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ilesun 文献管理 信息分析 科学计量 思维科学 头脑风暴 仪器共享

博文

说说科学网的定位和发展战略

已有 4583 次阅读 2010-10-7 12:30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交流, 合作, 科学传播, 共享, 科学研究


科学网借助其正统的出身和强大基础,成为国内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必来之地。也是广大社会大众了解科学的窗口,在科学传播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有目共睹的成就,在此不多说。这篇博文我想说说我对科学网今后发展的一点想法。此文仅代表个人意见,也未经过深思熟虑,不妥之处请指正。

我看现在的科学网更多的依然扮演科学媒体的角色,为大众提供了解科学的窗口。同时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我觉得这和科学网的媒体出身是紧密相关的。我觉得科学网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科学网应该将定位于传播科学知识转变成推动科学进步上。

虽然传播知识本身也是推动科学进步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推动科学进步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譬如,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认为是推动我国科学进步的重要手段。

每年的十月,诺奖的颁奖日子,是中国人民心头的酸痛。

近期有几篇博文讨论为什么中国的科研工作者不喜欢交流与合作。如武夷山老师的博文

竞争-合作-创新


孙学军老师的博文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学者不喜欢合作?

再问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学者不喜欢合作

科学网是否可以尝试去推动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觉得社会化网络是可以参考的样板。科学网的圈子应该是向同行交流迈出的一步。不过,目前看来,圈子应该算是半死不活。总共就没几个圈子。

我写这篇博文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一直在考虑如何推动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问题。国外有一些网站可以参考,一是目前做得比较好的researchgate.net; 还有openwetware.org,以及www.syntheticbiology.org等。

我自己目前也在尝试建立science2.0的平台,供科研工作者相互交流与合作。由于人单力薄,进展缓慢。如果看到这篇博文的朋友对次有兴趣,可以商讨如何共同推动此事。为推动中国科学的进步尽一份力。

详细的一些考虑,将在以后的博文中介绍。

博客感言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4685-370548.html

上一篇:好久没有熬夜做实验了
下一篇:通过RSS订阅追踪科学前沿

4 孙学军 许培扬 杨华磊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