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F2009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CF2009 光学薄膜,SAXS,多孔材料

博文

春草生 精选

已有 6645 次阅读 2022-5-2 01:23 |个人分类:原创文学|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5Q2A1289.JPG

春草生

作者:锦瑟无端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自古以来,有识之士莫不慨叹人才难得;从古至今,饱学君子多数无奈怀才不遇。正如上面这句出自西汉淮南王抑或门客的《楚辞·招隐士》,也不知是淮南王刘安为招徕贤能所做,也不知是其门客因不得重用而感慨。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

  古人大概用桂枝比喻美德,王孙、君子为了追寻美德而退隐山林,急需人才的帝王将相则殷切盼望他们归来。春草已经萋萋而生,有双关之意,一来表达“王孙已经走得太久了”,二来表达“自家的地缺乏耕种,已经长满了草”,前者是盼望归来,后者是责其失职。

  如果站在怀才不遇的角度,这诗句也讲得通,但是这山和这桂枝就不是隐居之意,而是代表了朝廷或诸侯或门阀和功名,所谓“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入世建功立业。然而,仕途险恶正如山林中毒虫猛兽、人世间魑魅魍魉频频出没,虽然王孙已经奋斗了很久,却依然寸功未建,可是家乡的田园已经久未打理而春草萋萋了。

  甄教授这些天一直在琢磨这首楚辞,于是在传统解释外又品出了一种落寞和艰难,自己虽然位居教授,但是这些年的科研经历让他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可能终一生而一事无成,成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文人”。甄教授不光担心自己,也在担心好友狄总,狄总放弃了舒适的科研岗位去创业,相当于退隐于市了,市场就像山林,险象环生,每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生活也不知道狄总是如何挺过来的。

  早上九点,门铃应声而响,是修理椅子的木工师傅到了。甄教授有一套西式餐桌椅,椅子的布面磨坏了,有人专门更换,这不,约了师傅周末来修理。

  修理师一口典型的四川话,“大哥,您这椅子啥时候买的,做工相当好,都是烤漆,榫卯结构,造型也好看”。

  甄教授很开心有专业人士夸他的椅子,“这套桌椅大概有16年的历史了,当时就价值一万多,很结实,就是布面脏了,有两个都磨破了,我也舍不得换,我这人很念旧,我没想到还真的有人可以帮我换布面”。

  “我以前在沙发厂工作,后来沙发厂效益不好,我就辞职自己干。我带工人干活,我老婆管进出料,养家糊口没问题,大钱挣不了”,修理师熟练地在地上裁剪着聚氨酯人造革,“我十几岁初中毕业就从家乡出来漂泊,1996年来到这个城市,就扎根在这里了,三个孩子,两女一男,大女儿在这里工作,二女儿在北京工作,儿子上高中了,我们这些人没文化,结婚早,早早就当外公了”。

  由于不是同一个阶层,考虑问题的角度自然不一样,甄教授和身边的人习惯于“高屋建瓴”地谈论国家大事、国际局势、社会问题,但是对于修理师这样的工匠阶层并不了解。“那你干这个工作活多不多啊?万一哪天没活干怎么办?在这里买了房子没有?”

  “你放心,活多的很,今天上午给你干,下午还有一家,一天挣三千元,我们也不开发票,全部现金交易,收入还行吧。现在的手艺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宁愿在抖音上摆拍那些无聊的搞笑视频,也不愿意出点力学手艺,所以我们不会失业的。我就凭两只手,在老家买了大房子和商铺,准备干不动的时候回去开个小店,在这个城市也买了一套房子。这些年供养出来两个女儿,剩下的任务就是给儿子娶媳妇,然后我就完成任务了,我们这些人生活到这种程度,就很满足了”。

  这番话让甄教授陷入思考。父母究竟应该期待孩子什么?究竟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安排?现在的教育几乎让全民陷于焦虑,究竟为何?

