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ligh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light

博文

罂粟花的文化历史 精选

已有 8213 次阅读 2014-5-13 06:29 |个人分类:科学图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罂粟, 虞美人

书名:《罂粟》(The Poppy) 作者:尼古拉斯•桑德斯(Nicholas J. Saunders) 出版社:Oneworld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书名:《罂粟》(The Poppy)
作者:尼古拉斯•桑德斯(Nicholas J. Saunders)
出版社:Oneworld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每年11月份,英国街头上有许多人会在胸前别上一朵纸做的红花,刚来时不知道原委,只听说这是“罂粟花”(poppy),后来渐渐知道这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每年的11月11日是英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但依然不是太清楚为什么罂粟花会用来纪念阵亡将士。在中国人心中,罂粟只会和鸦片、鸦片战争联系起来。

所以这很容易理解为什么2010年1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时,他佩戴的“罂粟花”成了争议的焦点。在中方看来,罂粟花象征着鸦片战争,卡梅伦此举似乎很不理智甚至有挑衅意味,但是在英方看来,首相带头纪念阵亡将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毫无冒犯中方的意思,为什么要拿下?当然这其实是场误会,因为双方说的“罂粟花”其实不是一种东西,用来提炼鸦片的罂粟在英语中叫opium poppy,杆枝高,开花大,有红、白、粉等多重颜色,有很大的蒴果;而卡梅伦佩戴的“罂粟花”在英语中叫corn poppy,中文名其实是“虞美人”,杆枝底,花瓣通常单薄而呈艳红,和鸦片没关系。两种花是同属不同种的植物。

这场误会的发生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其实许多英国人也一直搞不清楚这两种花的差别,不少文字作品都将两者混为一谈,将艳红的虞美人和鸦片让人“遗忘痛苦、消除烦恼”的作用联系在一起。人类种植罂粟,提炼鸦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在《荷马史诗》中就有海伦使用从埃及带来的鸦片让特洛伊战争的老兵暂时忘记痛苦的故事。但是虞美人花成为西方文化中的重要象征物,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开始。在他的新书《罂粟》(The Poppy)中,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考古和人类学系高级讲师尼古拉斯•桑德斯(Nicholas J. Saunders)系统的讲述了罂粟与虞美人这两种poppy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虞美人是一种生命力很顽强的植物,在英国各地,只要天气不是太冷,很容易在农田草地边看到它们艳红的花瓣,这在西欧其它国家也一样,只要是最近翻耕过的土地,就会看到虞美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困守战壕的协约国军队士兵们,经常在炸开的弹坑里、新挖的坟地边看到虞美人花,许多士兵还把战场上的虞美人花夹在书信中寄回家。让虞美人花与阵亡将士紧紧联系起来的,是一首由加拿大军医、诗人约翰•麦克雷(John McCrae)1915年在比利时战场上写下的名为《在佛兰德斯战争》(In Flanders Fields)的诗,当时他刚刚掩埋了阵亡的好友,看到坟边新土上绽放的虞美人花,心情激荡中写下了这首诗。

三年之后,在美国海外战地服务队总部工作的莫伊娜•迈克尔(Moina Michael)在杂志上读到这首诗后,同样心情激荡,杂志上的虞美人附图让她忽生灵感,有了用虞美人花作为标志纪念阵亡将士、鼓励捐献的念头,当天她从附近的百货公司买了25朵丝制的虞美人花回来,马上被一抢而空。两天之后,一战结束了,从此迈克尔走上了推动虞美人花标志的道路。对此有重大贡献的还有法国人安娜•介朗(Anna Guérin),她的社会关系更多,活动能力更强,她在法国北部让受战争影响的妇女儿童大量制作虞美人花,然后卖给美国的退伍军人组织,再由这些组织把虞美人花送给那些捐款人。这种让虞美人花成为“捐献”而非“购买”标志的举动,成了今后世界各地慈善机构募捐活动的常规。在她的奔波推动下,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相继确立了阵亡将士纪念日,并以佩戴虞美人花作为标志。后来这两人同被称为“罂粟花女士”(the poppy lady)。

作者并没有回避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扮演的角色,称当时的英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贩毒者”,而目前西方军队在打击阿富汗罂粟种植上的失败,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在他看来,虽然虞美人和罂粟花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它们对人类的意义已经交缠在一起,无法分开了。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稿件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3102-793886.html

上一篇:世纪之症的难题
下一篇:农业的末日灾难

18 王号 李学宽 张庆费 应行仁 张鹏 刘光银 文克玲 李斌 姜虹 徐大彬 李土荣 吕喆 郑永军 杨顺楷 强涛 aliala rosejump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15: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