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wenxian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博文

土壤酶与重金属的关系

已有 7619 次阅读 2009-9-24 10:51 |个人分类:科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重金属, 土壤酶

    酶作为土壤的组成部分,其活性的大小可较灵敏地反映土壤中生化反应的方向和强度。到本世纪70 年代,国内外学者将土壤酶应用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领域中,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下面就此作一简单综述,以期对环境保护研究有所帮助。

1 土壤酶与重金属的关系

    重金属对酶的作用机理分为3 种类型:

   (1)酶作为蛋白质,需要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作为辅基,此时重金属的加入能促进酶活性中心与底物间的配位结合,使酶分子及其活性中心保持一定的专性结构,改变酶催化反应的平衡性质和酶蛋白的表面电荷,从而可增强酶活性,即有激活作用; 

   (2)重金属占据了酶的活性中心,或与酶分子的巯基、胺基和羧基的结合,导致酶活性降低,即有抑制作用;

   (3)重金属与土壤酶没有专一性对应关系,酶活性没有受到影响。

    Kumar [1~2]将质量分数为50 mg/kg 25mmol/g 的不同金属离子添加到土壤中,脲酶活性均受到抑制, 作用的顺序为: Ag+³Hg2+>Au3+>Cu2+>Cu+>Co2+>Pb2+As3+Pb+Cr3+Ni2+>其它离子;史长青[3]的研究表明,稻土土壤脲酶活性与CdCuZn 呈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与Pb 呈显著负相关;认为脲酶、过氧化氢酶可作为土壤污染指标。胡荣桂(1990)的试验发现,向红壤中投入CdPb,当Cd 质量分数为30 mg/kgPb 750 mg/kg时对脲酶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低浓度Cd Pb 则有激活作用。许炼峰等[4]在蔬菜盆栽土壤上模拟Cd0~1.0 mg/kg)Pb0~10 mg/kg)污水灌溉,发现蔗糖酶比脲酶对重金属更敏感。Lebedeva[5]发现质量分数为20 mg/kg Cd 不会引起脲酶活性明显降低,而100150 mg/kg Zn 80100 mg/kg Pb 则使脲酶活性显著降低。沈桂琴等[6]的研究显示HgCdPb 对土壤脲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Cr 具有激活作用,脲酶的反应最敏感;他们提出重金属的临界质量分数,Hg 1.5 mg/kgCd 3.0 mg/kgPb 500 mg/kg;同时发现“抗性酶活性”现象,认为当重金属在土壤中达到一定质量分数时,大部分微生物死亡,而一小部分微生物在有毒物质污染下能生存下来,自行繁殖,从而产生抗性酶活性,表观上酶活性值降低后又增大,有时还会出现多个抗性峰。吴家燕[7~8]对水稻根系酶活性的研究也发现类似现象。Todorov [9]认为Pb 对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而明显激活脲酶活性,抑制淀粉酶。Chandes [10]发现铜与脱氢酶活性之间关系不密切,认为脱氢酶不能表征土壤铜污染的程度。Rogers 等发现PbCuNiCd Zn 复合污染均会降低脱氢酶的活性;Deng [11]指出金属对土壤纤维素酶的抑制作用不是由于pH 的改变,而是由于微量元素与酶功能基团结合而导致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2]规定当土壤酶活性的抑制率大于25%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蛋白酶镉的临界浓度分别为360 10 mg/kg;土壤环境容量课题组对北京草甸褐土(pH 8.08.1)和沈阳草甸棕壤(pH 6.56.8)上添加不同用量的汞(HgCl2)发现草甸褐土汞的临界浓度为3 mg/kg,草甸棕壤的为0.56.0 mg/kg。北京师范大学[13]研究显示CuAs 对脲酶抑制作用显著;在Cu 投加量为100 mg/kg 时,Cu 对脲酶的抑制率大于25%As 对脲酶也有一定抑制影响,CdPb 则未见规律性变化。杨志新等[14]发现,CdZnPb 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效应顺序为Cd>Zn>Pb;在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中,脲酶受重金属的抑制作用最为敏感。由上述可见,目前提出的土壤酶监测指标有土壤脲酶、脱氢酶、转化酶、磷酸酶等,而监测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酶类型、土壤性质等不同而导致的。

   声明:此文摘抄自本人投于《土壤与环境》2000, 9(2): 139~142的文章《土壤酶与重金属关系的研究现状》。版权所有,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3067-257520.html

上一篇:心路历程
下一篇:酶修复土壤农药污染的优势和局限性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