  优秀的父母生下的孩子大概率不如父母,这是概率决定的,但是大多数父母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孩子一般甚至不行这个可能的事实,一味地逼迫孩子,实际上是为了父母的虚荣心。还有一部分父母自己人生比较失败,就不允许孩子“失败”,父母的自卑心理也是孩子的枷锁。想想看,对孩子未来焦虑的父母是否有些虚荣和不自信呢?行行出状元,为什么非要让自己的孩子走独木桥呢?其实谋生不难,只要有一门手艺就行,比如,一般电工一天工资350-400元,强电电工500元。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做工匠?凭什么过“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父母好逸恶劳的思想会造就啃老族。你不是非要让我进体制内工作吗?好啊,考研,考编,一年又一年,反正你们养我,这是你们要求和希望的啊,我不是从小都在按你们的安排生活吗?所以,家里出了啃老族,家长一定是自负其责。

  一上午,严格说来是三个小时,修理师把六把椅子的布面更换成了更加耐磨的仿皮面料,易于清洁,手感更好。甄教授草草吃了午饭,去见一个考博士的学生柳乐乐,这个学生本科和硕士都是985高校,这样的学生甄教授已经好些年没有碰到过了,必须重视。

  在办公室里,甄教授有好多书,自然科学的两柜子,文史哲的两柜子,科学是饭碗,人文是爱好。柳乐乐眼里闪着亮光,“老师,您有这么多书!都看过吗?我们年轻人现在很少看书了,除了考试用的那几本”。

  “科学方面的书一般作为参考,在遇到困难时,要知道去什么地方查找,所以大部分不需要通读。人文的书每一本都是一个思想体系,只要开始了,就要读完,否则就是白费功夫。你要是喜欢,可以借阅。对了,你在广东大公司干得很好的,为啥要回来?”

  “我父母希望我回来定居,离老家近。可是现在这份工作我觉得毫无前途,因为科学道理说不清楚,技术路线就没有依据,应用就不可能,公司里的人整天阿谀奉承老板,效率低下,干下去是浪费青春,所以才想着再考个博士”。

  “可是,你万一考不上呢?因为目前的招考制度极不合理,导师在招考上没有任何话语权,靠几道不一定靠谱的考试题根本不能选拔出来适合做科研的人,学生的毕业责任却全都归于导师,这样权责严重失衡的招考制度会出现很多啼笑皆非的结果。博士面试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发现考生对科研的热情,以淘汰那些只想混个学位的人,可是有些评委却把面试作为炫耀自己知识的场合,动不动就对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提出负面评论,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被选作评委,就要对面前的学生负责任,也要对未能到场的导师负责。就拿你说,我觉得你有点钻劲儿,这是科研人员应有的素质,但是可能会让面试评委感到不舒服而给你打低分,评委们也不见得都内心敞亮”,甄教授推心置腹地讲。

  “就是啊,我面试的时候一直试图给评委解释我们这个专业对材料的考虑和设计,而评委却一直认为我对物理不懂,于是我的解释就变成了狡辩。万一我考不上,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干自己不喜欢的事,要么重新找工作,我很纠结”,柳乐乐的纠结其实很多硕士都有。

  甄教授对此也无能为力。教育的最大功能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给学生选择的能力和方法,这一点恰恰没有学校重视。

  甄教授有点疲惫,戴上蓝牙耳机听听歌曲。回想一下今天见到的两个人,初中毕业、快快乐乐的家具修理师,一年挣五六十万,从不焦虑;硕士毕业,一路学霸,一年挣十万,年纪轻轻,纠结于在哪里工作,干什么工作,要不要深造,深造之后如何发展,等等。也许是智者多虑,聪明人经常会陷于困扰,但是我们的年轻人的困扰有点多。

  《楚辞·招隐士》后面还有几句,甄教授一直觉得其中描述的山林挺吓人,不管是真的隐居之地,还是中隐于市的创业者狄总,抑或大隐于朝的文人官员,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回归自己的内心恐怕才能不负春草萋萋。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该科研则科研,该创业则创业,该服务人民则服务人民。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3939-1336590.html

上一篇:老孩子的考研
下一篇:硕士后

22 武夷山 康建 曾荣昌 梁洪泽 李宏翰 郑强 孔玲 宁利中 吴斌 杨正瓴 周军宜 徐长庆 张叔勇 王安良 刘全慧 李学宽 孙颉 张勇 陈新平 穆仕芳 朱晓刚 程少堂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5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