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ingzhang1 农村小伙的回顾与展望

博文

2.50 科技相关的小结:竞争与超越

已有 17205 次阅读 2021-12-11 12:50 |个人分类:科技5|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经济学的书中,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意义可以用稀缺性来解释:GDP衡量了经济中所有降低了资源稀缺性的生产活动的成果的总价值。[1, p.24] 商品的价格是由供需决定的:物以稀为贵,广泛供应的商品价格往往较低。现代社会中,高科技行业的云计算、网络服务、金融、电商等等都需要用电;虽然电力是高科技行业的基础,但是并不稀缺,所以价格反而相对便宜。供需决定价格,而供需也反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所以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也反映了竞争力的强弱。

竞争这个词贯穿着历史,早在先秦时代的中国哲学家已经在思考竞争的意义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道:“荀子还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荀子·富国》)荀子在此指出的,正是人类的根本烦恼之一。如果人们所欲与所恶不是同一物,比方说,有人喜欢征服人,有人也就喜欢被人征服,那么这两种人之间当然没有麻烦,可以十分和谐地一起生活。或是人人所欲之物极其充足,像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一样,当然也不会有麻烦。又或者人们可以孤立生活,互不相干,问题也会简单得多。可是世界并不是如此理想。人们必须一起生活,为了在一起生活而无争,各人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方面必须接受一定的限制。”[2] 在清末与民国时期,由于饱受列强侵略,“从儒家思想灰烬中产生的尚武精神,既改变了国家的结构,也改变了国家的观念形态。”[3]。近现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自强才能自立,自强的实现离不开竞争力的提升。

竞争对经济中的商品价格产生动态与全局的影响。在高中时,我做过一个化学估算题,意是说,如果中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和美国一样高,那么全球汽油的供应量还不够中国的消耗,因此我们需要节能环保或者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化学的估算任务到此结束,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则需要考虑动态的变化。如果中国的汽车保有量逐步增加假设能源供给不变,那么能源必然涨价因此中国与欧美车主的使用成本都会增加,这将提升全球所有人的节能环保意识,也会激励汽车公司研究低油耗技术推广开来,如果中国能在更多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会产生更大的全球影响力。

21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进入全球化竞争的一个新阶段。我国的制造业蓬勃发展,生产了全球需要的大量产品,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是中国工人的3倍(并不是因为美国工人技术更娴熟或工作更卖力,而是他们的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因此个人生产效率更佳)。[4] 中国的制造业,对比美国,由于自动化程度较低,主要是劳动力密集行业。从宏观经济学来看,“人均资本存量很低,资本很稀缺时,劳动密集型技术对经济更有利,人均资本存量很高,资本密集型技术更有利”[1, p.70-71]。加入世贸初期,由于我国人均资本存量低,受限于经济学的客观规律,难以发展芯片之类的资本与技术密集行业;反而服饰、玩具、原料再加工等劳动力密集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更加符合当时的经济情况。经济发展到如今,人均资本存量提高了,也具备自动化等产业升级的条件,可以在汽车制造、芯片等资本密集的高科技行业与发达国家竞争。

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人均收入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而日常可见的服务,比如餐馆超市打工,外卖运送,卡车司机等服务质量的国与国之间差异很小,服务业是追赶发达国家收入的捷径吗?两个国家之间的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差异可以用壁垒(流动性阻塞)来理解。图1的示意图展现了价格差异与壁垒的关系。以美国和墨西哥为例,两国边境接壤,在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之前,因为商品的贸易关税(壁垒),所以同质量的商品,无法自由流通,因而价格不同;而自由贸易协定实行后,大量商品的贸易关税额为零,壁垒移除以后,两地间的商品自由流动,所以价格差异不大。当然由于运输成本、农产品保鲜等成本,价格还是不同的。不同于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传统的服务行业,比如餐馆服务等等都是依赖从业人员直接在当地提供服务。美墨两国间的签证等壁垒因素,阻挡了两国之间的服务从业人员的自由流动,所以服务员收入有显著差异,因而两国的相同服务的价格也显示巨大差异。现实角度来看,美国有不少来自墨西哥的非法移民,去美国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而美国当地人则抱怨这些非法移民拖累了他们的薪资水平。除非未来科技研发成功瞬间移动装置,国家之间的人员流动的壁垒是很难打破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收入差距依然存在。

