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说说高雄大爆炸 精选

已有 9104 次阅读 2014-8-1 23:31 |个人分类:消防析灾|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燃气爆炸

说说高雄大爆炸

 

刚刚去听了一下关于高雄大爆炸的报道,提到“当地民众发现瓦斯气味,当地消防队员用喷水降温的方式处理,几个小时之后发生大爆炸”,我立刻意识到消防队员的失误。应对气体泄漏问题,光降温是不够的(控制火源或点火),控制氧气浓度也不行(控制可爆性,explosibility),关键是要降低可燃气体浓度(控制可点性,Ignitability)。

对于燃气泄漏问题,这是开放空间的可燃性问题,无法控制环境的氧气浓度(环境氧气浓度为20.95%),只能通过稀释燃料,让燃料达到不可点燃的程度,才算真正达到环境安全的,可以任意排放的程度。那么,决定气体可燃性的临界浓度是多少呢?从丙烯的燃爆三角形,我们可以推导临界浓度如下。


1. 丙烯的燃爆三角形(原始数据来源于Zabetakis的1965年的BOM报告)。

根据极限氧量直线(Limiting Oxygen Concentration,LOC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我们可以得到在封闭空间的临界氧量大约是0.115,也就是说,如果把封闭空间的氧量降到该LOC值,封闭空间引入燃料之后,仍然不可爆(可爆意味着空气支持火焰蔓延)。该LOC值的另一种说法叫做ISOC(In-Service Oxygen Concentration),是空油箱引入燃气之前需要达到的氧气稀释浓度。在该浓度之下,空气对燃料而言是不可爆的,可以任意引入燃气而不必担心爆炸的危险。该临界浓度与燃料性质有关,与燃料浓度无关,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参数。

根据极限燃料直线(Limiting FuelConcentration, LFC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我们可以得到在开放空间的临界燃料浓度是0.058。也就是说,如果把燃料的浓度稀释到给LFC之下,就可以安全排放到空气中,因为在该浓度之下,点燃需要的氧气浓度是0.2095(环境氧气浓度)之上,也就是说,空气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氧气让稀释后的燃料点燃,于是稀释后的燃料就安全了。 该临界浓度与氧化剂性质有关,与氧化剂浓度无关,也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参数。

所以,拿燃爆三角形来认识消防队员的应对措施,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冷却作法,仅仅是冷却,防止当地点火,而没有经过稀释的丙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逐步稀释到化学当量比浓度,产生预混火焰的爆炸问题,这就是大爆炸的原因了。通常台湾的环境湿度高,湿度对混合气候有阻燃效果。可是入夜之后,环境湿度是降低的,降低湿度有助于燃爆的反生。

燃气爆炸的威力从哪里来?来源于燃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如果燃料多余,多余的燃料降低反应温度;如果氧量多余,多余的氧量(以及相应的氮气,即多余的空气)吸收热量,降低反应温度。如果燃气与氧气的比例接近化学当量比,燃料与氧气都不多不少,刚好完全反应,此时产生的破坏力最大。如下图所示。

 

2,最低燃料浓度附近(98%LFL)的丙烷火焰蔓延(这是燃爆Deflagration)。

 

3,燃料可燃浓度上限附近的丙烷火焰蔓延(这是燃爆)。

 

4,燃料在化学当量比附近的丙烷火焰蔓延(就是爆炸, Explosion)。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816505.html

上一篇:说说王恭厂大爆炸
下一篇:说说粉尘大爆炸

10 刘全慧 黄永义 杨宁 王恪铭 宋泽阳 陈铁喜 李健 王智文 赵广立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