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里糊涂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郑钟 交通运输专业教授

博文

责备当代大学生之前我们应该先反省自己

已有 5984 次阅读 2007-12-4 17:25 |个人分类:杂谈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读了《科学时报》11月27日第5版(大学周刊)的两篇文章:《当代大学生真有十大恶习吗?》和《师生关系》,我平时和朋友们也时常谈论这些方面的问题,下面把我对这类问题的一贯看法写成这篇文字。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我不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和我们这些80年代的大学生有什么本质区别!他们的求知欲、互相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青春期的骚动等等和20多年前的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他们有了比我们那时更多的教导者(Adviser),受到了更多的指责。我们那时没有那么多接受过大学教育的长辈,工人叔叔农民伯伯哪敢随便教训我们?现在不同了,现在社会中坚力量特别是从事高等教育的正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还有,我们那时上大学和没有上大学从统计上看对后来的人生道路会产生本质的影响,所以我们这代和我们的上一代人对现在的大学生的期望就比我们当年受到的期望要高许多了。
其次,从表面看现在的大学生不再是“三点一线(宿舍-图书馆-教室,食堂)”的生活方式、师生关系越来越淡、当代大学生有所谓“十大恶习”,总之和20年前的大学生不一样。其实我不以为然:20年前有手机有网络有方便快捷的交通吗?你不可能要求每代人在相同的年龄做相同的事、过同样的生活方式吧?相反,对当代大学生的责备其实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这些从事高等教育的老师。所谓“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下面是我对一些现象的看法:
1、关于大学生学习不勤奋的问题和师生关系问题
C大有个说法是大学生中“1/3的在努力学习、1/3在惦记着学习、还有1/3忘记了要学习”,这个说法不准确。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部分大学生看不到明天的希望,所谓希望其实很简单,就是就业。这些学生没有太高的要求,他们从小得到的信息比我们小时候得到的要多,他们已经知道大多数人当不了科学家,就是想通过上大学小小地改变一下自己的命运,明天能够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不懂得大学的大多数课堂教学其实主要是训练,不少老师只强调他的课程非常重要、要整清楚每个问题,而这些学生不晓得从哪里听说这些课题上的东西以后根本没有用,他们哪里还那么用功整这些没用的东西?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当年我们上大学就象当年上高中一样,就业得靠“接班”,当年的你还“三点一线”吗?从这点上讲,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的是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式和我们的训练内容问题,而不能简单地责备学生不努力学习。
就象我们追求GDP一样,我们同样在追求升学率,大家可以轻易地在网上查到这几年本科录取人数和录取率。同时,我们谈大学生一定不要忘了我们招多少大学生,不要只局限于占当代大学生十分之一左右重点大学的大学生(“211”大学也只占高校总数的1/15左右)。我想说明的问题是,不同的学校比如“一本”的学生和“二本”、“三本”的学生在智力水平(主要是应试水平)上的差别是很大的,在抽象思维空间想象上的能力也完全不一样,但是在课程设置上却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等都是一样的。在我们这样的“二本”学校,我接触过一些本科生,本人还是勤奋学习的,但是始终没有理解高等数学最基本的那些“有个无穷小的正数”之类的概念,造成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原理一系列坎都翻不过。另外的原因是刚从中学进入大学就学习象高等数学这样的课,是需要老师不断启发思维的,但是一般这种课都是上百人的“大课”,老师哪里辅导得过来?工科学生学到工程问题的时候,上课的老师好多是没有离开过学校的博士、硕士(我不敢说国内少数211、985大学,这里主要指大多数普通高校),他们把过去从导师那里参加的有限的科研经验卖完就没有什么新东西了,因为现在的老师是上课机器,一周要上十几个学时,你能希望学生听这些书本上东西(最多是做成ppt,再配几张照片)也要津津有味、全神贯注?学管理、法律的学生学到专业课程的时候也是如此。对明天感到茫然,今天的课堂内容又没有趣,不管学生能不能整懂,不管是什么大学,反正按照4年计划,在这个那个“专业指导委员会”统一指导下,再弄点英语四六级来统一一下标准,赶着羊儿上山坡,那些跟不上的就是“不勤奋学习”的羊儿。
连教育部规定的本科优秀标准的师生比都是1:18(还不算搞点“合理的”小动作来达到这个指标),老师还要进行政治思想学习、接受这样那样的考核,也不能简单指责“师生关系越来越淡,教学只不过是一项老师讲课学生上课的任务,缺乏彼此的交流和学习的气氛”,你叫老师拿什么时间去和学生彼此交流?
所以我认为,不是大学生学习不勤奋的问题和师生关系淡漠的问题,是我们的高等教育这个系统,包括与这个系统相关的系统有了问题。
2、关于考试作弊和假贫困生的问题
如果说“人之初,性本善”,那么小孩那里会作弊会做假?如果说“人之初,性本恶”,那么作弊做假是技术问题需要从前人那里学习才会实现“恶”的本性。学生作弊做假不是天生的,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先说家长叔叔阿姨这边,你很难保证他们没有听说大人们当面议论如何在考驾驶考职称外语考成人文凭的时候找人帮忙,闯红灯如果找到“关系”也不一定要扣分罚款嘛,考试的时候抄点东西,填贫困申请的时候适当夸张一点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吧?再说进入向往以久的大学以后,居然听说有的老师写论文也可以是抄的,连最了不起的衡量个人学术水平的院士科学家也是可以倾全校之力去“争取”?后来又发现学校为了迎接这个检查那个评估逼急了的情况下也还可以要求学生把过去的试卷重新做一遍以满足“标准化”的要求。这些跟可以化很少的功夫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而进行考试作弊,和不真实地申请点贫困补助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不能“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嘛。既然大人们大学们都可以为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弄虚作假,那么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学生们?
也许有人会说,当代大学生作弊做假确实要比20年前的大学生普遍的多,你总不能说学生一点问题都没有吧?我看也不能责备学生。那时国家还处于“拨乱反正”时期,大家对过去大跃进的胡夸记忆犹新、文革的阴影刚刚过去,大家都在反思,才恢复高考几年,人们对重新开通的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还在兴奋之中,没有几个人不珍惜,想“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谁还愿意回到过去呀?现在不同了,那阵子劲过去了,人们又把“样板戏”加点打击乐唱得欢呢,房价、GDP、科研经费天天都在涨,SCI、EI、核心期刊论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增长,教授博导专家到处都是,正是这些20年前的大学生活跃得很忙得不可开交呢,自己说不定整论文整科研整教材“技巧”等身,偶尔俯视一下大学生们在作弊做假大吼几声,回头又忙自己的去了。
3、其他问题
至于其他的所谓恋爱问题、浪费问题等等,哪里是当代大学生独有的毛病呢?20来岁的年轻人都不恋爱才怪呢!看看我们不少地方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的环境污染有多严重,看看我们的大学为迎接这个检查那个评估装修门面花多少钱,看看教授们为争取项目争取获奖吃多少饭,大学生能够浪费多少?
 
总之,我看到报纸杂志论文站在什么高度来谴责当代大学生的时候就会先想到这些指点者和我们这代人自己,总觉得这些文章本来是在说自己的事情结果把它们放到学生身上去了。我对当前大学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倒是觉得是不是我们整个高等教育和从事教育的人,以及相关的系统应该认真思考这些现象的时候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326-12072.html

上一篇:对1万个科学难题的几点疑问
下一篇:看不懂:禁止高二学生参加高考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