薪水收入物价流动性.png

1. 两个国家的相同质量的商品(服务)价格或者人员收入差异的示意图

在经济学中,具有稀缺性的商品价格更高,当芯片、精密制造等先进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时,高科技产品也是稀缺的,所以一个行业中领先的企业具有高的定价权。发达国家占据产业的领先地位,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更高的利润,从业人员则获得高收入。在一个发达国家里,通过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劳动力与资源的流动引发“水涨船高”,所以服务业从业人员薪水也是比较体面的(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可以提高生活水平与幸福感,但是国际竞争的收入差距则由高科技行业决定。当一个领先企业失去产品的优势时,高价格或高收入便无法维持。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能源价格上涨,而美国汽车的油耗高于欧洲与日本汽车,所以美国消费者转向了日系与欧系的的紧凑型(compact)的低油耗的汽车,美国的汽车行业衰退,美国工人高于日本同行的收入便难以维持。通过研发,华为的电信通讯设备质量追赶或超越爱立信、思科等企业时,该行业的利润便更加均衡地分配了。夸张地说,技术壁垒被突破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高利润行业会被砍价成“白菜价”;虽然不能一夜暴富,但是可以显著减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程序员薪水较高,因为中国的信息技术行业美国并不巨大的技术壁垒或人才技能差异;对比美国的高科技公司亚马逊、脸书、谷歌等,中国的京东、阿里巴巴、腾讯与百度基本都有同款产品。由于商业、语言环境等,美国这些高科技公司渗透到欧洲、日本印度等国,所以依然保有相当程度的收入优势。在芯片、制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精密机械等高科技行业中,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知识产权与技术壁垒,所以还有较大的收入差距;追赶这些行业的领头羊,可以较大地提高收入,或者缩小差距。

亚太地区的主要发达国家是日本、韩国与澳大利亚,由于地理上邻近的特点,未来有更多的货物贸易与人才流动和交流,是我国的竞争对手也是直接的合作对象。回头来看,过去二十多年里,信息技术与金融是竞争的主要领域,日本没有抓住该行业的发展机遇,经济也没有显著地发展。日本的缓慢发展,或许与产业文化中追求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有关,消费电子产品日渐式微,缺少突破性的新产品;汽车行业以安全性为主,巨大的变革较少,通过持续改进,日本在该行业保持着竞争力。当然汽车进入电动化与智能化时代,日本是否能保持优势尚待观察。韩国除了保持着化工、造船重工等行业的竞争力外,在芯片半导体面板等行业提高了竞争力。澳大利亚具有英语语言与高等教育的优势,作为移民国家可以吸引人才;澳大利亚只有与上海市的人口,拥有丰富的土地与矿产资源,与韩国日本的发展模式不同。人口较少的国家,只需保持在几个产业内的领先地位,便可以支撑发达国家的经济生活水平。

人口超过5000万,而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的国家只有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与韩国。中国14亿人口,约是这7个国家总和的两倍。在考试排名中,一个学生各成绩都排名第二时很有可能总和排名第一(如果单科状元不是全科状元的话)。我国有大量的人才,可以更多追赶发达国家领先的行业,全面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竞争力的确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兼顾合作与交流。有一次福布斯采访比尔·盖茨,问他想要给下一任美国总统什么样的建议,以提高美国的竞争力;盖茨回复说,“我倾向于更多思考帮助全世界,而不是提高美国的相对地位,不然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很棒,因为大战结束后,美国进入了相对而言最强的地位。[5] 在提高竞争力,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帮助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促进合作与交流。非贸易的服务行业的投入虽然不能直接提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但是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幸福感。我可以打一个人,但是选择不打人,与受人欺负打不过对方,是不一样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是依然温柔待人是我们的理想追求。

 

引用文献:

[1] 徐高,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中国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 冯友兰,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p.142-143.

[3] 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一章,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 p.68

[4] 克里斯·安德森,萧潇译,创客:新工业革命,中信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第九章 开源组织,p.203

[5] Singer, Peter. The life you can save: How to do your part to end world poverty. Random House, 2010, p.60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16575-1316126.html

上一篇:2.49 创新的要素:满足与寻找需求
下一篇:3.1 前言、追求什么样的经济与生活

9 尤明庆 张晓良 李宏翰 刘秀梅 范振英 宁利中 郑永军 陆仲绩 童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