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yao2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gyao25

博文

从事科学研究的启示

已有 7425 次阅读 2010-1-1 21:27 |个人分类:学习交流|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科学研究, 启示

看过博主http://www.sciencenet.cn/blog/csruwangjin2.htm提到的《从事科学研究须具备的十大要素》,可以引发我们很多思考。新年伊始,最重要的是总结和展望,在认知沉淀的基础上,进而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更加清晰地规划。下面我将以两则故事引开去,谈谈从事科学研究的几点启示。
 
故事一:
 
一架飞机失事了。成群的记者冲向深山,大家都希望能抢先报导失事现场的新闻,其中有一位广播电台的记者拨得头筹,在电视报纸都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他却做了连续十几分钟的独家现场报导。因为他未到现场之前,先请司机占据了附近唯一的电话,挂到公司,假装有事通话的样子,所以当他做好现场报导的录音,就立刻通过电话对全国听众做了报导。
 
故事二:
 
电影界突然一窝蜂地拍摄有动物参加演出的影片。虽然大家几乎同时开拍,但其中有一家,不但推出得早了许多,而且动物的表演也远较别人精彩。因为在同一时间,他找了许多只外型一样的动物演员,并各训练一两种表演。于是当别人唯一的动物演员费尽力气,也只能演几个动作时,他的动物演员却仿佛通灵的天才一般,变出许多高难度的把戏。而且因其采取好几组同时开拍的方式进行,剪切之后可立即推出电影。观众只见其中的小动物,爬高下梯、开门关窗、送花送报,却不知道全是不同的小动物表演的。
 
对于科研而言,这两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扎实做好基本功。对于科研而言,首先要看当前研究热门,在对该研究领域有一定认识之后,认为值得研究的前提下,通过与导师深入探讨,从中找到占据重要地理位置的“电话亭”。接下来工作的重心便是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做学问需要有广博的涉猎,知识爆发的时代,必须懂得整理繁杂的文献资料。在对已有文献资料的筛选的基础上,通过摘要、引言和结论了解文章大概,若觉得有价值,可细看,并做好科研笔记。以后研究中遇到问题,可回想曾在某篇文章中有辅以证明的资料。总之,不管是书还是文章,白纸铅字是死的,而人脑则是活的,要善于领会其中活的思想,将这些死的资料,用最有效的语言、方法,输入脑中,随时等待提取。
 
第二、科研团队很重要。一项科研成果需要集众人之长,以神六飞天工程为例,全国有110多个科研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数十万人参与这场“大兵团作战”,几十万人怀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在一个巨大的团队中目标一致地协同奋斗,实现了神6飞天的伟大壮举。这足以说明团队精神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如果你是在一个以导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中成长,那么恭喜你有这么优越的科研环境。须知,个人能力再大,也有其局限性,只有在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中,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弥补个体某方面能力的不足,同时,也是实现团队梯度建设的关键。
 
第三、善于规划时间。刘墉在《超越自己》一书中提到了掌握时间的原则:一是决定事情轻重缓急,以有限顺序来安排时间,以免该做之事没做;二是以大块时间做大事情,小块时间做小事情,绝不将时间打碎,用来处理琐事;三是以速度争取时间,将争取到的小事件,集中为较大的;四是如果可能,在同一时间,做更多的事情,使时间多元化。不管是做一件事情,还是每天早晨醒来,都应该有事先的统筹规划,将一天要做的事做一个计划列表,而不应该是匆匆忙忙动手之后才去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科研没有捷径。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他的助手在柏林顶级音乐学院做了一个试验,验证小提琴演奏水平和练习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到20岁时,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在他们的生命中练习了10000个小时,比较优秀的学生大约8000个小时,而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却只有大约4000个小时。可见,这个10000小时所蕴藏的重要含义:如果一个人拥有进入科研领域的实力,那么,看他是否比其他人更勤勉,就能断定他是否能从中脱颖而出。那些最为卓越的人,不仅比他人勤勉,而且,他们非常勤奋刻苦,此亦非一般人能想象。总之,成功没有捷径,只有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才能让大脑吸取各种技能信息,并将其逐渐内化于心,融入自己的思想。
 
第五、对待生活乐观的心态。在面临变化、失望、选择和困惑时,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通常使我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失措,甚至找不到支撑点,而只有当我们以乐观的心态对待面临的问题,冷静思考,才能努力钻研,走出迷雾。在此,以《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篇首语共勉:
 
                   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
                   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
                   生活是一座迷宫,
                   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
                   在死胡同中搜寻,
                   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
                   有一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
                   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
                   它也是一扇有益之门。
                                                                           ——A.J
克朗宁


https://m.sciencenet.cn/blog-326776-283367.html

上一篇:心理相容——导师与研究生之间认同感的条件

2 李学宽 张少雄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