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说说尚雅酒店大火的火灾特色 精选

已有 5644 次阅读 2016-2-1 09:51 |个人分类:消防析灾|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尚雅酒店大火, 火灾特色

说说尚雅酒店大火的火灾特色


   看到尚雅酒店大火,我立刻注意到这一次火灾的不同寻常之处。在调查报告没有正式出来之前,我避免讨论失火原因,在这一次失火的场合,失火原因是次要的,任何点火都会达到如此的结果,因为存在一些特殊的特征。这里分析一二。

   为什么大火蔓延这么快?首先,这是壁面火灾蔓延,本身就是非常容易蔓延的一种。在壁面上的火焰,由于浮力一直向上,所以火焰向着新鲜的燃料倒伏,这种倒伏的火焰发出强烈的热辐射,用于预热新鲜燃料。所以,壁面火灾的蔓延非常快,这是常识。我国古代有一句话非常符合这种蔓延条件,《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星火燎原,是有前提的,第一是燃料干燥,可以快速点燃;第二是有风,风助火势倒伏,可以预热燃料。当干燥条件与风助条件组合起来,就是火焰蔓延的前提条件。对于壁面蔓延的场合,导致风助蔓延的是浮力,因此垂直蔓延迅速。

   其次,最近的寒流,导致环境湿度大跌,风干物燥,对于此次大火的发生有重大的贡献。马可波罗和利玛窦到中国,很纳闷的一件事是中国木材建筑太多,按照常理,中国的消防事业应当极为发达才对,实际上没有,因为中式木材建筑有环境湿度的保护,所以火灾蔓延慢,易于控制。如果不是因为八国联军的偶然出现,1902年(已经晚了200多年)发生的中国消防出现得还要晚,因为整个社会都仰赖湿度和密集人口进行防火,西方消防制度实在是不必要的。由于中式建筑或社会对环境湿度极为依赖,所以,当环境湿度发生变化时,很容易产生大灾。比如独克宗大火,就是典型的环境湿度变化带来的重大灾情。中国社会动不动就搞宵禁(今天的流行语是“战备”或“APEC蓝”),与中国的气候特征关系很大。一旦发生气象条件的改变,中国社会就需要动员防灾,这是地方特色。

   第三,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火灾仅仅局限在拐角部位。有人说,这是其他部位没有燃料,所以火灾没有蔓延出来。不对,应该说如果火灾蔓延出来,燃料立即会开始供应。火灾局限在拐角,这是一种特殊的燃烧现象,在平台之后的流场会形成一个漩涡,这个漩涡会把火焰或能力局限在内部,形成持续稳定的驻定火焰。有燃烧器特地设计成这种台阶结构,就是为了利用这种漩涡防火熄火。在灭火工程领域,尤其是是航空发动机的灭火剂,需要经过平台火焰的测试,如果灭火剂能够被漩涡卷进去,完成灭火,就通过测试。很多灭火剂通过不了,比如细水雾,细水雾粒子有动量,少扩散能力,所以突破不了流动结构,被旁路了,所以航空发动机的灭火,是不能用细水雾的,因为内部拐角多,形成的灭火剂流动死角,难以扑灭。所以,尚雅酒店大火,失控的很重要原因是建筑外形设计,在大气层的边界层当中,形成了一个流动的死角(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是有利蔓延的),这个死角相当于驻定漩涡,把外界的干扰(大风)隔离,形成独立的火灾环境,相当于炉膛,因此蔓延快,救火不易。

   那么,既然救火不易,为什么灭火很快?因为燃料烧光了。这一次火灾与上海大火的很大不同是发生在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很讲究防火门的密封作用,没有上海民居高层的穿堂风(民居居民不注意随时关门,而商业建筑的防火门是自动关闭的),火灾很难蔓延进内部。所以当燃料烧光之后,火焰自动熄灭了。当然,消防队伍的作用还是有的,对于这种快速蔓延的场景,只能防止临近区域的蔓延,直接扑灭是没有用的,过火就算损失了。

   为什么没有伤亡?这是火场行为学原因。通常人们逃生的时间,来源于两个贡献,一是逃生决策时间,所谓的Pre-movementTime;二是逃生行动时间。对于特定的建筑设计,火场行动时间是固定的,在设计规划阶段就已经确定;关键是逃生决策时间。如果大家毫不怀疑报警器的报警声,或者看到了火焰,就不存在逃生决策时间,所以尚雅酒店大火缺乏伤亡的关键原因是,大火发生在晚上620分,所以房间里很少有人,有人也逃生决策很快,因此没有伤亡。最著名的酒店大火,死亡84人的美国MGM大火,发生在星期日上午8点;死亡类似的韩国大然阁旅馆大火,也是发生在星期天的早晨。所以,酒店大火的伤亡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生的时间(即火场人群的反应是否恰当)。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953810.html

上一篇:小议重大事故背后的人祸论
下一篇:说说油罐车的​爆炸

7 黄永义 李亚平 李健 代恒伟 刘全慧 zjzhaokeqin neilcha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