死(国史3000年,这样的寒潮只发生过2次),所以竺可桢据此推断,当时是典型的冷相气候。浙江人袁采在他的《袁氏世范》中,对防火问题千叮咛万嘱咐,显然都是对付冷相火灾的点火问题。因此,环境高温未必是暖相的标准,有时恰恰相反,这是冷相气候高峰年的标志,也意味着雾霾危机的高峰时段,因为大气层缺乏流动性。

 

上述七大火炉,也把中国所有城市当中最受到火灾困扰的城市一网打尽。说起火灾历史和消防文化,杭州第一(因为做过首都,多水多风,因此暖相冷相气候都会产生大火);福州第二(因为雁荡山开发晚,木材多,价格低,所以木制建筑多,燃料负荷高,导致城市火灾多);第三第四是武汉或重庆,两者的共同特征是三江汇聚之地的移民城市,交通发达,意味着木材廉价,所以城市的燃料密度高,火场负荷大,历史火灾多。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可能开发早的武汉三镇在火灾记录上更胜一筹。但是重庆多山,由于火灾蔓延的壕沟Trench 效应,所以重庆发生的城市大火更惨烈一些。消防文化的最后三名是长沙、南昌和南京。长沙的湿度,曾经让贾谊早夭,不是吓死,就是瘴疠。南昌的湿度,让始建于653年的滕王阁至今重建28次,其中大约有一半是因为火灾。南京的湿度,我就不说了,那是我家乡。南京的火灾,主要在南北朝时期,每30年来一次大火,比动物的迁徙还要准时。自从朱元璋开建明故宫,已经填掉一大片湖面水域,否则六朝古都还要潮湿闷热。

 

戴蒙德认为,地理条件决定一切,在这里,他没有意识到地理条件需要和气候变化相结合,才会产生各种自然灾害,而人类社会应对这些自然灾害的过程,就会形成我们的文化。中国古代是没有文化这个概念的,这个概念和消防一样,又是日本人,借用《周易·bì卦》:“彖曰: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给日本人,也给中国人,引入了西方的文化观念。其实我们的老祖先,早就认识到了,天文变化,会带来时变;应对时变,会导致文化。笔者最近所关注的,就是当地的地理条件,是如何通过响应气候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地方文化,当然,我只关心消防文化,就是人们的关于火灾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当地的水源供给,是导致当地消防文化的重要线索。一切的人类文明,都离不开水源啊,所以我的发现似乎永远正确,不值一提。发现水源重要,当然不值得研究;发现水源对消防文化的重要性,似乎还没有人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姑且从之。

 

 

 

 

昨日新闻:

 

719日,山西太原一游泳场游客爆满,犹如“下饺子”。当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华北中东部、黄淮、江淮、江汉中东部、江南大部,以及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地区、广东东北部、重庆、新疆北部及吐鲁番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部地区可达40℃。中新社发武俊杰摄  


  中新网720日电中央气象台72018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明天白天,华北中南部、黄淮、陕西关中地区、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四川东部、重庆以及新疆大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河北东南部、山东大部、河南大部、陕西关中地区、安徽东部和北部、江苏西北部、浙江北部、福建中部、江西大部、湖南东部、重庆中北部以及新疆北部和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达40℃。

  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813577.html

上一篇:说说湖南多大火的气候背景
下一篇:关于中国科技落后的个人看法

2 李健 王春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