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xianb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ianbang

博文

让课堂上的注意力指向高阶思维

已有 3573 次阅读 2020-6-25 16:41 |个人分类:科技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课堂注意力卡通图.jpg

(注:图片来自网络)

参加科组的教研活动,听了两位数学老师的课。一节是一年级的《线段图的复习》,老师应用童话人物小矮人引出线段的复习,孩子们很快投入到学习当中。线段、数字与生活物品单位的联系环节,老师让孩子们调用生活中的物品去编“故事”,数学与生活的应用结合起来了,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被激发。在另一节是四年级《亿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中,老师出示了很多素材,调动学生们去思考;语言表述上做了一些设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加强记忆。两位老师都很用心,教学设计也各有特点。

围绕“课堂上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一教研主题,让我回想起了自己在太原初次任教小学科学时的情景。一次,学校领导与老师来听课。为突出科学教学特色,我准备了一节实验课,也设计了探究的环节。课上完了,领导说:实验是很吸引学生,但不是全体学生。我们是民办学校,学生交了很多学费来到这里,我们要让教室里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而不是少数几个,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考验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在这里,“课堂上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反映的就是一个覆盖面的问题,不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科学课上,我们通常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就能保证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吗?如果学生只是简单组合在一起,小组也仅仅是乌合之众。小组角色的分工、小组活动的评价、个人表现的评价以及个人与小组的关系……教室里也是个小社会,人与人之间也是需要建立起有机联系的,教师需要调动起整个学生群体的注意力。

“如何提高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还有一个教学设计方面的问题,我考虑应该包括两个:1.本节课堂的定位。如果本节课是复习课,那就不能只是领着学生亦步亦趋地前进,而是立足于发现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让学生把这些问题曝露出来,然后再帮助他们梳理。学生先进行练习,老师巡视中观察到存在的问题,接着进行师生互动或是生生互动。这样,学生就是带着自己的思考与教师对话。老师关注难点,可以故意写一些错误的解答来让学生指出或是彼此争论,培养他们以一种批判性视角去评价(评价他人或自己)。科学课上也有相关的例子,比如涉及冷空气下沉就有一道题目——为了保鲜食品,应该把冰块放在食品的下面还是上面效果更好?对当时所教的5个班学生分析,竟有约40%的学生回答错误。这说明,冷空气下沉实验(冷热瓶和线香实验)并没有在学生脑子里建立起概念,也有可能是超市的冰柜里食物摆在碎冰块之上起到了干扰。挂式空调学生知道是安装在墙体的上方,因为冷气下降。换个例子再问学生,放在地上的立式空调开冷气给整个房间降温,是把出气口的扇叶向上开好还是向下开好?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抓住学生暴露的问题制造变式题目,就能引发学生思考。课堂的本质追求是思维提升,教学的追求是听懂学生的话。如果能将课的定位把准,内容的设计才有的放矢,也才能直击学生“痛点”,唤醒他们的注意。2.直观性的教学。夸美纽斯很推崇直观性的教学,那对小学阶段更应当提倡。科学课堂天生具有实践属性,但也要重视材料结构的合理运用才能有效引起注意力。数学虽说是思维的体操,但课堂上有实物操作对于建立数感、数级等也是有帮助的,比如让学生感受数量很大,每人发一小撮小米去数一数;把算盘改造一下就能帮助学生建立数级(个十百千万等位)的概念。文科主要是用语言教学,但我也见过语文老师、品德老师带着实物进到教室给孩子们上课的。教学形式“微出轨”,单一的课堂陡然一新,学生眼前一亮,课堂注意力能不高吗?知识源于实践,人的学习本性也是愿意动手实践。因此,教学中加入实物教具而非仅纯语言(口头语和文本),学生的兴趣自然浓厚,参与度也高。而在动手实践中,学生往往能提出老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新问题或是有新发现,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得到提升,从而进一步把注意力的维度和质量推向新层次。

深度学习的课堂追求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高阶状态,即是学生进行的是“分析、评价、创造”的学习动作。教学设计往这些方向着力,提高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就更有力量,也就不只停留在辅助知识的记忆上了。

微信公众号标志.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24376-1239333.html

上一篇:让有趣的科学开学第一课点燃孩子们的探索精神
下一篇:校园里捡石头的孩子——每个孩子心中都有科学的种子!

2 吴斌 郭战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